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科级干部任职资格考试提纲
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关于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二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其本质特性是实践性。产生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细胞的发现、生物进化的发现。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对物质的定义)。观念的东西不外是融入人脑中,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人的意识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由只具有刺激感应性的低级生物到有感觉能力的高级动物,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这种物质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否认前观点。意识的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他们的联系、联结、运动、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对立的实质在于对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看法不同。辩证法归结为三大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实践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三种形式。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具有表面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深刻性、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2容的辨证统一。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方面。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以及发展变化的规律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其具体表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决定着整个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更替。社会意识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民族感情等,其核心是政治、法律思想。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发展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加速和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界定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及其相互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而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特点:一是分工将不复存在;二是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三是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四是分配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特点: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和团结性的阶级,是其他劳动阶级的唯一的天然代表,包括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还包括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3无产阶级运动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就其内容来说仍然是国际性质的。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过或数国先取得胜利。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列宁主义的重要标志。列宁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最初级形式、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毛泽东思想总结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六个方面。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是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中国无产阶级特有的特点:最具革命性,比较有觉悟,和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代、领导权、前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和官僚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权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依据:1、必要性。半殖民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式继续向前发展;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正确。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就是人民解放军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基本政治纲领。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完整地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内容: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成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有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再井冈山的斗争时期,毛泽东和朱德总结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和“诱敌深入”的原则。统一战线的实质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工人阶级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是统一战线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独立自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中心环节。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政策:又联合又斗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有理有利有节;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完整地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5思想上政治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称这个总目标是一个伟大的工程。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发展和巩固过程,就是正确制定和实施党的政治路线的过程,就是密切联系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这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并保证其得到全面贯彻和完全实现,作为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建设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毛泽东提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在党内进行马列主义教育,不断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每一个党员。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形式是整风。毛泽东提出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标是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应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体现了党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群众、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根本内容。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本的政治、组织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就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由自己来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来进行革命和建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特点:科学性、独创性、完整性。邓小平理论6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依据:对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对时代特征——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正确认识;对国际割据——多极化趋势以及世界矛盾变化、力量消涨的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渊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起步。这次会议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事实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产生。这次会议实现了两大理论突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南巡讲话取得的三大理论突破: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党的十四大系统地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概括,并第一次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十四大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以“整体突破,制度建设,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为标志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面也取得了四大理论突破:一是对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政治建设和党的执政方式,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由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建设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国家对外开放、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政治保证、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八个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由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一国两制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建设五个基本理论组成。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错误的,因为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本文标题:科级干部任职资格考试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2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