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历史概况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在公元3世纪,中国人就趁新加坡为婆罗中,意为“半岛末端的岛屿”。公元8世纪新加坡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到元朝时期就已经有中国人在岛上居住,公元14世纪末,梵文名称“新加坡拉”(狮城)成为通用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1824年,新加坡连同马来半岛的两个英国殖民地——马六甲和槟城,成为英属殖民地。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的、民主和独立的共和国家。独立后,新加坡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称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国土总面积704k㎡,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由于全国耕地无几,人口多居住在城市,因此也被称为“城市国家”。二、行政区划/范围在地理上整个国家分为14个地区,分别为新城区(包含新加坡市区)、圣淘沙地区、国立大学区、裕廊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鸟敏地区、机场地区、加东地区、离岛地区、巴淡岛地区、民丹岛地区。三、现状城市发展状况1.人口新加坡自182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至今,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战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2.3%,其中国民与永久居民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5%~2%之间,年平均增长率约1.7%。至2007年,新加坡共有458.86万人口,其中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共358.31万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从人口构成看,新加坡人口由三大族裔构成,分别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从1824年至今,华裔人口比例经历又少变多的过程,但近年来却是呈下降趋势;而马来人则由当初60%的多数逐渐下降至12%,但近年来数量呈上升趋势;印度裔和其他族裔的变化则较不明显。至2007年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与其他族裔所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76.7%、13.9%、7.9%、1.5%。2.产业发展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新加坡就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后,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开始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济之中,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新加坡的传统经济是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政府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秀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将其视为第一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2006年,新加坡GDP总额49301百万新元,人均GDP达45353新元。2003年,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值的比例是0.1%、2.7%、66.4%。农业在新加坡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低,粮食全部靠进口,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工业主要有制造业,包括化学、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其中电子、石化、化学是新加坡三大支柱产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新加坡的服务业包括教育、医药、金融、法律、咨询、物流和贸易服务等领域。目前,新加坡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67%,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占全国职工总人数的74%。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2001年服务出口在全球的排名从之前的12名跌至15名,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由原先的2.4%降至1.8%。近年来,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仅次于工业和贸易的第三大经济行业和创汇行业,2005年新加坡国际游客达89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66亿美元。3.道路交通由于私人交通占用了大量的用地,造成了本来就已经人口高密度的城市用地更加紧张,因而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是限制私人交通,鼓励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新加坡政府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控制私人汽车交通的需求,包括增加私家车的购买成本、道路使用收费、拥车证拍卖等,自1975年首先在市中心地区对非公交车辆实行道路收费制度,鼓励进入市中心地区的乘客转换公交实施后,市中心地区交通流量降低45%,空气污染指数下降30%。同时配合行政手段进行控制,如限制私家车在交通高峰期使用等。20世纪70年代之后,新加坡的小汽车数量进入了平稳增长的阶段。新加坡的公共交通主要由MRT(地铁)、LRT(轻轨)和巴士组成,实行的是公交一体化的模式,地铁是市内公共交通系统出行的关键方式。2006年,全市共有3条MRT线路,2条LRT线路,261条巴士线路,每天有300万人次乘客量。此外,新加坡在票价票制、线网结构和信息共享方面,已经实行了一体化票价系统,一张卡在不同的公交系统使用或在不同系统换乘可享受优惠折扣。4.住房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居民生活水平很低,住房奇缺,200万人口由40%居住在贫民窟和屋棚内。1960年2月2日,新加坡政府按照《住宅发展法》,成立“建屋发展局”(HousingandDevelopmentBoard,简称HDR),着手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建屋发展局在1964年正式提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这是一个非盈利计划,为无力在住房市场上购买私人住房得相当一部分居民提供公共住房,即“组屋”。组屋是政府通过建屋发展局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供屋主长期自主的廉价的公共住房。