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世纪后现代文学-13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后期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潮。“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各种主要文学流派、文艺思潮和文学现象的总称,是西方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之“后”:①对“现代主义”的扬弃与否定;②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发展;③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反文化反美学反传统反理性反英雄零度写作解构拒绝经典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重要流派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1、鲜明的哲理性和寓意思辩性2、主观感受真实性原则3、极限境遇与自由选择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三原则“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萨特的哲学是阐释人生意义的价值论学说,萨特的文学则是诗意化的哲学;萨特的戏剧作为萨特文学的卓绝成果也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诗性表述。(《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萨特戏剧代表作:《苍蝇》(1943)、《禁闭》(1944)、《魔鬼与上帝》(1951)“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1964年,“由于他那富于思想和自由气息及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萨特以“一向拒绝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由拒绝领奖。境遇剧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类型。就是强调对情境的刻画,把人物逼入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是绝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戏剧极为有效地表现了当代人普遍的忧患意识和两难选择状态,肯定了存在主义者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观:立足于个人本能,又不失良心、正义。《禁闭》“他者即地狱”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主观意志,任凭他人或环境及异化了的自我的摆弄,就等于走进了地狱。人物:报社男编辑加尔森,因临阵脱逃,被枪决;邮局女职员伊奈司,同性恋,勾引表嫂,被表嫂以煤气一起毒死;贵妇人埃司泰乐,色情狂,患肺炎死去;次要角色招待员地点:一间陈设为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他人即地狱”的三层正面意思一个人必须正确对待他人,倘若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就必然要承担接受地狱之苦的责任;一个人必须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判断,从而反思自己的过错,倘若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就会陷入地狱般的精神痛苦之中;一个人也要正确对待自己,出了问题,要从自身寻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推给社会或他人,否则就会同样陷入地狱般的精神痛苦中不能自拔。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女客》《大人先生们》《第二性,女人》——“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第二性》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西方妇女必读。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密特朗)“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质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希拉克)加缪(1913-1960)加缪荒诞哲学的发展《局外人》:消极的等死《鼠疫》:荒诞的反抗。《反抗者》(1951年):在荒诞的环境中,唯一的出路是反抗。但是,任何一种反抗,如果违背了人性,超越了界限,就失去了意义,导致了虚无主义。《反抗者》的发表,可以看作加缪“荒诞哲学”体系的终结。荒诞派戏剧:50年代兴起于法国,50-60年代风靡欧美剧坛的一个重要的戏剧流派。和传统戏剧规则完全背离的新型戏剧。思想上师承存在主义“荒诞”观念,艺术上吸收超现实主义手法。以荒诞的戏剧形式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人生的无意义、人的异化、人与世界的隔膜、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等。又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或“先锋派戏剧”基本特征1、思想上:表现“人生荒诞”生存环境的荒诞生存方式的荒诞贝克特《剧终》剧照2、艺术上:反主题反现实反人物反情节反语言代表作家、作品:尤奈斯库《秃头歌女》、《椅子》《犀牛》贝克特《等待戈多》、《啊,美好的日子》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美国之梦》、《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让·日奈《阳台》、《女仆》贝克特(1906-1989)1969年获诺贝尔奖:“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等待戈多》剧照《等待戈多》1、剧情两幕剧五个出场人物: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报信的小男孩2、主题:“等待,无望的等待”流浪汉的处境和状态揭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处境”流浪汉等待戈多象征着人类盼望得救的心理戈多是否能来,他们能否得救仍是未知数《等待戈多》表达了生活在惶恐不安中的西方社会的人们对未来的若有若无的期望。3、艺术特征:艺术构思的荒诞感和非理性化。“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戏剧结构的反情节:以重复再现的圆形结构,打破传统戏剧以剧情转折、突变和组织戏剧高潮来吸引观众的常规。