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婚嫁用器具小组成员:罗丹陆福利宁漫卡地日叶·库热西•类别:婚嫁用具类•名称:喜帖•通常为纸质印刷,结婚日期和典礼婚宴举行时间,通常也会有男女双方父母的名字。•是即将结婚的新人所印制的邀请函,一般由父母确定张数,在婚前三星期发出,既留与准备时间,亦防止亲友忘记。种类•传统型:大红色卡烫印金色字•金银型:纯金或银色,女方帖:订婚时女方发给亲友所用,或也可在归宁时使用。•男方帖:结婚时主要宴请男方客人,由男方印制。•男女方合帖:如果男女方一起请客,将订婚结婚的宾客集中在同一天,或是补请客,使用这种喜帖。•十二版帖;或叫亲翁帖、亲家帖:男方家长特别制作用来邀请女方家长的喜帖。在结婚当天迎娶新娘时,新郎要带去的。•母舅帖:结婚时男女方的舅舅在传统上地位相当重要,母舅帖是新郎发给双方舅舅的喜帖。•在台湾母舅帖的使用都是用在男方这边,因为女方文定或归宁请客人数较少,所以很少使用。•盖巾又称“盖头”,指旧时新娘出嫁时蒙头盖面的巾帕。•名称:盖头布或盖巾•轻纱制成,稀薄不遮视线,或长或方,色用嫣红,取吉祥意。新娘出阁上轿前盖上,举行婚礼时,由新郎揭开,称揭头纱或挑头盖。盖巾之用意有两种解释:一是遮羞,二是辟邪。•新娘蒙盖巾,一定要在出阁上轿之前,人花轿内也不能揭去,要到婆家举行婚礼时,由新郎动手揭去,让亲友们以瞻新娘的靓丽风采,此礼俗称“挑盖头”,又名“揭头纱”。无论是挑盖头或揭头纱,都是新郎的权利,他人是不能染指的•名称:喜烛•类型:婚嫁用具类依照传统的婚嫁习俗,陪嫁用的结婚喜庆是要在洞房前点上的,以祝福新人永结同好,永不分离。但现代婚礼已经很少沿用这个习俗了,陪嫁的龙凤喜蜡也大多同嫁妆“六证”一样,只是作为一种喜庆的道具摆放在新房中,不予使用了。婚妆六证——算盘•算盘被当做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推崇。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古代小孩挂在脖子上驱凶辟邪的百眼筛上,也有算盘。除此之外,算盘还作为警醒新娘学会“精打细算”的陪嫁,出现在嫁妆“六证”中,以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富足安宁,赢得广茂财源。•算盘为长方形,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名称:合欢被•依照传统婚嫁习俗,一般是新娘带去婆家洞房夜铺的,以讨“合欢被”—“和和美美”、“百年好合”的吉利。铺床的话,一床就够了,多的收起来。新娘出嫁时,父母们总要备上十几二十床合欢被,红绿紫金,满是喜庆吉祥的气氛,被子越多,甚至象征女方家越富有,对女儿越疼爱。。中式婚礼嫁妆必备—鸳鸯枕•“鸳鸯”,古人称之为匹鸟,总是形影不离,飞则共振翅,游则如同嬉水,栖则连翼交颈而眠,如若丧偶,后者终身不再匹配。因而,多用来形容夫妻。“鸳鸯枕”陪嫁则多是为了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传统婚礼嫁妆必选之龙凤对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两双筷子意•味成双成对,八双筷子祝福大•吉大发,十双寓意团团圆圆、•十全十美。因此,龙凤双筷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婚嫁用品,更带有珠联璧合、成双成对、快生贵子、快乐幸福之美好寓意。用法•1)偷筷子。过去有些地区婚礼,新郎接新娘时,要指派一个小伙子“偷偷”拿走新娘家里的一双筷子,以取快快得子的寓意!2)添筷子。新郎去接新娘时要带双红筷子去,接了新娘回来时,新郎的家人要给添双红筷子,意思是男方家添了口人给添双筷子。3)扔筷子。江南一带结婚闹新房时,会把一双龙凤筷从窗户扔进去,一把筷子落在地上,哗一声响,大家便在外面说“筷子筷子,快生贵子”,以话吉求镀金龙凤喜剪•剪刀自古有双双对对、恩恩爱爱、不离不弃之寓意。大喜之日,可以将其摆放在装饰柜中,或者装饰于新房内。真正开始过日子的时候,这件装饰品就成了日用品,可以还其原本日用工具的身份了。桃木嫁妆镜•名称:桃木嫁妆镜•寓意着圆满、完美,做陪嫁品其一:是为了让它见证婚姻;其二祝福新娘,愿其婚姻生活甜美幸福,纵使时光流逝也能永葆青春,维持其花容月貌的姿容。•依照传统的婚嫁习俗,婚后四个月,嫁妆喜镜是不能照到外人的。因此,喜镜要用红纸包起来,作为装饰放置在新房内,等到四个月后再拿出来用。但各地的婚嫁习俗不一,具体使用方法还得依照地方的风俗定。如意称取其“称心如意”的美好寓意。旧时主要用于婚礼仪式,新郎用来掀新娘红盖头。•名称:都斗•陪嫁用品。“斗”有“斗出斗入,日进万金”之意,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古代婚嫁中为男方家彰显财厚、家境富裕之用,后来成为女方家陪嫁。其主要用意则是为了表示娘家人对新娘出嫁的祝福—希望新娘婚后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子孙尺•意子孙丈量万倾良田之尺,•自古被用来作为婚姻生活•中衡量幸福的标准。用于•陪嫁,主要是为了祝福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百子千孙,幸福绵长。•子孙尺从前是在新娘的上头礼上用的,但现在婚礼多不沿用此习俗了,多是作为嫁妆同其他“六证”一起摆放在新房里,以图吉利。名称:香囊•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布面采用绒布等布面材料,囊体课根据需要支撑多种造型和花色,如吉祥物、生肖等。•香包里填充药材香料,一般是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名称:绣球•类型:婚嫁用具类•以彩绣制作,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代•表着姑娘的心。