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民俗信仰一、信仰对象二、信仰媒介三、信仰表现方式四、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一、信仰对象1、灵魂人类最初的信仰是从自身开始的,如对梦境和死亡的不解,导致人们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肉体是具体的、摸得着的,灵魂是虚幻的、摸不着的。灵魂附在肉体上,做梦、生病则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的反映,一旦灵魂离开肉体不归,人就死了。但是,灵魂却能变成鬼或鬼魂。起初,人们都认为灵魂都归故乡,有祖先管理;后来,又认为由泰山神管理;佛教兴起后,阎王又成为阴间地狱的主宰。我国各民族的灵魂观念繁简不一,许多民族相信每个人只有1个灵魂,有些民族相信人有3个灵魂;哈尼族相信人有12个灵魂,每种灵魂都有自己的作用。民间认为,善始善终为正常死亡,属于善魂,被奉为祖灵,并进行祖先崇拜。未成年人、未婚者、难产及非命而亡者的灵魂被视为怨魂,认为这些灵魂在人世还没呆够,过早夭折,会更强烈地留恋人间,不安于九泉,时常徘徊于人间,容易带来灾难。对此必须特殊料理,进行超度。灵魂信仰不限于人,也涉及自然神、图腾,包括人类自身役使的牛马和使用的器物。它们有些还被奉为神灵,有牛神、马神、鸡神、门神、宅神、井神、灶神、仓神、船神等。这是万物有灵信仰的反映。2、自然神自然神是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这也是一种最古老的信仰,并且在民间广为流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神灵,而是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自然神归纳起来约有四类:一类是天体,包括天神、日神、月神、星神。一类是自然现象,包括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火神。一类是无生物,包括山神、土地神、水神、石神、海神、潮神。一类是生物,其中有两种,一种是动物神,如蛇神、熊神、鸟神、虎神等;一种是植物神,如树神、草神、谷神、花神等。3、图腾图腾是原始信仰之一,原始人认为本族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以该图腾为保护神、徽号和象征。在同一图腾内禁止通婚,有一定的祭祀和禁忌。4、祖先神祖先神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由于相信灵魂不死,所以人们认为,祖先灵魂是氏族、家族、家庭的保护者,也是人死后的管理者。如同灵魂信仰一样,人对死者既敬畏又恐惧,敬畏是对其在世时恩惠的感激、留恋,恐惧是担心亡灵不满,把活人带到地狱。所以人死后,既要招魂、哀悼,又要尽快送走。祖先亡灵一般在坟地、在故乡,也在天堂或地狱,但是要经常祭祀。5、生育神生育神是主宰生育诸神的总称。我国民间的生育女神很多,如女娲、西王母、碧霞元君、妈祖、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等,对她们要定期祭祀。后来兴起男神,如伏羲、张仙、保生大帝等。6、行业神行业神是指各行各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最初的行业神就是生产神,如猎神、渔神、蚕神、畜牧神,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的出现,又出现了工匠神鲁班、酒神杜康、纺织神黄道婆、匠神太上老君、茶神陆羽等。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保护神。这些神,有些是该行业的开山鼻祖,如农神、蚕神;有些是该行业的革新能手,如酒神杜康、纺织神黄道婆;有些是对该行业的发展起过保护作用。二、信仰媒介1、灵媒由于人、鬼、神的分野,人类要经常求助于鬼神,因此曾有一个时期,人人为巫。后来由于宗教事务频繁,产生了一些专事通神的人,出现了人、鬼、神之间的媒介。这种人物,中原称巫觋,南方称灵子,北方称萨满。从民俗学看,最初的巫是女性,直到汉代还盛行女巫。《汉书·地理志》:“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已为俗。”后来才有男巫。2、巫的种类巫觋巫觋被认为能通鬼神。