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羁旅乡思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羁旅乡思”,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引起对家乡的思念。•羁旅乡思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思乡缘由可能是:战乱频繁;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过节。•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一、羁旅乡思诗常见意象。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只有年年鸿雁飞”柳——惜别挽留,思乡怀人•“柳”“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表达挽留不舍之情。•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王昌龄《闺怨》中的思妇会“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青”使人想到离别,引人相思,令人断肠。•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鹧鸪——羁旅乡愁•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成为一种象征意义上的鸟了。船——表现漂泊孤苦•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他常见意象•浮萍、飞蓬、孤雁、沙鸥、飘蓬:表现“漂泊”之感。•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天涯、他乡、孤灯•声音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情感主题1、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2、感念亲情,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三、羁旅思乡诗常用手法•联想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白描•对写乐景反衬哀情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著名的一个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①作者运用对写手法,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象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羁旅乡思诗的鉴赏要点1、明确意象(有哪些景)2、透析原因(为何思乡)3、理解情感(有何不同)4、把握手法(怎样表达)14.(2012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殷切希望你能——“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本文标题:羁旅思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9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