1961~1995年期间,建屋发展局共实施了7个“建屋发展五年计划”,共计建设公共住房超过70万个单元。据统计,1995年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在总住宅中所占的比重已高达88.2%;1996年,约300万人口中住在公共住房的人口已达86%,其中约90.6%属于自有住房,只有9.4%市租赁户。另据200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已有88%的人口住在公共住宅,92%的家庭拥有自身的组屋。组屋按类型分为一房式、两房式、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和执行共管公寓五类。组屋只出售给每月收入少于8000新元的中低收入家庭,而高收入者只能选择私人住房或转售组屋。组屋大致分为大户型,中等户型和小户型三种。一般讲,超过110㎡的算大户型,通常为三室一厅、四室一厅;90~110㎡的算中等户型,为二室一厅;小于90㎡的算小户型,为一室一厅。组屋的价格较低,大致低于市场价15%~20%之间。由于土地稀少,新加坡的公共组屋采用多层与高层相结合的设计格局,1990年前建设的组屋大多数为12~14层,一般电梯停留层数为一、六、十一层或者一、六、九、十二层,停电楼层利用走廊联系至各单元楼梯,再步行一两层进入到各层住户。组屋底层均不作住宅使用,空着作为居民活动场所,有的用作服务设施如幼托所、小商店、居委会和治安小组等服务管理性用房。目前建屋局组屋多为20~25层,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新镇。最近已经建成的带有试验性质的多座40层的高密度组屋大受欢迎。新组屋也更加注意保持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以尊重住户的隐私权和减少拥挤的感觉。新加坡政府不仅鼓励中下层收入居民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政府“组屋”来解决“房荒”的问题,由此同时政府还鼓励个人兴建住宅,私宅是指私人房地产商投资兴建的、完全按照市场价运行的、供应高中收入群体(一般为外商和跨国公司的高级职员)的高级住宅。公共住房是新加坡最有特色的公共事业之一,政府在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公共住房的供需和配给机制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之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确定组屋的价格基调,分别以低于成本价、成本价和略高于成本价发售组屋;根据组屋需要量,确定组屋的规模和数量,保持一定的供需平衡;按地段、朝向、楼层、面积分成不同的档次类型,供不同类型的家庭选择;坚持就近居住的合理分配原则,用价格杠杆鼓励居民再就业处就近选购组屋,以节约资源和时间,使组屋分配更科学更合理;减少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大力发展郊外新市镇,完善服务设施,建造更高素质的新型组屋,使新市镇成为更吸引人的理想家园。此外,政府还规定了组屋申请者的资格(公民权、无私有房产、收入水平、家庭构成),以及购买组屋的次数,购买后5年内不得转让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一个家庭同时只能拥有一套组屋等相关政策,以防有人投机。5.绿地规划新加坡的公园绿地建设非常重视公园的面积指标和公园分级分类体系。一般来说新加坡公园根据面积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区域公园(RegionalPark)、社区公园(CommunityPark)、公园廊道(ParkConnector)三级体系。区域公园是供某一区域人群游览的大型公园,拥有较为完善的设施,经常举行休闲、游乐、节日庆典等活动。社区公园又可分为新镇公园(TownPark)、邻里公园(NeighborhoodPark)、游戏场(Playground)三个级别。新镇公园一般位于新镇内,是房屋开发局在进行镇区建设中所必须配备的一个供附近居民活动的开放空间,其面积在10~50h㎡。邻里公园是面积为5~10h㎡的开敞空间,多位于高层住宅内的大片绿地内,这些住宅多为政府开发的“组屋”,主要是为方便周围的居民日常休闲活动。游戏场一般建于联排别墅的中心绿地和宅间绿地内,面积一般为0.1~0.2h㎡,布局较分散,设施较简单,主要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非剧烈的娱乐活动。公园廊道及联系各级城市公园的绿色带状公园(至少6m宽),是新加坡公园形成网络体系的重要纽带。整个公园廊道系统可将大部分重要的公园节点联系到一起,市民可以在绿荫下到达城市大部分区域。2002年新加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7㎡/人。政府规定在房地产项目中,每千人应有0.4h㎡的开放空间,同时要求房屋开发局建设的镇区应有一个10h㎡的公园;在每个楼房居住区,500m范围内应有一个1.5h㎡的公园。公园类型面积大小(h㎡)数量(个)区域公园—56社区公园镇区公园10~50242邻里公园5~10游戏场2公园廊道2256.城市基础设施四1)供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年用水量突破4亿m³,1999~2003年,每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0.165m³。净水的供应主要来自四个渠道:当地的雨水收集、向邻国买水、循环再生水、海水淡化。(1)雨水收集系统是新加坡水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中央水源保护区面积53k㎡,外围新镇的绿地中设有多个集水池,收集住区邻里及街道的雨水,通过沟渠、管道汇入集水区进行蓄积。新加坡各类蓄水池总库容近1亿m³。(2)向邻国买水。新加坡分别与独立前的1961年和1962年与马来西亚柔佛州政府签订过两个供水协议,进口水水源地库容7亿的柔佛水库,经40km的管线引入新加坡,两个供水协议分别于2哦1年和2061年到期。(3)循环再生水。新加坡近年开始采用过滤、反渗透和紫外线消毒来净化废水。取自下水道和臭水沟里的污水,经高科技手段处理后,受到工商业户和居民的普遍欢迎,价格较自来水便宜10%。(4)海水淡化。新加坡第一座大规模海水淡化厂建在大士南垃圾焚化厂附近,占地8h㎡,于2005年下半年建成,每天向全国提供13.6万m³淡化水。2)排水新加坡推行分流制排水系统,即分开收集雨水和用后的废水。主要策略是结合全国土地发展,制定排水方案与设计规范,拟定排水总规划。雨水排水方案主要有两个:一是规划并建造足够的排水系统;二是填土垫高低洼地区。在控制污染方面执行严格的管制条例,污水处理厂必须将污水处理到符合标准的水质后才允许排入大海。针对工厂、居住区、商业区、等不同的情况,政府都有详细的排污规则,并按时进行升级和改进。全国污水收集管网总长达3200km,建设了100多座污水泵和6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10多万吨,整个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都做到了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放。3)供电新加坡除炼油工业外,其他高耗能的大工业不多,由于地处热带(北纬1°),全年温差不大,用电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平均负荷为4150~4200MW,其中相当一部分供应给空调系统。2006年,人均用电量1874.6kw·h.7.社区与社区服务在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包括体制设计和政策指导,社区管理和社会救助,治安和卫生管理等。政府涉及两个层面:一是领导部门—社会发展及体育部,承担社区发展的政策制定和策划;二是指导机构,如人民协
本文标题:新加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6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