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请神附体。降神后巫成为神的体现,代神言行。此时的巫或萨满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有些是运气,有些是服用麻醉品。另一种是过阴,即“灵魂出走”。也就是巫觋的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到神鬼所在的地方。汉族称“走阴差”。“还阳”之后代鬼神说话。巫觋为了通神,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如树木、山峰、巨石、动物。布依族女巫请神时必扶一板凳,象征骑马运行。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巫能请神,萨满只过阴,其实并不严格。中国绝大多数民族的巫既会请神,也会过阴,萨满也是如此。随着巫职的扩大,巫或萨满往往有一二个助手,从事某些宗教活动,如占卜、预知、驱鬼、治病等等。祭司祭司是由巫觋发展来的,是一种高级的巫,即大巫,皆由男性担任。最初的祭司也能通鬼神,但主要从事较大的祭祀活动,如祭天、祭祖、掌握天文历法等。祭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国王的谋士、重臣。他们除祭祀外,还掌握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天文、历法、医学、文学、历史、歌舞、绘画,掌握最早的文字,通晓经典、教义、法器。祭司在古代文明形成中起过积极作用。术士除巫觋、祭司外,后来还出现了一批术士,即专门巫师。主要包括山、医、命、卜。山指地理先生、阴阳先生、风水先生、堪舆师、看山先生。他们以阴阳五行为指导,为民间选择寺院地址、房基地、坟地。医指巫医,他们将巫术与医药疗法结合起来,为人治病。命指相命师,又称算命先生。其中分几种,如相面师、看日师,前者根据每人的面相、手纹等形象测算人的命运,后者根据生辰八字测定命运好坏,有些还依据姓名推算人生前途。卜指占卜师。他们运用各种占卜工具和方法,占卜吉凶祸福。古代还有一种专门的求雨师,称巫尪,近代则由巫觋、鬼公求雨。送葬也有专门术士,古代称方相氏,近代改为和尚、道士和巫觋。巫师有专门的面具、服装、巫具和乐器,多数祭司还掌握经典。巫觋的传授有神授和人授两种方式,但是必须经过训练,最后经过严格考核才能结业,成为一位巫师。3、巫的职能第一,预测人的命运的好坏。第二,主持祭祀活动。第三,驱疫求吉巫术。第四,主持人生礼仪。第五,主持神判,处理纠纷。三、信仰表现方式1、预知预知信仰是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推测人物或事物将要发生的变化,以便探知神的态度,预卜吉凶、命运好坏。它又分三种:一种是对预兆的信仰。预兆,又称征兆、征象、前兆,它是根据自然出现的异常现象,从中预知事物所要发生的结果。预兆的种类较多:如天体兆、动物兆、植物兆、人体兆、梦兆等。一种是预言。预言是巫觋和相面师常用的一种方式。他们根据当事人的体态特征,预知其人或其事的发展趋势或成败。一种是占卜。占卜是人们借助某种手段,对未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活动。商代有两种占卜方法。一种是占,利用龟壳或动物肩胛骨占卜;另一种是利用蓍草占卜,称筮。在现代民间,占卜依然存在,方式极多,有扶乩、云占、求签、拆字、数罗汉、鸡卜、羊卜、针卜、线卜等。占卜有公开和秘密两种,一般人都能进行,但是较复杂的占卜是由巫觋掌握的。2、祭祀祭祀是民众向民间神祇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它世代传承,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在祭祀活动中,经常运用法术,有时也使用一些巫术,以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祭祀是通神的主要手段,是祈神、谢神的基本形式,其用意在于防灾殃、求好运;同时,通过祭祀也能加强家族、氏族、部落内部的团结,提高战斗力。此外,祭祀时所保存的神话、传说、歌舞等活动,也起到了传播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的作用。3、巫术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巫术本来是很低级的准宗教现象,与鬼神无关。但是随着鬼神观念的发展和巫术形式的变化,民间巫术多掺入了鬼神观念。