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2章__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第2章国际货币体系学习目标:了解不同时期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演变、特点;了解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格局。第2章国际货币体系2.1国际货币体系概述2.2国际金本位制2.3布雷顿森林体系2.4牙买加体系2.5欧洲货币体系2.6本章小结2.1国际货币体系概述2.1.1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2.1.2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2.1.3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2.1.1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对于国际货币(即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支付原则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储备供应与管理等,在国际范围内作出的制度性安排。2.1.2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国际金本位时期这一阶段大致始于1816年英国实行的金本位制,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金本位制进入鼎盛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严重打击。战后,虽然各国采取了各种方式力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总的趋势已很难逆转,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了。之后,各国推行不可兑换的纸币制度,出现了各个货币集团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一时期不存在统一的货币体系。2.1.2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这一阶段从1945年底开始,在1971年至1973年间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后经济的重建,实际上是以该体系的建立为开端的。它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货币环境。但是,这一体系也存在着内在的严重缺陷,如人为地抬高美元的价值,而不是使货币价值以一国经济实力为后盾,造成国际经济关系的混乱。因此,随着战后国际经济和经济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它最终走向了解体。2.1.2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3.牙买加体系时期这一阶段从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的牙买加协定正式订立开始至今。国际上也有人把这一阶段称为“无体系时代”,这主要是针对“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而作的一种形象比喻。也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这一阶段实际上是“有体系”、“有秩序”的,因为这一阶段,国际货币体系仍受到一定的国际制约和监督。2.1.3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为适应国际交往、国际支付和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货币职能的需要,必须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比率即汇率,相应地明确货币比价确定的依据、货币比价活动的范围、货币比价的调整以及维持货币比价的措施等。9.1.3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这主要涉及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地兑换成其他货币,是否对支付加以限制,国与国之间进行债权债务结算的原则和方法等。如一国货币能自由兑换成任何国家的货币,则为自由兑换货币;否则,为非自由兑换货币。一国对外的债权债务,或者立即进行结算,并在国际结算中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或者定期进行结算,并实行限制的双边结算。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关于货币自由兑换的规定,也就是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被认为是自由兑换的货币,其中主要有: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瑞士法郎(CHF)、丹麦克朗(DKR)、瑞典克朗(SKR)、挪威克朗(NKR)、港币(HKD)、加拿大元(CAD)、澳大利亚元(AUD)、新西兰元(NZD)、新加坡元(SGD)、卢布(RUB)。2.1.3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与供应方式为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一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储备资产,它也是构成国际货币制度的一项主要内容。它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源、国际储备的分配、国际储备的管理等问题。4.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各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在某些国家没有限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在另外一些国家则有限制;在另一时期,则可能相反。2.1.3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5.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世界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发展是国际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在有些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通过本国采取国内经济政策或外汇政策就可以恢复平衡;在有些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国际协定,通过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等手段干预市场达到国际收支平衡。2.2国际金本位制2.2.1国际金本位制概述2.2.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类型2.2.3国际金本位制的弊端及解体2.2.1国际金本位制概述1.国际金本位制的概念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的黄金作为各国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纸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就是金本位制的国际化,即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一种国际货币制度。2.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国际金本位制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自发地形成。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规定1盎司黄金等于3镑17先令10.5便士,最先采用了金本位制度。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于1871—1897年间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度,从而形成了当时的国际货币制度。2.2.1国际金本位制概述3.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各国政府都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确定本国铸币的货币单位及含金量。金币具有无限法偿的权利,具有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并能与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可自由地将黄金交给国家铸币局铸造成金币。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地输出与输入。