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2020语文版必修2课件-第4单元-第14课-崔杼弑其君
第14课崔杼弑其君第四单元大江东去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2.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3.学习晏子的智慧,了解我国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学习目标】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1)间伐晋()(2)且于()(3)干掫()(4)反队()(5)中股()(6)歃血()Ⅰ语言知识强化jiànjūhànzōuzhuìzhònɡshà(7)叔孙还()(8)弑君()(9)莒子()(10)大史()(11)擗踊()xuánshìjǔtàibì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含义(1)骤如崔氏:____(2)乃为崔子间公:______(3)公逾墙:_____(4)三踊而出:_____到窥伺翻过顿足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遂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队,遂弑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陪臣干掫有淫者:____________________“队”通“坠”,掉下来“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干”通“捍”,捍卫3.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1)君之臣杼疾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病(总称)。(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义:______今义: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病重。疾,病。病,病得很厉害。吃喝。4.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偃御武子以吊焉:__________________庄公通焉:_______________吾焉得死之:_____________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1)焉代词,代“齐棠公”代词,代“棠姜”见棠姜而美之:____________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________________公拊楹而歌:_____________(2)而连词,表顺承连词,却,表转折表反问,怎能兼词,相当于“于此”连词,表修饰以崔子之冠赐人:_________欲以客往赴秦军:___________执简以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介词,用动词,带领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其无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其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国其庶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5.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东郭偃臣崔武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棠姜而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鞭侍人贾举:__________________(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死乎: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用作动词,做……的家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名词用作动词,鞭打使动用法,使……止,阻止为动用法,为……而死6.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庄公通焉,骤如崔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庄公和棠姜私通,屡次去崔杼家。君主死了,我到哪里去呢?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借以高居于百姓之上的吗?三、名言警句《左传》名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2)修己而不责人。(3)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4)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Ⅱ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他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成为中国史家的开山鼻祖。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二、背景展示这起弑君事件发生在鲁襄公二十五年的齐国。大臣崔杼拥立太子姜光当了齐国的君主(称为齐庄公),使他掌握了齐国的政权,但齐庄公只是崔杼手中的一个傀儡。庄公即位后,崔杼即杀了齐大夫高厚且兼并其家产,崔杼夺取已死的棠公的妻子棠姜为妻,齐庄公又和棠姜淫乱,崔杼怨恨在心,公然杀了齐庄公,而且接连杀了三个秉笔直书的太史。三、文学常识《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60卷,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二百五十余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活动及重大事件[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54年)]。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品读研析“不虚美,不隐恶”一直是史官们恪守的原则。秉笔直书,坚守真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捍卫史册的尊严。发黄的历史中,有他们无声的呐喊和坚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崔杼弑其君》就是史官们以生命为代价记载下来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史官们是如何秉笔直书的。课堂导语Ⅰ通读——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根据图中提示,将文中人物的行为概括出来,填在图中横线处。崔杼弑其君庄公无道,崔杼残忍晏子不畏强暴太史、南史氏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答案前↑弑君↓崔杼①庄公与棠姜私通崔杼②_________晏子③_________崔杼立景公崔杼④_______后娶棠姜设计弑君不死君难杀太史1.