民俗学的经典著作曾将巫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模仿或相似巫术,即以相似的事物代替当事人或事,作为施行巫术的对象。如摧毁对方的画像或姓名,就认为可以致对方于死命。另一种是接触或感染巫术,认为两种事物接触时,彼此会产生一种长期的感应关系。例如接触岩石会坚硬,接触大树会长青,对对方的指甲、头发施加巫术就可以挫败敌人等。巫术还有其它分类方法:从巫术的目的划分,有白巫术与黑巫术。白巫术又称吉巫术或善巫术,如祈福、求子、催生、驱疫等巫术;黑巫术又称恶巫术,以害人为目的,如放蛊、下毒、针刺偶人、转嫁、替身等巫术。按巫术方式划分,有口头巫术与行为巫术。口头巫术是动口不动手,如祷告、誓言、诅骂等巫术;行为巫术是言行结合,如求偶巫术、生产巫术。按巫术对象划分,如生产巫术、生育巫术、饮食巫术、出行巫术、战争巫术等。几种常见巫术:招魂巫术。招魂巫术比较复杂,形式颇多。一种是人刚死时,要进行“喊魂”,目的是把刚刚走失的灵魂叫回来,使其复活。一种是小孩或成年人生病,认为这是灵魂暂时出走,丢了魂,必须把魂招回来,病才会好。另一种是祭祖时,也招祖先亡灵回来享祭,祭毕再把他送走。招魂不限于人,也可为动植物、建筑物等招魂,如苗族的招谷魂,佤族的叫房魂等,其目的是祈求农业丰收、家居平安。驱疫巫术。驱疫巫术又称驱鬼巫术,它是一种驱赶恶鬼、瘟疫、灾难的巫术。在生产、建房、修墓、生病时使用。最早的逐疫,就是巫觋拿着工具、武器作驱打状,把恶鬼打走。后来形成一种打鬼仪式——傩。这是由专门巫师方相氏主持的,戴着面具。后来更发展为傩仪、傩戏。如汉族的退鬼、大送船,景颇族的赶枇杷鬼,基诺族的打火鬼,都具有驱疫巫术的性质。汉族民间有关钟馗的信仰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放蛊巫术。这是以某种毒物害人的巫术,具有神秘性和危害性。有金蚕蛊、疳蛊、癫蛊、泥鳅蛊、肿蛊、石头蛊、蛇蛊等。蛊多为妇女饲养,可能是妇女的发明。此与发明药物有关。一旦中蛊,可采取药物和巫术解蛊。神判巫术。这是假借神意裁决争讼是非曲直的巫术形式。由巫师主持,通常请天神、雷神公决。传说最古由一种神兽獬豸以其角触争讼双方,谁被触谁为败方。神判方法还有很多,如捞油锅、捏鸡蛋、吃血酒、打鸡剁狗、捧铁铧、嚼米、蒸猫等。神判是人类早期的一种习惯法,对研究法律的起源有史料价值。想药巫术。想药又称爱药,是青年男女用的恋爱巫术。在我国壮侗语族中较为流行。一种以动植物制成,把连理枝、风流草研为粉末,或者把三只刚出壳的燕子溺死,其中两只互缠在一起的,认为是一雌一雄,可烘干研末。施巫者在对方不备时将想药施入食品中,让对方食之,之后被施药者即失去理智,出现某种性冲动,主动追求意中人。另一种是请巫师念咒语,设法让对方服入咒符水,或者将咒符放在对方身上,同样被认为能达到上述目的。辟邪巫术。辟邪巫术是利用一定物件防止鬼神来犯,这是比较流行的巫术。最初的辟邪物有的是生产工具、武器,如在门上悬挂弓箭、刀、枪,令鬼神望而生畏。后来才以神灵辟邪,如图腾、门神、钟馗等。最后发明了专门的辟邪物,如吞口、照妖镜、石敢当等。民间信仰认为辟邪物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可以与鬼神对峙,抵御鬼神闯入,保佑家庭安全。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巫术。辟邪巫术的种类主要有建筑辟邪、器物辟邪、人体辟邪。如戴护身符、佩厌胜钱、戴长命锁等。此外有节日期间专门辟邪巫术,如五月节插艾蒿、戴艾虎,九月九插茱萸等。四、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1、突出的功利性2、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和封闭性3、较强的包容性4、较大的渗透性5、具有俗信化趋势思考题1、简述中国传统社会民俗信仰的对象。2、简介中国传统巫觋的职能。3、简述中国传统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参考书目1、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4、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本文标题:第七章民俗信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1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