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打开斯金纳箱斯金纳与新行为主义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斯金纳在美国公众中的名声远比在心理学界的名声大得多,一位崇拜者写道:“(斯金纳)是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科学家英雄,普洛米休斯式的播火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敢于打破偶像的人,不畏权威的人,他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从而脱离了古代的局限。”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斯金纳在心理学界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一种典型仪器。它不只被用于研究动物行为的塑造,而且被广泛地用于脑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斯金纳箱高约1尺,长方形,一面是单向玻璃,以便于观察动物而不惊扰它,其底部是金属网,可产生电击。箱内有照明小灯,并有一根连接着食物台的杠杆或一块踏板。相应的记录装置可以把动物的按压反应记录下来。斯金纳箱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即动物既有的本能反应,如:眨眼、惊吓、流口水等,可用人为的方式加以控制,使其伴随新刺激的出现。在实验中,铃声是新刺激,狗听到铃声,就想到食物,所以一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我们以前总以为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无法改变,事实上却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将老鼠放入斯金纳箱,用奖赏出现的时间训练老鼠按压杠杆的时间和次数。一开始只要老鼠压杆,就可以得到食物。后来老鼠若要获得奖赏,必须压杆3次、5次,或是20次。除了固定比例的奖赏,斯金纳也尝试把奖赏移除。最后他发现如果停止给老鼠食物,老鼠逐渐不去压杆一般人直觉地认为,随机且间隔如此长的奖赏,会使老鼠对获得奖赏不抱希望,致使压杆行为消失。斯金纳发现,间歇给予食物奖赏的方式,反而让这些老鼠像染上毒瘾一样,不断压杆。他发现奖赏间隔不规则的情境下,消除既有行为需时最久。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相同点: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不同点(1)经典条件反射控制特定的某个腺体,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斯金纳通过在斯金纳箱里实验老鼠压杆得食物、鸟儿叼盘子,兔子把硬币投入钱筒,教猫咪弹钢琴,教小猪使用吸尘器。证明:绝对服从造就出极端自由。人类若能放空思想,全然接受机械式的训练,就能超越所有生理限制,学会原本不属于人类的行为。只要有正确的训练,人类就能跨越身体的界限,无所不能。改变奖惩频率的启示:人类对奖赏的反应优于对处罚的反应。奖赏比处罚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行为。奖惩频率(强化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1)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3)及时而正确强化。所谓及时强化是指让人们尽快知道其行为结果的好坏或进展情况,并尽量的予以相应的奖励,而正确强化就是要“赏罚分明”,即当出现良好行为时就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出现不良行为时就给予适当的惩罚。4)奖人所需,形式多样。斯金纳想用这种只提供奖赏的环境训练孩童,培养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能操控周遭环境,并以此探索世界。箱里温度恒定,不需要担心过热导致尿布疹、着凉引起鼻塞等问题。由于温度调节精准,婴儿不需要盖被,也没有窒息的危险。箱子材质特殊,可以吸收臭味和湿气,清理时间可以减半。斯金纳营造出关爱友善的环境,孩童置身其中,无须担心遭受危险,若是跌倒也不会受伤,因为每个角落都有护垫包裹。斯纳金子女控制机斯金纳根据其实验结果,提出了符合人性的社会政策:他主张我们应当正确评价环境所施加的巨大影响,而遵循特定方式建构环境,使其给予我们“正强化”,也就是要引导我们言行合宜,适应环境,发挥创意。呼吁社会采取正向的暗示,引导人们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消除会导致困窘愧疚的负面情境。米尔格拉姆与服从权威电醒人心米尔格兰姆(1933-1984),美国心理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从事了大量研究,由于对从众行为的研究而著名。米尔格兰姆由于对心理学的创造性的贡献而获得了许多荣誉。毕业于昆斯学院,后赴哈佛大学深造。196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转入耶鲁大学。1963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该校社会关系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的行政负责人。米尔格兰姆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会员,1965年获该会社会心理学奖。1972年成为古根海姆的一名研究人员。1980年应聘于纽约市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5电击实验实验过程:实验小组告诉参与者,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告诉参与者他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1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参与者将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真的进行电击。