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实务(一)城镇体系规划一、查看相关数据1、风玫瑰污染工业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位,居住区位于下风向。注意当地静风的频率,尤其是盆地或峡谷的城市。在静风或谷地地区,加上山坡气流下沉,出现逆温层现象,有害的工业烟气滞留或扩散缓慢,加速环境污染。2、图例:图上标识与图例相符3、比例尺:1:50万-1:10万重点地区示意图1:5万-1:1万4、成果:文本、主要图纸。附件: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基础资料汇编5、编制资质:乙级以上单位6、人口规模7、城市化水平预测:注意“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现象,避免过高现象。二、产业空间布局1、划分经济区:以组织不同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2、产业发展l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旅游、海岸、矿藏l劳动力:数量、结构l经济技术基础:差的不宜建高技术园区l区域交通条件:电厂、钢厂等高能耗大户的原料运输l地理位置:接受大城市的辐射l产业分布:集中、适宜分布、形成产业链、避免重复分散建设l协调:产业符合环境、生态及周边协调要求三、中心镇选取1、数量:一般不超过2-3个2、选取:具有重要职能的城镇3、位置:适宜、均匀、符合区位条件四、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1、发展方向依托区位及经济优势,避开限制发展带利用交通、自然条件好的区域,有利于城镇群的形成2、结构:点轴式、增长极核式。起到联系、带动、辐射作用,发挥中心城市作用。3、等级、规模中心城市规模不宜过大中心城市与重点镇级差不宜偏小不应缺乏中间层次4、发展轴线:主要轴线穿越区域城镇发展条件最好的部分及尽可能多的城镇,体现交互作用阻力最小或开发潜力最大的方向。5、区域定位:规模适宜,位置不相重叠。考虑未来一定年限内的新设城镇。五、交通组织1、路网疏密不宜过疏、过密有与发展轴垂直的交通2、联系交通联系必要的城镇,且不受行政区界的影响。道路连接等级不宜过高、过低(城市间高速路、城镇间公路)。不宜过分追求环路。有些公路无必要及可行性或经济不允许,不必修建不能只有高速路,而无公路连接。3、高速出口预留恰当有快速路,公路相连4、过境交通:不宜穿越城市中心5、机构设置机场端净空不宜飞越市区。跑道轴线方向避免穿越市区,最好与城市侧面相切。与市区距离10-30km,且有专用高速路相连。机场跑道中心与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若轴线通过城市,则15km。多座城市共用机场。六、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水厂、污水处理厂共享,容量合理,位置恰当。辐射范围适宜。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不造成污染。1、区域变电站: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架空线走廊设定。2、火力发电厂:靠近负荷中心,铁路专用线减少对干线的影响。水源充足,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服务半径适宜(见总规)3、教育:小学r500m;幼儿园r300m;中学r1000m。医疗设施:每10万人设一所医院,避免重复建设。4、大型建设项目布局:污染、扰民、位置,灾害隐患,过多占用基本农田等。七、制约因素1、资源短缺土地、水资源缺乏,耗水工业不宜定位,城市规模不宜很大。电资源缺乏,高耗能产业不宜布局。其它资源缺乏,相应的配套产业不宜布局。2、灾害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的避让。对历史遗产保护区的避让。3、防洪不宜在易淹没地区布置和利用不宜在滩涂地布置项目4、盲目性:不考虑门槛制约因素的盲目发展5、土地不宜过多占用基本农田在丘陵、荒地上选址5、安全:相邻地区的不安全因素的考虑
本文标题:城乡规划实务(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5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