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课程名称:金匮要略使用教材:《金匮要略》七版教材主讲教师:姜德友李敬孝王雪华职务职称: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授课对象:五年制中医专业、中医临床方向学生人数:学年学期:总学时数:72课题绪言第一、二节教学目的1掌握《金匮要略》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2熟悉《金匮要略》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3了解《金匮要略》性质、沿革及主要注家教学重点1《金匮要略》书名释义及性质2《金匮要略》基本内容及学术成就贡献教学难点1《金匮要略》脉学特点2《金匮要略》编写体例3《金匮要略》学术成就及贡献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5分钟《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基础课,又是临床各科综合提高课,是辨治内伤杂病临床思维方法学专著。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复习提问《伤寒论》的学术特点是什么?板书设计绪言一《金匮要略》的性质与沿革1性质:指导性、科学性、权威性。一切杂病之祖方。2名称金匮—珍重之义。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1)《金匮要略》性质与沿革(2)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3)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3-1)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掌握要点(1)《金匮要略》基本内容及主要学术成就贡献(1-1)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举例金匮—防腐、防潮、防蛀,是古代帝王珍藏圣训的器具,有珍重、保慎之意。重点难点(1)《金匮要略》学术成就与贡献(2)《金匮要略》脉学特点。提问何为中医四大经典?3.小结(时间)5分钟本次课程,讲述了金匮的性质、沿革、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重点为主要学术思想。4.布置作业(1)《金匮》书名含义?要略—扼要之义方论—有方有论3沿革①成书②散佚②整理、校订二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一)基本内容25篇399条、44种病(二)编写体例1、合论与专论2、“病脉证并治”标明篇名3、条文形式三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一)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辨证施治的杂病诊疗体系。1、确立病名诊断在杂病中的纲领地位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3、辨证与论治相结合4、重视整体5、脏腑经络为理论基础6、多因杂至互动发病学观点7、四诊合参诊断学原则8、脉证合参,据脉论理9、疾病分类学10、治则11、治法丰富课题绪言第三、四节教学目的1掌握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2明确学习目的及方法教学重点1《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教学难点1《金匮要略》学术成就及贡献2《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服药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1.导言(时间)5分钟《金匮》与《伤寒论》一样,是方书之祖。为方剂学奠定了基础。复习提问《金匮要略》书名释义,及性质。板书设计三.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二)创制配伍严谨、疗效显著、应用广泛的杂病治疗经方。1、经方效卓用广2、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1)一药多用(2)专病用专药(3)配伍严谨(4)善用药对(5)根据脏腑特点及病证特点用药。(6)注意用量。(7)处方用药灵活,随证化裁。(8)善于用利远弊,去性取用。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3)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3-2)创制配伍严谨,疗效显著、应用广泛的杂病治疗经方。(4)学习目的及方法掌握要点(1)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1-2)创制配伍严谨疗效显著、应用广泛的杂病治疗经方。(2)制方及用药特点。举例《金匮要略》所裁方剂、按方剂学分类可归纳为18类,解表剂如桂枝汤等。重点难点《金匮要略》用药特点。提问何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3.小结(时间)5分钟总结以上课程基本内容,强调《金匮要略》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性。