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基于学情破立之中建构知识——骑桶者教学课例
基于学情,破立之中建构知识——《骑桶者》教学课例高延丰教学设想关于卡夫卡《骑桶者》要“教什么”,胡少卿(《名作欣赏》2008.4)和詹丹(《语文学习》2012.10)以及其他老师的解读和教学案例对后来者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参考意义。对于我来说,如何把解读深入浅出地传递给我的学生,并促成他们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是我要思考的关键。我始终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不应该只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而是调动所有的认知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在多元、丰富的材料中,自己去建构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形成长期、有效的思考路径。因此,围绕一个问题(或派生出几个问题)去讨论解决,是我教学设计的主要形式。而如何设计问题,关键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进行“起点分析”,准确把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进行动态整合。在我的预设中,《骑桶者》这个文本的教学重点在于主题涵义的理解,了解现代作品通过虚构到达的“心灵的真实”,同时打破传统小说阅读的习惯,能够从更多元的维度去理解作品。学情分析依照陈隆升老师的设计(《语文学习》2015.2),我用四个问题进行了学情前测:1、请仔细阅读一遍课文,用简洁的话把你对这篇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写下来。2、你对这篇课文感兴趣吗?若感兴趣,请具体指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兴趣。3、你在课文阅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需要老师帮助解决,请分条写在下面。在第一题的回答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初步把握作者所写的这个“故事”,当然,不出意料的,他们理解得非常感性、零碎,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去套用。学生基本上都认为这篇小说反应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冷漠”,对“骑桶者”表示了极大的同情(37人,占比90.24%);也有一小部分(4人,占比9.76%)学生表示无法理解文本。第二题是调查学生对这篇课文阅读的兴趣状况,具体情况见下表:表1课文阅读的兴趣状况调查项目样本有效百分比(%)感兴趣2560.98%一般614.63%不感兴趣614.63%空缺49.76%合计41100%在样本中,学生感兴趣的点也不尽相同,有对叙事感兴趣的,也有对故事本身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骑桶者”为什么“骑桶”去借煤,还有“我”是不是在做梦?或者快死之前的臆想?而其中不可忽视的高达14.63%的“不感兴趣”和回答空缺也显示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该如何用教学设计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第三题,困难点主要集中在“借煤”的方式(有27人认为借煤的方式不好理解,占比65.9%),以及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上(有23位同学关注到了这一句的费解,占比56.1%)。从“借煤”的方式角度,我们可以侧面了解到学生有意识地去探索“骑桶”这一虚构方式的,而最后一句“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困惑,一则表现了他们阅读小说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写实层面,另外也体现了他们文本阅读的基本功、对文本的直觉把握还是很不错的。从前测我们可见,学生的视角是狭隘的,阅读是粗糙的,理解是肤浅的;对文本的解读是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想当然耳”,并没用从文本的内在出发去细读,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一直以来教给他们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形成了思维定式。对于此,我打算通过“为什么骑桶”、“借煤失败原因的探讨”等问题的探索,达到“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重构现代主义小说解读路径”的目的,从而领悟小说主题的多元性,同时了解虚构和“心灵的真实”。为了最大限度扩展学生的视野,除了文本预习之外,我还制作了7分钟左右的翻转课堂短片,对卡夫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在视频中放入蒙克《呐喊》等绘画名作介绍,蒙克在创作《呐喊》的时候说:“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于是我们看到,在这幅充满张动荡感的画作中,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那漫画式的变形和扭曲的面孔,画中所有要素都传达着那一声尖叫的刺耳感。这种脱离现实的夸张感,正好作为在课堂上理解“心灵的真实”的类比佐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简单归结为“破—立—破—立”四个步骤。一、导入,学生简述小说情节师:今天我们学习卡夫卡的《骑桶者》,在课前同学们都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首先想请同学们来复述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二、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师:刚才的同学谈到了“骑桶者”最后借煤失败了。那么,能否说说他借煤失败的原因?(学生们都认为是“老板娘”不肯借煤,导致最后借煤失败。)师:那么,我们不妨归纳一下小说主题。生1:我觉得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借煤不成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说明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人们光顾着自己的利益,没有丝毫同情心。师:很好,这位同学准确地使用了“小人物”这个词,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概括。还有同学想说吗?生2:我认为这个小说主要是想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金钱至上。师:从哪里看出?生2:比如老板娘和老板完全不顾外面的“我”快冻死了,还在里面算钱。(同学们基本上依照预习经验,把小说主题归结为“社会黑暗”、“人心冷漠”等,这里,老师要求学生充分说明主题是从文本哪里表现出来的。)我认为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充分去认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是挖一个坑,用后面的反转达到课堂的“惊奇”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三、“一破一立”:老板娘真的“冷漠”?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人心冷漠”,我想问是谁冷漠?