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经济预测与决策第二章:概述
第2章经济预测概述2.1经济预测的含义及分类2.1.1经济预测的含义及特点2.1.2经济预测的分类2.2经济预测的原理、要求及过程2.2.1预测的基本原理2.2.2预测的基本要求2.2.3预测的基本步骤2.3预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4经济预测方法2.4.1预测方法概述2.4.2预测方法的选择2.4.3预测模型的评价标准2.5经济预测的误差2.5.1经济预测的误差原因分析2.5.2预测误差的度量2.5.3预测误差的修正2.6习题本章学习目标2.1经济预测的含义及分类2.1.1经济预测的含义及特点2.1.2经济预测的分类2.1.1经济预测的含义及特点所谓预测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利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来预计和推测未来的情况,简言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来预计未来,根据已知的信息来推测未知的信息。一般来说,预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科学性(2)近似性(3)局限性2.1.2经济预测的分类1.按预测期限分类(1)短期预测短期预测是指对预测对象近期发展情况所做的预测。由于短期预测直接影响到当前的行动安排,因此需要有较高的精度度。(2)中期预测中期预测是指对预测对象较长期的发展情况所做的预测,为中期计划和决策服务。对中期预测结果精确度的要求要比短期预测要宽些。(3)长期预测长期预测是为制订长远规划和战略决策而做的预测。对长期预测结果精确度的要求要比中期预测又要宽些。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划分没有固定标准,依预测对象的性质、预测目的和要求等而定。例如,短期预测有一年以内的,也有两年或三年以内的;长期预测有五年以上的,也有十年或更长时间以上的。2.按预测性质分类(1)定性预测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凭借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对经济现象未来的性质、发展方向和程度做出判断、进行预测的方法。(2)定量预测定量预测是指根据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经济信息,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经济现象未来的规模、水平和比例关系等做出测定。(3)综合预测综合预测是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预测,目的是为了提高预测质量,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任何一种预测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中综合应用以上两种预测方法,有时甚至采用两种以上的预测方法,可以兼有多种预测方法的长处,弥补它们的不足,从而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3.按经济预测对象的范围分类(1)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预测是指对大系统的总体的、综合的预测,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总前景及相应经济变量的全社会综合数值的预测。(2)中观经济预测中观经济预测是指对某个产业部门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预测。(3)微观经济预测微观经济预测是指对单个经济单位(如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预测2.2经济预测的原理、要求及过程2.2.1预测的基本原理2.2.2预测的基本要求2.2.3预测的基本步骤2.2.1预测的基本原理1、惯性原理在经济活动中,惯性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经济内在联系的惯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各类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对稳定不变。二是经济系统的某些因素在一定发展阶段中所呈现的惯性,表现为某些因素随时间延续,其基本特征和性质将维持下去。利用惯性原理对事物发展进行预测是以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为前提。只有在系统稳定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基本特征才有可能延续下去。2、相关原理所谓相关性就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是最重要、应用最广的一种相关性表现形式,是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利用事物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因果关系)建立模型,从而为预测工作提供了方便。在经济活动中,利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进行预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两事物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当事物之间不具备相关性或相关性较弱时,很难建立有关数学模型。3、类推原理许多事物相互之间在结构、模式、性质、发展趋势等方面客观存在着相似之处,即存在相似性。根据这种相似性,人们可以基于某一已知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类推出另一相似事物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经济活动中,利用类推原理进行预测时,首先需要判断两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是否具有相似性。如果,事物之间不存在相似性,则不能进行类推。此外相似并不等于相同,同时由于时间、地点、范围以及其它许多条件的不同,常常会使两事物的发展变化产生较大的差距。4、概率原理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是通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出现各种状态的概率,然后根据概率去推测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马尔科夫预测法、交叉影响法等都需要运用概率原理。2.2.2预测的基本要求1、客观性经济预测是一种以客观事物作为依据的分析活动,这种活动是通过人的主观活动完成的,可能受到人的知识、经验等的限制,但是预测工作不能主观随意地“想当然”,更不能弄虚作假。2、全面性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活动本身,还包括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经济活动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因此,预测者应从各个角度归纳和概括经济活动的变化,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3、及时性信息越及时,不能预计的因素就越少,预测的误差就越小。因此,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及时收集相关信息。4、科学性预测所采用资料,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过程,才能反映预测对象的客观规律。运用资料时,应遵循近期资料影响大、远期资料影响小的规则。预测模型也应精心挑选,必要时还须先进行试验,找出最能代表事物本质的模型,以减少预测误差。