4.布置作业(1)《金匮要略》主要学术成就有哪些?(2)《金匮要略》组方用药特点有哪些?(3)《金匮》与伤寒有何异同?3、重视药物制剂、炮制与煎服法四、主要注家五、学习目的及方法(一)学习目的(二)学习方法1、注意文法特点(1)省文法(2)倒装法(3)夹注文法(4)喻笔法(5)迭音法2、方证互测、前后联系。3、注意联系《伤寒论》二者互相参读。4、注意联系《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有助于理解仲景论治杂病之深意。5、结合临床实际。课题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第一、二节教学目的1掌握疾病的发病原理、预防原则。2掌握治未病及虚实异治原则。3掌握病邪特性和中人规律。教学重点1治未病2肝虚治法3虚实异治4发病与预防教学难点1“脾旺不受邪”2“治肝补脾之要妙”——五行生克制化原理3发病三条途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讨论式。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1.导言(时间)5分钟在全书中本篇起纲领性作用,特别是本篇六大治疗原则。复习提问何为异病同治?举例说明。板书设计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概述1、篇名意义(1)杂病发病部位(2)发病顺序2、内容简介二、原文解析(一)病因、发病及预防1、已病防传虚实异治1条[解析]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1)整体观念(2)治未病原则(3)发病预防(4)病因掌握要点(1)治未病原则。(2)虚实异治。举例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仲景学说治未病的防治疾病重要原则。2、肝病多脾胃症状。重点难点(1)对“夫肝之病……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如何理解?提问后世陈无择三因论的具体内容。3.小结(时间)5分钟本节课主要讲了一个观念,即整体观念,揭示了两个治则,即治未病和虚实异治。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三因学说)4.布置作业(1)治未病的含义及意义?(2)你对“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是如何理解的?(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临床意义?(1)治未病的含义①未病防病②已病防变③早期治疗(2)分析肝病为何能传脾?①理论依据②整体观念③脏腑经络学说④五行学说⑤临床意义(3)如何治未病(4)治未病的目的(5)肝虚治法,调补功益(6)虚实异治原则运用2、发病及预防2条[解析]第一段“夫人禀五常,……中人多死”1、发病学2、整体观第二段“千般疢难……病由都尽”三条发病途径1、病入内2、病在外3、不内外因第三段强调杂病,应预防为主1、养慎方法2、早期治疗课题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第三、四节教学目的1掌握杂病治疗原则。2掌握杂病病机。3熟悉四诊举例。教学重点1杂病病机。2治则。教学难点理解“厥阳独行”的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1.导言(时间)5分钟本节课重点讲授疾病病机、治则及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复习提问何谓整体观念?板书设计10条[解析](二)病机阳气偏胜-阴阳失衡(三)四诊举例1望诊3条[解析]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木乘土阳气衰败微黑-水来侮土面色黄胸上有寒-饮停胸膈便难-湿热蕴结面色白亡血微赤非时者死色青为痛-血行不畅色黑为劳-肾精衰败色赤为风-风热上扰色鲜明者有留次-水饮上泛其同正圆者痉,不治-风盛精绝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1)病机。(2)望诊、闻诊、切诊、四诊合参举例的临床意义。(3)杂病治则。掌握要点(1)通过望鼻头、面色、目睛等反映疾病的病机及脏腑盛衰(2)表里同病的先后治宜。(3)病机。举例“厥阳独行”意指疾病发生根本在于阴阳失调。重点难点(1)疾病病机。(2)表里同病的论治方法。提问望诊闻诊内容有哪些?3小结(时间)5分钟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之根本,同时对疾病的诊断注意四诊合参,在表里同病时表里同治或后里先表或先里后表应视病情而定。4布置作业(1)表里同病如何治疗?息摇肩-有虚有实心中坚-痰浊壅盛息引胸中上气者咳-邪阻气滞(2)闻诊4条[解析]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暗暗然不彻者-心膈间病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3)切诊9条[解析]脉浮在前-外感在后-内伤(4)四诊合参5条[解析]色脉时令相合-正常包脉时令不合-皆当病(四)论治1、表里同病14条[解析](1)常法实证-先解表后攻里(2)变法虚证-先温里后解表(3)兼顾法表里同病-表里同治课题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第五节教学目的1掌握杂病治疗原则。