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史书体例编年体:《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春秋·孔子)(春秋·左丘明)(北宋·司马光)国别体:《国语》《战国策》《三国志》(春秋·左丘明)(汉·刘向)(晋·陈寿)纪传体:《史记》(西汉·司马迁)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赵太后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战国策·齐策》的《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赵威后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认为她是先卑贱而后尊贵,而赵威后答曰:“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关于人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常常由几个国家结盟,共同对付另外的一个或几个国家,结盟的凭据就是派王子或世子到别处或别国作抵押,叫“质”或“质子”,这在战国时代已形成一种制度,主要是由于即使是盟国之间,彼此也不够信任,才用“以人为质”的办法来巩固联盟。注意字音触龙说赵太后(shuì)唾沫(tuò)强谏(qiǎng)有郄(xì)恃粥(shì)耆食(shì)不肖(xiào)老媪(ǎo)持其踵(zhǒng)新用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强,竭力。竭力劝说明谓:明白地告诉,公开地说。左右:太后身边的大臣抵押,人质刚刚执政才【第一段重点字词】【第二段重点字词】太后盛气而揖之:“揖”通“须”,等待。入而徐趋:徐,慢慢地。趋:快步走。按照礼节,臣见君时要快步往前走。触龙因脚有毛病,不能快走,但又要做出快步走的姿势,所以说是“徐趋”。至而自谢:谢,道歉。曾不能疾走:曾,副词,加强语气,竟。疾走:快跑。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正字通》:“郄,同隙。”这里指不舒服。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殊不欲食:很,非常。乃自强步:乃,于是。强:勉强。少益耆食:耆:喜欢,喜爱,后来写作“嗜”。“少益”是同义并列复合词,“益”亦“稍”也。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也,渐也。”【第三段重点字词】老臣贱息舒祺:息,子。“贱息”对自己的儿子的谦称。不肖:原意是不像先辈那样贤德,引申为不贤,没出息。一般用作谦辞。窃爱怜之:怜,爱。“爱怜”为同义词连用。没死以闻:即“没死以(之)闻(之)”,冒着死罪把这话告诉您。没死,也作昧死,即冒死,表示敬畏之辞。闻:使动用法,使……闻,禀告。敬诺:遵命,答应。敬,表示客气的副词。诺,答应。念悲其远也:为她远嫁而悲伤。“悲”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做什么,译为“为……悲伤”。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嫁。祭祀必祝之:“祝”为动用法,译为“为……祈祷(祷告)”。必勿使反:反,后来写作“返”。【第四段重点字词】赵主之子孙侯者:侯,名词活用作动词,封侯。定语后置句。其继有在者乎:继,动词活用作名词,后嗣。奉厚而无劳:奉,俸禄,后来写作“俸”。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动用法,使……高。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何以: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自讬:托身,立足。讬:“托”的异体字。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字词小结】通假字:太后盛气而揖之:“揖”通“须”,等待。古今字:少益耆食:耆:喜欢,喜爱,后来写作“嗜”。必勿使反:反,后来写作“返”。奉厚而无劳:奉,俸禄,后来写作“俸”。【字词小结】异体字: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正字通》:“郄,同隙。”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讬:“托”的异体字。词类活用1.没死以闻•使……听到,使动用法2.赵主之子孙侯者•称侯,名词用作动词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高,形容词用作使动4.其继有在乎继承人,后嗣者。动词用作名词5.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名词作状语6.念悲其远也•远嫁,形容词作动词•古今异义太后明谓左右老臣贱息舒祺窃爱怜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至于赵之为赵古:侍从,近臣今:方位名词古:儿子今:叹息,休息古:爱今:可怜,怜悯古:男子的通称今:妇女的配偶古:到,上推到今:多作副词,表示另提一事固定句式日食饮得无衰乎?古代汉语的固定句式,“得无”与语气词“乎”组成“得无…….乎”的句式,“得无”可译为“该不会”。可译为: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古人的谦称1、皇帝王侯自称:寡人、孤、朕、不穀2、臣自称:臣3、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鄙人、愚、小子、不肖……4、女子自称:妾5、与别人谈话、写文章时,称自己的长辈或年长的平辈时,称号前加一“家”字,如“家严”(父亲)、“家慈”(母亲)、“家兄”。6、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称号前常加“舍”或“愚”,如“舍弟”、“舍侄”,“愚弟”、“愚兄”等。古人的尊称敬称1、君主:陛下、皇上、大王、上2、称朋友或尊长:公、君、足下、丈人、吾子……3、称别人亲属:令尊(父)、令堂(母)、令兄、令郎(子)、令爱(女)。