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高中历史必修二易错易混知识点
1/6历史必修二易错易混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单元)易错点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2、注意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3、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5、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6、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人”不是由商人的国名而来,而是源于商工擅长经商。7、“柜坊”的职能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8、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9、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10、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1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1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13、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实行的根本目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易混点1、小农经济的特点:2、古代灌溉工具:3、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时期,商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出现并成为中国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4、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生产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售。5、西周时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有技术,东汉杜诗发明工具,南北朝的法。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7、明清时期商业繁荣表现:8、宋朝以后,市的变化表现:9、朝贡贸易的目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三单元)易错点1、最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不是垄断组织的出现而是工业革命后。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标志性事件分别是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时期、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5、注意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这是一个特例。6、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7、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8、“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9、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2/610、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11、注意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12、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3、注意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复习时应对此辩证地看待,培养自己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14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15、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16、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17、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易混点1、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二者虽然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在手工工场里,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规模不同,通常情况下,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手工工场是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2、误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完全解体点拔: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缺少活力。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这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但自然经济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于困境。但它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外国资本,是相对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是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特点是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称,实质是在不同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先是晚清洋务经济,后是南京国民政府时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除剥削产业工人外,还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在旧中国,它是在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消亡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措施中。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主义比重较大,本国资本比重较小;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官僚资本比重很大,且畸形发展,民族资本比重很小,实力较弱。4、英国的殖民扩张:16世纪打败,17世纪打败,18世纪打败。5、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6、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引起的变化:7、自由主义的含义: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时间是英国成为也是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0.垄断组织的实质是1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原因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1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表现14.洋务运动的时间活动有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特点3/615、洋务近代军事工业的特点:16.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时间:原因17.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初步发展时间:原因18.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时间:原因19.1927年,国民政府开展运动,鼓励发展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20、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四单元)易错点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4、注意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5、文革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也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6、文革后邓小平大力整顿的突破口并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文教上。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8、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十六大将其简明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的特色,这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新内容。易混点:1、当今的主动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背景不同: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被动进行的。基础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影响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旧中国的开放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2、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3.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的意义“一五”计划(1953-1957)的意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的结果4.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总路线包括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十年建设时期(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5、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6、大跃进运动的失误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原因:7.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的主要原因如何纠错:结果如何:4/68.1971年,周恩来着手,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状态。9.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10.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的原因具体措施: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以后)的中心环节在所有制上在分配上12.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C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13.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14.1980年----第一批经济特区;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地带;20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目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五单元)1.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区。2.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后,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在全国采用公历代替中国的传统立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3.20世纪50-70年代,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4.1987年,政府倡导,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5.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的铁路,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包括青藏高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二易错易混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6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