教学重点1新旧同病的治则、审因论治及饮食与调护教学难点“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何理解?“五脏所喜、所恶”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1.导言(时间)5分钟本节课继续讲新旧同病、审因论治治则及饮食与调护复习提问表里同病时应如何论治?板书设计2、痼疾加卒病15条[解析]痼疾-势缓病深-宜缓图卒疾-势急邪浅-宜急治2讲授(时间)40分钟课题内容(1)痼疾加卒病(2)审因论治(3)饮食与调护掌握要点(1)先治新病的道理(2)审因论治的含义(3)病人与五脏的喜恶举例例如慢性肝炎又患感冒,当先治感冒重点难点(1)“当随其所得而攻之”的审因论治原则。(2)五脏之喜恶特性与饮食调护。提问猪苓汤有哪些药物组成?3小结(时间)5分钟本篇讲述了疾病发病,病因、预防及病机,并强调四诊合参。特别论述了疾病的六大治则,故本篇在全书具有纲领性意义。4布置作业1、如何理解“五脏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2、你对“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是如何理解的?3、《金匮》提出了哪些治疗原则?3、审证论治17条[解析](1)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攻其所得(2)余皆仿此热与血结-治宜祛瘀清热食与热结-治宜通腑泄热水与血结-治宜化瘀利水4、饮食与调护16条[解析]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1)五脏各有所欲(2)五行相生(3)五味合五脏(2)个体喜恶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遇其所恶的服食居处忤逆脏气而加重病情调护原则:近其所喜促病远其所恶向愈课题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一节教学目的1掌握湿病治法、概念了解痉湿暍病合篇意义教学重点1湿病的治疗原则及其机理2湿病的概念教学难点1外湿治法为何“微发其汗”?2内湿治法为何“利小便”?教学方法讲授法逻辑分析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5分钟湿病在临床中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东北地区常见多发。复习提问《伤寒论》中有关桂枝加葛根汤证治板书设计一、概述(一)概念1、痉病:因津液不足,复感风寒,筋脉失养所致的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疾病。2、湿病:阳气不足,感受外湿,或兼挟风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的以发热身重、骨节疼重为主症疾病。3、暍病:因伤暑而致发热自汗,烦渴尿赤,少气脉虚为主症的疾病。(二)合篇意义1、病因-感受外邪2、证候-初起有太阳表证2讲授(时间)40分钟课题内容(1)痉湿暍病概念(2)湿病两大治疗法则(3)湿病头中寒湿的证治掌握要点(1)湿病的治法及其作用机理?举例湿病治法—李东垣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重点难点理解微汗法和利小便法的机理。提问为什么仲景在麻黄汤、大青龙汤、葛根汤方后注均要求“微似汗”?3小结(时间)5分钟治疗外湿应以微汗为原则,且不可过汗,治内湿应利小便,治疗上部寒湿应因势利导。4布置作业(1)什么是痉病、暍病?(2)试述湿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说明其机理。2原文解析湿病(一)治法1、微汗法—外湿治法18条[解析]病因-风湿相搏症状-一身尽疼痛,病在表病不愈原因1、气候多雨2、汗不得法正确治法-微汗作用机理-阳气缓缓内蒸营卫畅行,使滞留在肌肉、关节间风湿解除。2、利小便-内湿治法14条[解析]外湿-表证内湿:脉沉细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则:利小便作用机理:给湿邪以出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二)证治1、头中寒湿19条[解析]主症:身疼发热湿在面黄而喘肺卫头痛鼻塞而烦脉象-大脉治法-内药鼻中通鼻窍除寒湿课题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二、三节教学目的1掌握湿病的证治2熟悉暍病的主方。教学重点1寒湿在表证治2风湿在表证治3风湿兼表虚证治4风湿兼阳虚证治5风湿表里阳虚证治教学难点1防已黄芪汤是微汗法还是渗利法?2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薏甘汤证治比较3三附子汤证治比较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5分钟同为湿邪侵袭,但由于兼杂证的不同,故治疗不同。白虎加人参汤虽是治暍病方,但对后世益气养阴法的建立影响很大。复习提问(1)湿病两大治则及机理板书设计2、寒湿在表20条[解析]主症:湿家寒湿痹阻身烦疼法:解表散寒除湿方:麻黄加术汤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1)湿病风湿在表,寒湿在表的鉴别(2)风湿表虚及三附
本文标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