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中国传媒业一、中国传媒业概况二、当代中国著名报纸三、当代中国著名电视台四、当代中国两大通讯社第一节中国传媒业概况一、我国传媒业的演进1、建国后我国新闻媒介约经历了三个时期:①单一机关报形式(1956年至80年代初),②单一机关报与相对竞争并存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和③从相对竞争向市场竞争过渡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形成了我国媒介从回避竞争到展开竞争再到走向规范竞争的历史变迁。2、新中国成立直至1956年,通过对中国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了纯商业意义上的新闻媒体的竞争。3、国家以行政手段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统一的国有新闻事业。它以行政权力配置媒介资源为实质,以区域划分、系统划分为基本特点,具体表现在:媒体结构划分国际与国家行政等级相同,按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报、办台;媒体批准建立权从属于相应各级党政机关,并与之始终保持行政隶属关系接受其领导;媒体受众定位、功能和风格定位以及指导方针基本与上级行政领导机关一致;媒体品种相对单一,基本上只有非赢利的宣传性的党报、电台、电视台。局部地域上也大致形成一报(党报)两台(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不存在竞争。到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媒介观念的转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需求变化,媒介开始走向市场。我国新闻媒介内部在仍旧保有机关报特性的同时呈现出相对的竞争状态。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目标,我国进入全面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为媒介走向市场奠定了体制基础。此后十余年间,我国媒体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报纸从1980年的382家增至90年代中期的2000余家;电视台由1980年的38家猛增至3000家左右,电台从80年代初的114座增至90年代中期的1200座左右。然而这惊人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完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有些地方、部门不从长远的规模经济角度考虑,轻率地批建报、台,造成媒体数量过快增长,导致结构上的滥、散现象。从电台电视台情况看,虽然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效益较好,但在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量存在着广告收入不足以支撑媒介运作的情况,亏损仍很普遍,在过度竞争的情况下,竞争虽然激烈,但规模效益较差。4、中国传媒业发展的五大标志性事件1、1981年前后新闻界关于新闻语言多样化问题的提出。2、1991年前后兴起的报刊界的“周末版”大潮。3、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开播。4、1996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5、2003年以来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推出、“非典”疫情的透明化处理等所透露出的信息:我国传媒业宏观政策的价值支点正在发生转移。从功能的单一到功能的多样;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从仅仅把新闻事业视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到承认新闻事业的产业性质并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播领域,以及传媒业宏观管理政策正在发生深刻转型——这便是我国传媒业20多年发展的历史轨迹。二、总体格局1、中国传媒业收入连续激增2、中国的传媒业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核心竞争力不强。3、中国传媒业数量庞大,但是规模小,收益少。4、发展极不平衡三、中国传媒业与国外传媒产业尚存三大差距差距一:我国传媒企业规模小,运营效益差我国陆续成立了40多家报业集团、20多家广电集团、40多家出版集团和10多家发行集团,但是,这些传媒集团的产生大多是行政力量的推动而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内部管理、运行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迹,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并未实现。而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纷纷放松对传媒企业的管制,大型传媒集团将经营范围由传统图书、报刊扩展至电视电影节目制作、网络通信业、有线业务、唱片业、娱乐业等。据统计,以时代华纳、迪士尼、维亚康姆、康卡斯特、索尼、维旺迪环球、新闻集团等为主的全球50家最大的传媒集团占据了世界95%的媒体市场份额。差距二:我国传媒企业收入结构不合理,赢利模式单一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广告主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传媒集团总收入中,广告占70%,发行或节目收入占20%,多元经营占8%,其他占2%。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有41.5%的媒体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其余媒体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50%~90%左右。我国传媒企业单一的赢利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西方大型传媒集团通过多种业务和渠道赢利,收入结构合理,避免了单纯依靠广告所带来的风险。例如,新闻集团2008年各项业务收入为329.96亿美元,其中电影娱乐业务占总收入的21%、电视占18%、有线网络电视占15%、卫星电视直播占11%、杂志和插页占3%、报纸和信息服务占19%、图书出版占4%、其他为9%。多元化战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传媒资源,还可提高集团抗风险能力。差距三:传媒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目前,在传媒领域对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和上市融资的门槛较高,金融市场存在缺陷等原因,使得大部分传媒企业仍然是通过自筹方式获得资金,而融资渠道的单一也制约了其发展壮大。据《传媒》杂志与复旦大学传媒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显示:我国传媒企业特别是传统媒体创新融资非常困难。40家传统媒体的创新资金92.5%依靠企业自身筹集,15%靠银行贷款。而35家新媒体资金来源较为丰富,68%靠自有资金,45%靠国外风险投资,22%靠国内风险投资,14%靠股市筹资。四、我国报业市场概况1、全国报业的市场规模1978年全国报纸只有186种,截至2005年报纸总数达1926种。其中比例见表格: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共出版100种报纸,出版报纸最少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出版15种报纸。行政级别中央省级地市级县市级数量21880684854比例(℅)11.341.8442.9报纸类型党报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行业报及其他数量438153132245958比例℅23871349据世界报业协会统计,2004年,全球日报出版总量为6580种,我国出版的日报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日报出版总量的14.5%。