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五年级上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少年时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1042年王安石入朝为官,后升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但他推行的变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他辞去了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却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他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王安石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击、排斥,而皇帝又反复无常,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他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停船靠岸。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根据注释理解题意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从“一水”“只隔”来看,这个距离到底远不远?古代交通不便,这段距离可谓是山高路远,说明了诗人身在途中,却心系家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春风又绿江南岸展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江南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一个”绿”字展现出来。可以用什么字来替换“绿”字?绿到吹过满”绿“字有什么独特的意思?一、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疑。——色彩美二、表现出春风唤醒大地,使人感受到勃勃生机。——动态美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什么只“绿”了“江南岸”?诗人所思年的家乡在长江南岸,所以心中只有春风“绿”了“江南”之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为了国家大事,有家不能回,前途迷茫因此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相关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唐]张籍写作背景:张籍,唐代诗人。张籍是韩愈的学生,他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景下,写下了这首诗。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①。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张籍-秋思.flv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是无形的,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客居他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见秋风”到底给人怎么样的感觉?用一个词语概况。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封家书,一份情思,诗人有千言万语,他在信中会写什么?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意:客居洛阳,遇到扑面而来的秋风,心中千愁万绪。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是想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处说起。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意: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好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经封好的信查看。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①。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①。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更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秋思》和《泊船瓜洲》有什么异同?相同:主题相同,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泊船瓜洲》:写景抒情。《秋思》:叙事抒情,全诗表现了诗人借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细腻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做客他乡时浓浓的思乡之情。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起因:想象画面(洛阳城的繁华,秋风落叶情景,诗人的心境……)经过:想象经过(匆匆写信与临行开封的动作,心理活动,独白语言……)结果:自由联想诗人的心情……)秋思从前有个诗人叫张籍,他现在暂住在洛阳这个地方。很快秋天又到了,洛阳城里,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就好像一只只纷飞的、翩翩起舞的彩蝶,点缀着这美丽的金秋。但张籍却无暇顾及,因为他已经离家很多年,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了,真思念他们啊!张籍想给亲人写一封信,但是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一下子不知到从何说起。他在信中写:爹娘,您们在家乡过得好吗?我在洛阳一切都好,只是耳边没有了娘那虽然喋喋不休但充满关爱的唠叨,眼前没了爹那慈祥的笑容。你们不用挂念我,我很好。我很想你们,你们一定也很想我吧?我保证,我有时间就会来看你们的!中秋节快到了,都不记得这是我离家的第几个中秋了?好想家啊!爹娘,最近天气转凉了,你们多加些衣服、被子,千万别病了。还有,平时不要太劳累了,如果缺什么的话,给我捎个信,我会办好的!一定要保重身体啊!他写着写着,脑中浮现出了久违爹娘的笑容,耳边响起了娘的唠叨……“啪”的一声,扯回了他的思绪,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泪流满面。第二天,遇到了故乡来的人,他把信交给了故人,并吩咐故人一定要将信送到。故人就要出发了,张籍又急忙忙地把故人叫回来,故人转过身来问:“老爷,您还有什么吩咐吗?”“啊……你把信给我,让我再看看,看写漏了什么没有。”他拿过信又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才双手颤抖着郑重的交给了故人,并深情地道:“一定要把信送到啊,一定要一定……”故人走了,他望着故人远去的背影,口中不停地在嘀咕什么,眼泪却从眼睛掉了下来,像断了线的珍珠……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平定云南,出关冬巡,告奉天祖陵,时年二十七岁的容若随从出关。此词作于出山海关之时。身为满清贵族的容若,有感于塞上苦寒、三月天气仍是风雪凄迷。年轻的男子在营中卧听风雪吼叫,悠悠动了思乡之念,写下了这首萧壮的《长相思》。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返回【注释】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2.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3.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大。4.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5.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6.故园:故乡的家园7.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返回•将士们跋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没有风雪之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梳理内容1.根据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想象作者的身在哪里?作者在行军的征途。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军营帐篷……2.根据下阕的“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请问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心系故园3.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①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②很久没回家乡③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等等主题•《长相思》描写了戍边的关内将士们,在北方的风雪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体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填空•王安石的乡愁融于()之中,张籍的乡愁是由()引起的,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将士的乡愁是由()勾起的。春色秋风风雪课外延伸:长相思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返回diànlùbōlán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9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