人物的动作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戏剧语言的非逻辑化,语言支离破碎,荒诞不经,却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出现的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又称为“荒诞小说”、“黑色喜剧”、“绝望的喜剧”等。“黑色幽默”文学的基本特征1.寓悲于喜的新幽默2.存在主义式的荒诞观3.“反英雄”人物与“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4.睿智尖刻、痛快淋漓的讽刺代表作家及作品有:约翰·巴斯《烟草经纪人》冯内古特《第五号屠场》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唐纳德·巴塞尔姆《白雪公主》约瑟夫·海勒(1923-1999)当代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黑色幽默派的代表。《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1、荒诞的情节以二战为背景,虚构的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一个美国空军大队的生活。42章,每章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讲述一个主要故事,再由贯穿全书的人物投弹手尤索林上尉的经历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皮亚诺扎岛”——荒诞、疯狂的异化世界无处不在的“第22条军规”第一,作为一条军规,军人必须无条件服从;第二,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任何想对它提出异议的人都不知该从何处入手。第三,虽然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条文,但却无处不在。“反英雄”的尤索林言行虽不乏卑微,但多少保留一些个人的意志争取保存自己,是他在疯狂世界里唯一的自由选择。同时,也是滑稽可笑和玩世不恭的抗争和选择(胆小鬼,怀疑狂,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反英雄”的英雄。尤索林能认识世界的疯狂,在疯狂的世界里又有选择的自由,更加是个与众不同的英雄。象征意义第22条军规代表了一种捉弄人的乖戾的社会力量,是灭绝人性的官僚机构的象征。它无处不在,成为弱小人物的命运之网;它更是离开具体社会条件的存在,具有支配一切的神奇力量,人无法逃避它,只能消极地受其捉弄。在这张网络里,人彻底失掉了主体性和个性自由。“第22条军规”达到了象征高度,成为美国社会“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的绝妙概括。“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的代称。魔幻现实主义拉丁美洲特有的一个文学流派。酝酿于20年代,发端于30年代,形成于40、50年代,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一下使地方性的拉美文学成为世界文坛的壮举,震惊了世界,被称为“爆炸文学”。60、70年代进入高潮。这个流派的作家,以写小说见长。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欧美现化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从东方神话中吸取养分,形成了他特定的审美心理品格与艺术思维方式。代表作家及作品:(委内瑞拉)彼特里短篇小说《雨》(1928)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之作。(古巴)卡彭铁尔《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总统先生》《玉米人》魔幻现实主义中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1967)的作家。(墨西哥)鲁尔福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1955)宣告了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正式形成。(哥伦比亚)加布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阿根廷)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小说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孤独》《百年孤独》英文版初版封面思想内容:(1)史诗性地“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2)深刻揭露了哥伦比亚封建专制与军事独裁统治的罪恶(3)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对其共同的性格特征——“孤独”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拉美历史现实的深重思索。5、艺术表现:(1)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艺术原则。(2)大量运用了拉美、印第安、阿拉伯、西方神话传说,将各种神话典故、民间传说中奇幻怪诞的成分,巧妙地穿插在作品中,加强了作品的奇特神秘气氛。(3)广泛采用了象征手法和西方现代派技巧。作品叙事之预叙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种叙述方法。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若干年以后,当他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奥雷良诺第二一定会记得六月份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他踏进房去看头生儿子的情景。倒叙当行刑队举枪瞄准他时,他的愤怒已化成黏稠苦涩的东西,他的舌头发麻,使他不由得闭上了眼睛。……他又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穿着短裤,脖子上用布条打了个结。他看见父亲在一个晴朗的下午领着他走进一顶帐篷,于是他看见了冰。从他青年时代起,他还是第一次有意识地踏进了怀念的陷阱,他想起了吉普赛人来的那个神奇的下午,他父亲带他去认识冰块的情景。复习思考题: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什么是黑色幽默?特征是什么?3、《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本文标题:20世纪后现代文学-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0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