4、对方比自己年长,称呼前加“尊”:“尊祖”、“尊兄”……5、和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谈话时,称呼前加“贤”:“贤弟”、“贤侄”……6、称一般关系的对方,常加“贵”:“贵家长”、“贵老师”……课文分析:第一段3.课文第一段里“新、急”两个字说明了什么问题?两个“必”字又道出了怎样的情形?内政不稳兼以敌国入侵矛盾的不可调和1.概括本段段意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起因2.起因有哪些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秦急攻之”、“求救于齐”、“太后与大臣产生矛盾”1.触龙见到太后为什么先谈了一些闲话,他这么做有什么用意吗?谈谈你的看法。缓解紧张的气氛,软化太后的情感,以便于进一步的劝说。分析第二段2.“盛气而揖之”说明了什么?说明太后心里不痛快,思想上有准备,即使你是身居高位的老臣,也照样让你过不去。3.触龙是如何扭转僵局的呢?触龙见面后,只字不提“令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是诉自己病苦,问太后起居,在嘘寒问暖中使太后“色少解”。分析第三段1.对抗情绪逐渐消失,紧张气氛趋于缓和,触龙为何还不提“以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提出让自己的小儿子“得补黑衣之数”呢?气氛虽有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在此,触龙则运用了“引诱法”,提及为自己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拆除了太后心中的戒备,使太后产生了错觉:认为触龙的来意原来是为其幼子谋一卫士之职,从而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2.触龙是真的要为自己的小儿子求个职位吗?如果不是,其用意何在?找到共同语言,找准太后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加以切入。使太后由视自己为敌对者一变而为知音,以便于太后容易接纳自己的劝谏。3.盛怒之下的太后,此刻怎会笑曰:“妇人异甚”?一个“笑”字则正说明太后心中解除了戒备,放松了警惕,觉得触龙一“丈夫”,竟也懂得疼爱幼子,这简直是与自己志同道合了,难得遇上知音,所以开心地笑了。4.触龙在使赵太后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后,又是如何进一步引水入渠的?触龙在使太后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后,再次用“旁击法”,借太后的爱子之情,辟实就虚地将燕后与长安君作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顺势引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如此的旁敲侧击,终于使太后心悦诚服。这是说服太后非常关键的一步。5.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加以概括)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6.“太后曰:‘然。’”句中“然”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一个“然”字,表面上是赵太后同意触龙对自己对待女儿种种做法的理解;实质上,太后已经承认自己不让长安君为人质是短识的,至此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分析第四段1.赵先祖以及各国诸侯溺爱子孙留下了怎样的惨痛教训?文中是如何说的?“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并发出了“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的慨叹。2.触龙又用哪些话最终打动了太后,使其欣然答应派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的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课文串释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强谏用理智纠正情感失败太后长安君质齐救赵事大臣盛怒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触龙一问饮食起居情绪缓和成功太后色少解缓冲法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讬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二求幼子之事情绪共鸣成功太后笑诱导法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三论王位承袭情绪转变太后诺直入法成功强谏用理智纠正情感失败太后触龙一问饮食起居情绪缓和成功太后色稍解二求幼子之事情绪共鸣成功太后笑三论王位承袭情绪转变成功太后诺长安君质齐救赵事缓冲法诱导法直入法大臣盛怒请回答下列问题:1触龙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说赵太后的?2.触龙是怎样使太后从“盛气而揖”到“笑曰”的?3触龙是怎样看待太后对子女的爱的?4触龙的哪些话最终打动了赵太后?最后的结果如何?前因秦急攻之求救于齐太后与大臣三对矛盾过程一问饮食起居二求幼子之事三论王位承袭三个方面结果长安君质于齐矛盾解决结构思路说前因过程结果秦急攻之求救于齐太后与大臣三对矛盾一问饮食起居二求幼子之事三论王位承袭三个方面长安君质于齐矛盾解决劝谏艺术触龙太后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问饮食起居色少解求舒祺之事笑曰论王位承袭曰:“然”议长安君质于齐曰:“诺……”僵持不下叙寒问暖,打破僵局爱子之情,引起共鸣旁敲侧击,心悦诚服单刀直入,怒气全无触龙人物形象一个忠心为国,富于生活经验,善于
本文标题:触龙说赵太后(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4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