(生:老板娘)师:她真的冷漠吗?(生:不给“我”煤)师:文中哪里写她不给“我”煤了?(学生活动:学生仔细寻找老板娘“冷漠”的语句,对文本进行了重读和细读。大部分同学倾向于老板娘的“人心冷漠”,与此同时,也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我和老板娘似乎没有直接的交流。)生:老师,我发现这里的“我”有点问题。师:什么问题?生:我觉得他好像是在做梦。(另外一学生:灵魂出窍。全班笑。)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能说老板娘什么了,因为他在做梦,都是他梦里的东西。(全班笑。)师:很好,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梦。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整篇文章的叙述都是“不靠谱”的,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老板娘真的听到了我的祈求,看到我了吗?请前后桌讨论3分钟回答。如果文本的叙述从根本上遭到了质疑,那么文本的真实性就打了很大的折扣。这里,老师顺势引出“不可靠的叙述者”,彻底颠覆了学生在预习中留下来的思维定势。(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阐述。经过这一启发,虽然对老板娘是否听到了我的祈求,班级里观点分歧对立,但是对老板娘“人心冷漠”这一观点,绝大部分同学又认为不成立。)老师对几个小组的阐述进行了归纳和提升:1)“不能马上”和钟声,2)我、老板和老板娘三人对话的不对称性,3)“我”“喊道”,他们却听不清,他们“说道”我却听得一清二楚,在老师的归纳之后,大部分同学接收了“我”和老板娘之间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正面的交流的观点。接下来继续探究导致交流失败的原因。师: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个大家之前都很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骑桶去借煤,而不是拎着?(学生活动:学生找到原文“我可不能活活冻死;……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铺老板要求帮助”。)生:我觉得他是快冻死时候的臆想,因为自己走不动了,所以才会骑桶过去。师:那么,他骑桶这个方式,是不是导致他们没有正面的交流的原因?(学生找出阻碍正面交流的原因:骑桶的高度。“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高高飘浮”。)师:为什么要“高高漂浮”,而不是面对面对视,然后乞求?生: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师:想象一下当“我”被拒绝后,又会如何表现?生:肯定会找个地方躲起来。(学生活动:归纳“我”的形象,胆小、懦弱、害怕和外界交流、自卑、自我封闭。)师:归纳这次借煤失败的原因。生:交流的失败;“我”对外界的恐惧。这一环节,老师颠覆了学生原本的解读,顺利地从社会批判角度引导到人与人的交流的角度,很多同学课后表示这个新颖的解读很有意思,也开阔了他们的阅读视野。四、“二破二立”:回归多元解读师:我们假设“我”和老板娘有了成功的交流,那么,你认为借煤能否成功?这个拓展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当同学们认为应该接受老师的“权威解读”的时候,发现其实自己的理解也是没有错的,文本的理解是多义的。生1:不会成功。从文章中的对话看,老板娘和老板两个人,完全是老板娘更厉害一些,妻管严。老板娘肯定是不会借煤给“我”的。师:能具体说说吗?生:如果我能借煤成功,那么这次之前早就已经成功借到过了;如果以前成功过这次又去借,我看老板也不见得把煤老是借给付不出钱的人。师:这是从常理上去推断,能从文章本身具体说说吗?生2:老板娘说:“我们给所有的顾客都供了煤,我们可以把煤店关几天休息一下子。”为什么不把“我”算在内?因为我根本不算他们的顾客,付不起钱,当然就不是顾客。老板关心的也是金钱,老板娘上去看有没有人的时候,老板说:“告诉他我们仓库中所有煤的种类,价格我在后面给你报。”而且他们的对话都是和做生意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赤裸裸的现实,人和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没有人情味。师:你觉得老板娘会对“我”说什么话?生2:走开!没有钱的家伙!别想在我这儿得到一块煤,哪怕是最次的煤!(全班笑)师:这就是作者为我们刻画出的一个严酷的现实。所以,其实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骑桶者》这篇文章的解读,其实是很多元的,你可以从社会的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去思考,关键在于,你是否细细品读了文章,是否去了解过作者的创作风格。五、虚构与“心灵的真实”师:我们再回到开始时候的话题,与现实主义“拎桶者”对比,虚构的“骑桶者”有什么特殊的好处?生1:它更像是一个寓言或者童话,没有现实主义那么的激烈,但让人感觉到更有深度。生2:我觉得它更加侧重于表现“骑桶者”本人,而不是这个社会。师:其他同学能就这个话题更加细致地谈谈吗?生3:反映了“骑桶者”的胆怯、害怕和外界交流、自我封闭。这个话题的确有难度,当发现同学们的思维依旧打不开,只能就事论事时,老师及时介入。师:大家还记得我们预习视频中出现的的一幅世界名画吗?生:记得。蒙克《呐喊》。师PPT展示两张图:蒙克《呐喊》和一张老师的个人照片。师:哪个更真实?生:照片。(笑)师:哪个更直接击中你的心灵?生:《呐喊》师:为什么?生:这幅画虽然画的不真实,但是里面透露出来了一种焦虑、恐怖的情绪。师:很好,我们再回到《骑桶者》,现在理解了吗?生:《骑桶者》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它更表达了人内心的情绪。师:非常好。和现实主义“拎桶者”相比,虚构的《骑桶者》更能直击人心,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交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每个人心中的胆怯和封闭。和“生活的真实”不同,这是“心灵的真实”。虚构,让小说的主题更多元,也让我们从荒诞中看到每个人的不同存在。课后反思课后对学生的阅读困难是否得到解决进行了调查。综合来看,学生从课的感受、主题的理解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反馈,从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本堂课从总体上呈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根据老师不断提供的信息去建构自己的观点;同时本课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导读课”的效果,让部分学生对卡夫卡以及其反映“现代人的困境”的小说产生了兴趣,同时也通过掌握了阅读这类小说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本课的感受。有大半的同学(36人,占比87.8%)认为这堂课开阔了他的阅读视野。有同学认为“这堂课对我的冲击还是蛮大的,原来我们的对小说的理解都是片面的,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篇小说。以后阅读这一类小说的时候,我也会想着可不可以从和传统不一样的角度去理解。”也有同学从老师的教学和课堂的角度进行了点评:“我比较喜欢上这样的课,很刺激。让我们一直很新鲜,在课上注意力就很集中。”还有同学对课的本身进行点评:“说实话这个课信息量好大啊,有点深奥,一开始以为自己的观点已经错了,后来又说没有错,我需要花一些时间好好消化才行。……当然我蛮喜欢这样的课,我觉得这样的课是蛮有价值的。”全部同学
本文标题:基于学情破立之中建构知识——骑桶者教学课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6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