2、我国报业的存在格局以党报为核心,多层次媒介并存地域分布不均衡3、报业集团化概况39家报业集团其中:中央级2家——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省或直辖市级:24家市级:13家3、我国报业经营状况我国报业经营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85年前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国报业经营活动掀起第一个高潮,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路,即坚持办报为主,在办好报纸的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1992年,提出发展报业经济的新概念和新目标,促进报业经营活动登上新台阶。同年,报界出现第一个广告收入逾亿元的大户;1996年,广州日报正式挂牌,开始了首家报业集团的试点工作。如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等先后挂起了报业集团的大字牌匾,从而使用权我国报业发展步入集团化的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报业现有竞争模式主要有三种:北京模式:混合竞争模式。在已成立的报团和尚未挂牌、但已具备实际报团实力的大报集团之间存在竞争,同时由于北京特殊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已成为全国报业必争之地,市场分割严重,集团竞争与众多大小报纸的分散竞争并存。上海模式:两两竞争模式。集团竞争已初步成为主体。在报纸和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已呈现两两竞争态势,即两家日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两家晚报(《新民晚报》和《新闻晚报》)、两家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两家电台(上海台和东方台)之间展开激烈竞争,竞争者本身已经具备集团性媒体实力。集团竞争占据媒介市场主体地位。广东模式:全方位的开放型集团竞争。在报业市场上,是《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三大报团和《人民日报·华南版》4家大报之间的集团竞争,同时与渗入的港台报纸展开竞争。比较而言,集团竞争市场开放,强度更高。4、我国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a、中国报纸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粗放型,外延型、数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远未完成,报纸布局分散,产业规模不大,千人日报拥有量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新兴媒体的发展导致报纸广告收入被分流。(网络、户外广告、楼宇媒体、公交电视和手机报纸等分众媒体)。c、我国报业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了报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报业条块分割,形成了森严的行政壁垒和区域市场分割,报业资源无法通过市场实现优化配置。所谓条块,从“条”的方面来说,就是按照国家的行政系统组织来进行,强调纵向的“归口管理”;从“块”的方面来说,就是强调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属地管理。这种条块限制,使得集团内报纸过于集中于一地,使资源的共享受到制约,也弱化了集团继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d、报纸趋同化严重e、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五、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概况1、规模现状截至2006年底,中国(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498座,其中广播电台267座、电视台296座、广播电视台1935座。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04%和96.23%,覆盖人口均在12亿人以上;全国电视机、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到4亿和5亿台。截至2006年底,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62.4万多人。在学历构成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9200多人,占1.5%;大学本专科学历人员36.07万人,占57.8%;高中及以下学历(含中专)人员25.44万人,占40.7%。在岗位构成上,管理人员9.3万人,占15%;专业技术人员29.9万人,占总数的47.8%;其他23.2万人,占37.2%。其中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采编人员10.8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6%;播音员、主持人2.24万人,占7.5%;科研、工程技术人员11.67万人,占39.1%;其他包括艺术类、经济会计统计人员等5.2万人,占17.4%。2、广播电视业的经营状况2006年全年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9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8%。2006年广播电视行业实现增加值589亿元,其中事业单位414亿元,企业单位175亿元。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基本构成情况是:中央级190亿元、省级460亿元、地市级274亿元、县级175亿元,分别占全国广电总收入的17%、42%、25%、16%。广播电视收入结构表现为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广告创收收入,县(市)级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3、广电集团概况第一家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凤凰卫视4、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广播电视数字化将贯穿在今后5~10年广电发展进程中。“十五”期间是中国广播影视数字化的准备和启动阶段,“十一五”时期则是中国广播影视业向数字化全面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1)在节目制播数字化方面,全国80%的电台、电视台到2006年底已经实现了台内节目制播的数字化;(2)在网络传输数字化方面,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从局部试点开始向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开。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大中城市实现整体转换,并初步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3)在存储数字化方面,如中央电视台目前拥有200个注录终端的数字化工场,具备了每年可完成10万小时的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生产能力;(4)在终端接收数字化方面,截至2006年底全国拥有数字电视用户1266万户,占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的9%。从以上各项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广播电视数字化还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数字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将会是十分巨大的。第二节当代中国著名报纸一、党报类《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二、晚报都市类《北京晚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成都商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三、生活服务类《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第三节当代中国著名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第四节当代中国两大通讯社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
本文标题:中国当代传媒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0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