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是广西壮族人民在歌圩开展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每年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佳节,壮族人民都要举行歌圩。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头、河畔,他们分成男女两方,拉开适当距离,互相引吭高歌,用歌声来表达问候和增进了解,歌词内容广泛,涉及理想、情操、农事等。对歌有问有答,丝丝入扣,声音此起彼落,娓娓动听,姑娘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精致的绣球,向意中人抛去,小伙子眼疾手快,准确无误地接住绣球,将它欣赏一番后,又向姑娘抛回去。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例如银首饰或钱袋),抛回馈赠女方,馈赠愈重说明小伙子对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伙子的礼物时,若收下,就说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这时,两人或继续对歌表达情意,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名称:子孙桶•又称子孙宝桶,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又有称子孙三宝的)是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重名;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结婚子孙桶里放面放枣子,期盼“早得贵子”;长生果(带壳花生,节数越多越好),寓意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以及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再放进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等等。子孙桶要专门由娘家兄弟在新娘进门之前拎进洞房•名称:压箱底古代性教育工具,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小一些,外形多作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压箱底是赣南客家的一种民情风俗。是一件制作奇特的竹制品,具有阴阳两极的竹筒式器物,表面刻六圈阴纹,两端钻有四孔,供穿绳悬挂用。这器物是赣南客家人祖居地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供女儿出嫁时,在迎亲轿启程前,由母亲放到女儿的陪嫁品箱子底下,或放进花轿里,并神秘地告知女儿,到婆家以后把它悬挂于床上或放在显眼的地方,能起避邪作用,据说还是一种崇拜物。由于置放在箱子底下,顾名思义称之为压箱底。•名称:陪嫁箱木质。龙凤是中华人民心中无可挑剔的吉祥物陪嫁使用龙凤纹样的陪嫁箱,为了祝福新人们的婚姻,永远和谐,美满幸福!用法:(1)压箱,箱底放置七个红鸡蛋,有赐福送子喜庆安乐之意。(2)填箱。•往箱子里放嫁妆(即新人穿的衣服及娘家给的最重物品)谓之填箱。箱中除了值钱的首饰、衣料、日常用品外,还要有几样必可不少的陪嫁,分别是:一小扎火柴,一小包食盐,一小瓶油、醋、酱,以示新娘勤俭能干,治家有方,同时也是为了炫耀娘家赔嫁齐全,吃、穿、用样样不愁。•(3)发嫁妆•依照传统的婚嫁习俗,嫁妆不能称作“送”而要称“发”,即“发嫁妆”。以避“送上门的货不值钱”之忌,部分地区嫁妆随新娘出嫁发往婆家,也有些地方会在婚礼前一天发,这些则要入乡随俗,依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定•用彩纸,彩绸,松柏树枝等装饰的棚子,用于喜庆活动.•名称: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主要用途是接新娘到丈夫家举行婚礼,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古代对于花轿的使用有限制,用于娶亲最早见于宋代,后才逐渐成为民俗。•花轿选材要求既轻又有耐力,一般选用香樟、梓木、银杏等木材,雕刻多是“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和合二仙”、“金龙彩凤”、“喜上眉梢”等喜庆吉祥的题材。花轿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采用了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装饰手法,精美华丽,犹如一座黄金造就的佛龛。•(1)硬衣式指花轿的全身都是木制结构,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的宝塔顶形。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流行。•(2)软衣式花轿流行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它是在轿框的四周罩以红色的绫罗帷幕,这些红色的帷幕就叫做轿帏。
本文标题:婚嫁用器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6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