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①公元25年,()建立东汉。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其中,通过()之战,()统一北方。公元()年的()之战奠定了()的基础。②公元()年,曹丕建立()国,定都();()年,()建立蜀国,定都();()年,()建立吴国,定都()。③三国时期,各国都注重发展生产。其中,魏国修建了许多()工程,使北方经济得到明显恢复和发展,蜀国的()业兴旺,()非常有名。吴国的()业发达,吴国的船队曾到达()(今台湾),从而加强内地与台湾地区的关系。①公元25年,()建立东汉。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其中,通过()之战,()统一北方。公元()年的()之战奠定了()的基础。②公元()年,曹丕建立()国,定都();()年,()建立蜀国,定都();()年,()建立吴国,定都()。③三国时期,各国都注重发展生产。其中,魏国修建了许多()工程,使北方经济得到明显恢复和发展,蜀国的()业兴旺,()非常有名。吴国的()业发达,吴国的船队曾到达()(今台湾),从而加强内地与台湾地区的关系。①刘秀(光武帝)、官渡、曹操、208、赤壁、三国鼎立。②220、魏、洛阳;221、刘备,成都;222、孙权、建业。③水利、丝织、蜀锦。造船、夷州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唐太宗以史为鉴、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风范。阅读课文92页思考1、唐太宗把“水”和“舟”分别比喻谁?2、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事实中总结了什么教训?3、从这一教训出发,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4、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作用?以前贵中华,贱夷狄唐朝一视同仁现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省六部制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央集权上的“新”政1、提高了工作效率2、削弱宰相权利加强中央集权黄河发大水了!1、分工明确相互合作2、相互牵制3、改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4、提高了行政效率执行诏令主审核草拟诏令土木工程审判刑罚军事警备祭祀教育户籍教育选择官员三省六部制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措施影响政治经济民族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政治比较清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选拨治国人才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促进民族关系融洽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完善三省六部制扩大科举选拔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后,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一位宰相: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以称职。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以什么标准来选拔人才?你赞同宰相的观点吗?在读书人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在当时历史背景之下,科举制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助于选拔人才,促进国家发展。尽得贤才加官晋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天可汗”——唐太宗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商人旅客停留,很少出现盗贼,牢狱经常空闲,牛马遍布原野,住宅大门不闭。连年丰收,米斗三四钱。──《贞观政要》繁华盛世帝国新政政治: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多次减免租赋民族关系: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贞观之治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金庸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令》的执笔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安葬于此——托马斯·杰斐逊请你给唐太宗设计一段墓志铭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这段时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人才选拔,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
本文标题:3.帝国新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9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