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分析崔杼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1)忍辱含羞,渐生弑心。以“称疾不视事”引诱,暗中布局;时机一到,心狠手毒。虽弑君有理,但在当时行之不义(弑君被视为犯上作乱),所以,他唯恐真相败露,亮了家丑,担了罪名。当太史记下真相,崔杼把他杀了,太史的兄弟再记时,他又连杀两人。直到太史三弟不惧生死仍然直书时,他才意识到正义是压不住的,只好作罢。这说明他弑君理直却心虚,同样不得人心。(2)知人善用,深谋远虑。对晏子的“不死”“不行”“不归”,既“舍之”,又用之。他留用晏子,是因为晏子“民之望也”,可以其“得民”,稳固自己的地位。Ⅱ深读——重点探究答案2.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仔细品读晏子的言行,说说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答案“枕尸股而哭”“三踊而出”,可见他对庄公之死哀之痛之,但并不敬之颂之,护之效之,因为庄公不是“为社稷死”,而是“为己死”。他信守为国家谋利,为百姓造福的原则,而不唯国君,所以他成为“民之望”。他对崔杼弑君是不满的,但又“乃歃”为其所用,更多考虑的是以社稷的大局为重。这些都表明晏子是一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贤臣。当然,晏子在崔杼弑君之后的言行,也不无勉从虎穴的机变,这是晏子一贯的智慧。答案3.崔杼为什么杀死太史?又为什么对第四位太史“舍之”?南史氏“执简以往”,用意何在?答案崔杼不愿在历史上留下弑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唯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答案牺牲了三条人命,并且在还有若干个人待死的情况下,才保住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有人说这不值得,有人说历史的尊严不能亵渎,这样做是值得的。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Ⅲ延读——思维拓展答案(示例)作为史官,一家三口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中国的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学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本文的最后一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虽然不足50个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答案多读厚积描绘人物穷形尽相《崔杼弑其君》这篇文章所涉及的人物,大都刻画得形象逼真,个性突出,如齐庄公的荒淫、昏聩,崔杼的专横跋扈、好色,晏子的机敏忠正、善于辞令,太史的耿直,贾举的卖主求荣、挟怨报私,都得以充分地展现。Ⅰ读技法·勤练笔【技巧点拨】写作中描写人物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性格品质,如课文通过君臣矛盾、主仆矛盾、臣子间的矛盾等,来展现人物的形象。(2)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如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详写与略写,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等,多角度多侧面地写出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3)同一情境,筛选典型。描述在同一情境下的多个人物的不同反应。单一情境其实很多,比如:考试试卷发下来的时候,人们在站台上等车的时候,上课时老师离开的时候,等等。多个人物的反应重在“不同”,选取不同的典型人物,选取能够体现人物不同个性的不同反应,是在一篇作文中成功描写多个人物的关键。【迁移运用】写一段文字,描写一个人物,注意突出人物的个性,100字左右。答案(示例)下一节课是体育课,我们检测50米跑。满脸气愤的她被分在了女生实力最强的一组。只听见枪声一响,这个野蛮姑娘就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身子向前倾斜着,脚步很有弹性,双臂前后摆动,步子越迈越快,到了终点线,她头一抬,胸一挺,取得了第一名。我用力鼓掌,她冲我一笑,早已忘记了早读挨老师批评的烦恼。答案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齐庄公与大臣崔杼妻通奸,不但公然“骤如崔氏”(经常到崔杼家里去幽会),而且还公开污辱崔杼,将崔杼的帽子随意赐给别人。崔杼趁庄公入室幽会之机,“闭门”“甲兴”,拒绝“请盟”(饶命),令卫兵箭射爬墙欲逃的庄公,使其坠地摔死。崔杼随即立景公为君,自立为相,操揽大权。不料史官如实记下了“崔杼弑其君”这一大逆不道的史实,崔杼大怒,杀之。史官的两个弟弟继续这样记载,接连被杀。史官的三弟再记,慑于正义与英勇,崔杼只好作罢。三条生命,四个人前赴后继(还有一位“南史氏”“执简以往”),才保住了这段历史的真实。Ⅱ读素材·善积累【运用示例】你可曾看到山阴道上虽脚步踉跄却仍埋首前行的探索者?你可曾看到汪洋海上虽船身起伏却仍劈波斩浪的航海家?他们虽历尽险阻却仍坚守自我,纵沧海桑田,花落燕归,却不忘自己心中的那盏灯火。面对崔杼的淫威,史官和他的弟弟们秉笔直书,用生命捍卫历史的尊严,这是坚守自我、恪尽职守、宁死不屈的民族脊梁的代表,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课外素材国家与玫瑰尽管历史充满残酷,但它又是那么多情。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当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今法国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葡萄,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3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的士兵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讷。在临终时,他还说:“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巴黎玫瑰”的。1942年5月,当德军进驻巴黎时,卖花姑娘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心里十分难受。她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担心大家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为题报道此事,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战士们极大的鼓舞。10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选材感言】所有帝国终会灰飞烟灭,只有生活永远细水长流。这是两个意味深长
本文标题:2020语文版必修2课件-第4单元-第14课-崔杼弑其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3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