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9第四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 两宋政治
第四单元隋唐两宋时期第二部分两宋时期一、北宋的政治和改革(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原因:①对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历史反思②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将夺权建国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根据宋太祖君臣的对话,概括自唐代以来“战斗不息,生民涂地”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杯酒释兵权(想象画)2.措施:①收精兵:A.杯酒释兵权——收回朝中大奖的兵权;B.禁军——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C.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守内虚外。一、北宋的政治和改革(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原因:①对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历史反思②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将夺权建国第二部分两宋时期②削实权:中央:削弱相权行政—“中书门下”(宰相办公机构)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军政—枢密院-枢密使分割军权财政—归三司-三司使(计相)分割财权宰相—仅有行政权州郡属中央,文臣任知州,通判来监视③制钱谷:各地财赋运京师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三分相权地方:第二部分两宋时期2.措施:①收精兵:度支盐铁户部宰相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返回提纲3.影响:积极: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②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行政效率低下;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兵将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积贫积弱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二)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北宋政府“不以兼并”,造成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无地少地,不断起义;※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与辽、西夏战争消耗和赔款,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②革新除弊成为朝野共识③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④宋神宗的大力支持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目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目————““三冗三冗””与积贫与积贫积弱,完成下表:积弱,完成下表:措施措施措施措施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官冗官冗兵冗兵冗费冗费军队战军队战斗力弱斗力弱积贫局面积贫局面积弱局面积弱局面冗官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冗官”的形成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万1.7万2.4万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景德、祥符(真宗)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冗兵”的形成冗兵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冗兵”问题。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91万126万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116万宋太祖建国之初,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总额才22万,“冗费”的形成冗费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2677万余贯所出无余13186万余贯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祐元年(1049)12625万余“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11613万余13186万余(二)王安石变法1.背景2.主要内容⑴富国理财……光曰:常衮辞禄位,犹知廉耻,与夫固位且贪禄者,不犹愈乎?国家自真庙之末,用度不足,近岁尤甚,何得言非急务耶?介甫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如此,则百姓困穷,流离为盗,岂国家之利耶?介甫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传家集》措施内容影响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拿出钱或粮食,在以低息贷借给农民,收成之后,连本带息归还钱粮募役法。政府出钱雇人服役,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修复和新建水利工程,将许多荒地辟成良田发展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增加财政收入农民免受高利贷的盘剥,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措施内容影响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农民的负担减轻,地主官僚的利益受限制,增加了政府的财长收入在东南六路设发运使,就近采购京城和皇宫所需物资,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加强供求调控和限制商人投机倒把,节省政府开支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加强市场管理,增加政府收入,促进商业发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措施内容影响精减军队提高质量,减轻政府负担规定农户十家为一保,保丁习学武艺,接受训练。轮流派遣保丁巡逻维护地方治安。保甲法节省军费开支,维护统治秩序,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较丰富的武官担任,专掌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马法⑵整顿军队---强兵之法⑶教育——“取士之法”:①改革科举和选官制度:考试内容与形式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改为务求实际的经义策论在学校教育方面,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新法还设立了律学和医学,培养能适应改革需要的各方面人才②选官制度:抑制恩荫,择优录取,提高官员素质目的:培养和选拔推行新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3.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变法措施的推行,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4.失败原因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②用人不当和执行不利,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④宋神宗去世后反对派最终废除新法课堂设问请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参考答案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③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④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参考答案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这种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性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做事不讲究策略,不能知人善任,为“富国”而侵犯百姓的利益,这也是他的不足,这样做的结果最终给政敌以攻击的口实而导致了变法的失败。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同: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⑥性质:都是地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异:1.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未改变社会性质。3.特点商鞅变法是一场废除旧制的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调整的改革。4.结果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5.影响
本文标题:9第四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 两宋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3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