由于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价值符号(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就能稳定地代表一定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不致发生通货膨胀;由于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就可以与其所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也可以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于黄金自由输出输入,就能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并保证外汇行市的稳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所以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一种比较稳定、健全的货币制度。2.2.1国际金本位制概述4.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1)保持汇率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汇率十分稳定,它以铸币平价为基础,在黄金的输出与输入点之间波动,因而属于一种固定汇率制度。这种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铸币平价:各国货币以金币形式按法定的含金量铸造,两国货币法定含金量之比称铸币平价(MintPar),它是确定两国货币交换比率的基础。1盎司黄金=20.672美元1盎司黄金=4.248英镑4.248英镑=20.672美元则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是:1英镑=20.672/4.248=4.866美元两国货币的实际汇率受外汇供求的直接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有限。2.2.1国际金本位制概述(2)自动调节各国的国际收支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国际收支可以自动进行调节。只要各国遵循金本位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则,一国的国际收支就可以通过黄金的流动和物价的变动而引起本国的进出口的变化,从而自动达到平衡。这一机制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所提出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3)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动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供不应求,汇率上涨并引起黄金外流时,会导致货币流通量减少,市场银根吃紧,短期资金利率上升。当本国利率高于同期外国利率时,资金就会内流,反之,则会引起资金的外流。这种资金流动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有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2.2.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类型1.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它是19世纪下半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货币制度,又可称之为金铸币本位制。其典型特征:国家以法律规定货币含金量,一定重量、成色的黄金金币为本位货币,和金币同时参加流通的还有以百分之百黄金为发行准备的银行券。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以及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在金铸币本位制,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充当世界货币。2.2.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类型2.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又叫“生金本位制”,它指的是在流通中的纸币或银行券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名义上以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实际上并不铸造和交换金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等国相继采用。金块本位制与金铸币本位制的主要区别:在金块本位制下,金只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才允许兑换,同时不铸造金币,金币也不流通。人们兑换黄金的条件是要求兑换的金量达到一定的最低数量,才能按照货币的含金量来兑换到金块。这个数量往往规定得很高,使小额的货币量不能兑换。这可使在流通中的金量得以缩减,节约黄金的使用。2.2.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类型3.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国内流通银行券(纸币),虽然货币当局也为单位货币规定了含金量,但它不能直接兑换黄金。本国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这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成联系国家的货币,联系国家的货币可以直接兑换黄金。这样使本国货币同黄金间接地挂钩。采用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等方面必然会受到与其相联系的金本位国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本质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最早使用这种货币制度的是英国殖民地印度。一战后,德、意、奥等国也采用这种货币制度。它存在于二战前的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在宗主国实行金块本位制,而殖民地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2.2.3国际金本位制的弊端及解体1.国际金本位制的弊端(1)英国等核心国家利用其工业强国的优势,向一般外围国家输出商品和资本,黄金流入源源不断,动摇了其他国家实行金本位制的物质基础。(2)国际收支逆差导致的黄金流出、货币紧缩,会加剧国内经济的恶化,使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3)黄金的供应必须能够满足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而黄金产量无法与之相适应。(4)国际金本位制顺利运行的基础是各国必须遵守金本位制度下“三个自由”的游戏规则,这在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对其进行监督情况下执行是很困难的。2.2.3国际金本位制的弊端及解体2.国际金本位制的解体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到1913年,英、美、法、德、俄五个国家的黄金拥有量占世界黄金总量的2/3,这就削弱了其他国家实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摧毁了这一制度。战争期间,各国为筹措军费,对黄金的流动实行控制,同时发行大量的银行券,使得银行券不能自由地兑换金币。由于维持国际金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条件遭到破坏,国际金本位制宣告结束。2.3布雷顿森林体系2.3.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3.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2.3.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2.3.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美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英国在战争期间遭受了巨大的创伤,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而美国同期的工业制成品占世界工业制成品总量的1/2,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黄金储备达到200.8亿美元,占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为美国建立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3.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国际货币体系方案的提出1943年4月英美两国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分别抛出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案,即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和美国的“怀特计划”。“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有一些共同点:都只着重解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平衡的问题;都只着重解决工业发达国家的资金需要,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需要;追求汇率的稳定,防止竞争性的汇率下跌
本文标题:第2章__国际货币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4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