5、持续性一旦经济预测有了初步结果,就应当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及时纠正预测误差,使经济预测保持较高的动态准确性。6、经济性进行预测工作时需量力而行,要讲求经济效益。2.2.3预测的基本步骤(1)确定预测目标预测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明确预测目标,即预测什么,通过预测要解决什么问题。(2)拟定预测方案根据预测目标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预测计划和确定参加人员,拟定预测方案,为全面展开预测工作做好组织上、行动上的准备。(3)搜集整理资料根据预测目标和拟定的预测方案,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预测目标相关的各种资料和数据。(4)建立预测模型在获得数据资料基础上,根据有关经济理论、预测目标、预测要求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测和评估方法,确定经济参数,分析各种变量间的关系,建立能反映实际的预测模型。(5)进行分析评价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和方法,对各种变量数据进行具体计算,并对获得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和评价,若预测值和实际值相差较小,在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则预测效果较好,可以采用;反之,则预测效果较差,不能采用。(6)修正预测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如预测值和预期值差异较大时,应具体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及时加以修正。(7)提出分析报告全面、完整、系统地总结市场预测,提交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有:预测目标、预测方法、预测时间、参加人员、参考资料、预测结果以及分析评价意见,作为制定诸如经营战略、销售策略及生产计划等决策的重要依据。2.3预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预测数据来源预测数据来源可以是预测者调查搜集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是政府、主管业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公布或单位内部积累的历史资料和市场信息资料。2.预测数据的要求预测时,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认真审核,对不完整的或不便使用的资料要进行必要的推算或调整,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3.预测数据的类型一类是所谓时间序列数据。它是指对同一经济单元在不同时间连续观察所取得的数据。它着眼于研究对象(经济变量)在时间顺序上的变化,寻找经济对象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另一类是横截面数据。它是指在某一时点收集的不同经济单元的数据。它对应同一时点上不同经济单元(经济变量)所组成的一维数据集合,研究的是某一时点上的某种经济现象,突出经济单元的差异。4.预测数据的处理(1)剔除法:就是删除那些不能反映预测对象正常发展趋势的数据。(3)拉平法:就是采用一定方式消除因为条件重大变化而导致前后数据出现的较大差异。(2)还原法:就是采用一定方式将数据变换成没有偶然因素影响时本应该发生的数据。2.4经济预测方法2.4.1预测方法概述2.4.2预测方法的选择2.4.3预测模型的评价标准2.4.1预测方法概述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方法是否科学。选择预测方法要从预测对象的特点出发,综合考虑预测的目的和要求、数据资料、预测费用与收益的比较等因素。预测方法比较多,应用中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方法。有时可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便相互验证。按照预测的性质,可将预测方法分为两大类: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2.4.1预测方法概述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方法是否科学。选择预测方法要从预测对象的特点出发,综合考虑预测的目的和要求、数据资料、预测费用与收益的比较等因素。预测方法比较多,应用中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方法。有时可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便相互验证。按照预测的性质,可将预测方法分为两大类: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2.4.2预测方法的选择预测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预测项目的性质,如是定性预测,还是定量预测。(2)决策者对预测的要求,如预测期限要求(长期预测、中期预测或短期预测),预测精度要求等。(3)预测条件,如收集资料的难易程度、资料的丰富程度和有效程度,预测经费等等。表2-1给出了常见预测方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和特点,仅供预测工作者选择预测方法时参考。2.4.3预测模型的评价标准一般,对预测模型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准则:(1)合理性。此准则要求利用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应与利用经验和逻辑判断推出的事物发展趋势相一致。(2)预测能力。此准则要求预测模型要能解释预测期间事物的发展情况并且预测误差要在一定的置信区间。(3)稳定性。此准则要求预测模型能在较长时期内准确地反映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4)简单些。此准则要求预测模型在满足预测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形式简单、运用容易。2.5经济预测的误差2.5.1经济预测的误差原因分析2.5.2预测误差的度量2.5.3预测误差的修正2.5.1经济预测的误差原因分析在经济预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预测值偏低或偏高,出现预测误差的现象。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主观原因。预测者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是产生预测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2)条件因素。不论是时间序列数据或是截面数据,往往存在不完整、不及时或不准确,这也是产生预测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3)技术因素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选择的不恰当,也是产生预测误差的重要原因。(4)环境因素。作为预测对象的经济现象,总是处在一定特定的环境之中,受多种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管理等)的影响。因此,预测者必须考虑这些环境因素对技术、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2.5.2预测误差的度量1.绝对误差记预测指标的实际值序列为12,,...,nyyy,相应的预测值序列为12,,...,nyyy。iiieyy2.相对误差3.平均误差4.平均绝对误差5、均方误差6.均方根误差2.5.3预测误差的修正
本文标题:经济预测与决策第二章: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9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