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着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着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实验结果高达65%的人会遵照权威下达的指令行事,纵使这样做可能危及他人性命,也会照做不误。实验结论•人类残害同类,未必是先受攻击或侵犯。这些被试者性情温和、奉公守法、疼爱子女、家庭美满,且都没有不良嗜好。•人格不如环境来得重要。只要所处环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以成为杀人凶手。•人格不具有稳定性,所以人类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不受人格特质的影响。而是因为人格特质往往不敌时间、地点、同伴等环境因素。人类的行为只有部分源于稳定的内在人格,绝大部分随外在力量的改变而变化。•35%的人抗拒主试施加给他们的情境。然而服从和反抗的被试,在这些因素上并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米尔格兰姆对服从问题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由于对权力主义的服从,使得一些人对另一些清白无辜的人所造成的痛苦。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之所以震撼人心,或许正是因为它揭露了想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巨大落差吧!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在实验中反抗者查芬说:“我怕这实验会让我太紧张,导致心脏病发作。”查芬是因为怕自己的心脏受不了才选择反抗。查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表现,完全让人想不到他在实验时会反抗指令。米尔格拉姆很难找出任何一组相对的特质,能与服从——反抗完全对应。他发现服从的被试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比较疏远。反抗者曾遭受严厉殴打或剥夺某些权益的处罚。在军中服役的服从者略多于反抗者,其中多数服从者承认曾对人开枪,多数反抗者则不曾这样做。查芬的例子证明:人格无法决定行为,情境才是关键。•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表现某种行为,在其他情境下未必会有相同的反应。•人类置身各式各样的环境,反应也随之变化,无法预料。•被试在实验情境下里的行为反应,不能用以预测其他情境中的行为反应。•你我是否曾多次听见带有种族歧视的诋毁时,为了避免冲突而保持沉默?你我是否曾多少次看见不公不义的事,比如同事遭受刁难侮辱时,却为了保住工作而袖手旁观?这种意念潜伏心中,受所处情境影响。实验质疑:•实验本身受到了关于在科学实验上的伦理质疑,因为这项实验对参与者施加了极度强烈的情感压力,但这项实验带来了对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宝贵发现。•实验所引起最主要的评论不在于实验方法的伦理争议,而在于实验所代表的意义。米尔格拉姆在他《服从的危险》一书中便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在实验室里所制造的使人服从权力的环境,与我们所痛责的纳粹时代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砰、砰、砰”就是疯子罗森汉的精神病诊断实验他是斯坦福大学法学与心理学荣誉教授罗森汉。他为人所知的成就,在于颠覆精神病学的诊断,他以一系列的实验揭露其弊。精神医学在当年已发展为一门地位稳固的科学,而罗森汉却以一系列的实验揭露其弊。罗森汉深知精神病医生握有极大权力,因而他设计了一项实验,来测试精神病医生的专业能力是否与其权力相称。实验过程罗森汉搞一伙人假装精神病人入院,他自己也亲自出马,除了诊断前说有幻听之外,其余时刻都正常表现。他们陈述自己症状时,只有一项有些幻听体验,其余一切表现正常。结果,他们都“被精神病”了,顺利入院,即使入院之后都正常了,但最少也住了一个星期院。有意思的是:这些“假病人”医生都没看出来,认为他们有病;但是,那些住院的真病人,却比医生们还专业,在3个假病人所住的医院,近1/3的精神病人认为这些装病的人没病,“你们不是疯子,你们是记者或者编辑,你们是来检查医院的!罗森汉二次试验:被研究医院的工作人员已经知道罗森汉第一个研究的结果,并且不相信这种错误会在自己的医院里发生。罗森汉告诉这些工作人员,在以后的三个月中,会有一个或几个假患者在某个时间来医院试着争取住院。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被接受住院的人共有193人。这些人当中,41名被诊断为是假患者的可能性很大,即他们都完全正常,另外,至少有一名精神病专家表示怀疑,认为正常的可能只有23人。结果十分遗憾,罗森汉没有派任何假患者去这家精神病院。对精神病学的质疑:I.多数人的感受和想法影响着某种疾病确诊比例的高低。II.精神异常者比治疗精神异常的医生更能辨识谁是正常人。III.人类独特的心理倾向:一旦认定是这样,就会设法让情况符合内心所想。•精神疾病的诊断并非依据个人内在状况而定,而是受外在情境的操控,关键在于能否敏锐地感受到环境给予暗示,并正确解读。•如果精神病学可以称得上是一门科学,那么它必定还处在起步阶段。•精神疾病的诊断,基本是建立在共识基础上。虽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医生都会草率诊断,但这样的医生确实为数不少,甚至还可能为掩饰心虚而更加自负。•医生未能严格依据DSM标准对病人的病史、发展情况作出判断。实验结论(标签效应)这项实验反映了人类内心难免充满了主观意识,因而该实验成为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重要文献,在哲学领域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智商高低虽与天赋有关,但机会与期望的影响更大。因此所有诊断过程必然充斥这类误差,结果并不可靠。标签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观感。达利与拉丹的助人行为五阶段珍诺维斯之死实验背景1964年3月13日星期五,黑色星期五。28岁的珍诺维斯照例把车开进附近的停车场,向公寓所在的大楼走去。凌晨3点,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对她猛刺刀。珍诺维斯呼喊,楼里居民只是求歹徒放过她,但没人下楼查看。歹徒莫斯里前后三次对珍诺维斯施暴,
本文标题: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0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