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学5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精)
1第5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2一、总需求—AD总需求(AggregateDemand):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NXGICAD3AD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AD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p0yp1p2y1y2AD41、理论分析——价格水平的变化导致总支出水平的变化?1)利率效应:货币供给不变,价格上升促使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利率上升,这种价格水平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52)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固定价值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变得更穷,消费水平减少,此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3)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从而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消费水平下降。6AD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利率效应:PMdrIAE和Y实际余额效应:PWealthC和IAE和Y税收效应:PWageTYdC和IAE和Y进出口效应:PX,MIAE和Y7图示p0yp1p2y1y2总收入Y总支出AEo45oAE1(P1)AE2(P2)AD82、公式推导两部门经济为例IS曲线方程:s(y)=i(r)LM曲线方程:第十章的IS—LM曲线进行推导)()(21rLyLPM9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10二、总供给—AS总供给(AggregateSupply):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它由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与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总供给函数: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供给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11决定AS的因素人力资源:由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构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海洋等一切可以用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东西。资本积累:包括厂房、设备、高速公路等等人工生产出来的有形生产资料。技术水平: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转换关系。121、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生产函数为:y=f(N,K)y表示总产出,N表示投入生产的劳动量,K为总资本存量,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和资本存量。13潜在就业量和潜在产量潜在就业或充分就业量是在现有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或者说是在现有激励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潜在产量是在潜在就业量和现有资本存量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量。y*=f(N*,K*)14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1)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2)在技术不变和K为常数时,总产出随总就业量增加时以递减的比例增加。(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宏观生产函数短期y=f(N,K)NYYN*Y*152、劳动市场均衡理论劳动市场理论包括劳动需求,劳动供给和劳动市场供求均衡三点内容。劳动需求劳动需求量是实际工资的函数Nd表示劳动需求量,W和P分别为货币工资和价格,则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PWNdNd16西方学者认为,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同劳动的需求相似,劳动的供给量也被认为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即:)(PWNsNsNs是劳动总量,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17根据劳动市场均衡理论,劳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劳动的就业水平,只有Ns和Nd相等时才能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E0NW/PN1N0N2N3NdNs18人力资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0NLs10NLs20NLs劳动力供应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WPWPWP近似为垂直线决定就业总量的因素是人口数量和人口的年龄结构,与工资和价格水平无关;人力资源的另一个因素—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也与工资没有关系,所以供给曲线近似为垂直线。193、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yyfP020WWNNYYYYY=f(N)ASN2Y1P2N1OY1N145。Y1Y1P1W2w1Ns(W1/P1)Ns(W2/P2)Nd(W2/P2)Nd(W1/P1)21原因:•劳动力资源和资本品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此时的产出水平为潜在产出水平。224、短期总供给曲线形状: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且斜率随着产出的提高而增大。ASPY23WWNNYYYYY=f(N)ASN2Y1P2N1OY1N145。Y1Y1P1W2w1Ns(W1/P1)Nd(W2/P2)Nd(W1/P1)N2Y2Y224曲线为何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从产出对价格的影响看:产出较低时,使用的要素少,但要素的效率高,因此生产成本低,产品的价格低;但增加生产,要素使用量增加,不可避免地投入一些效率低的要素,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的价格上升;从价格对产出的影响看:情况一:短期内,要素价格变化很小或者不变,当产品价格上升时,厂商利润提高,刺激生产,反之则反;情况二:人们容易产生货币幻觉,所以当所有价格上升时,厂商只注意到产品名义价格上升,故而增产;劳动者只注意到名义工资提高,所以愿意多提供劳动。反之则反。25曲线斜率随产出增加而增大的原因?闲置资源由多到少生产要素效率逐渐降低26三、各学派的AS曲线古典学派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271、古典AS曲线•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yyfP028•原因:(1)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或立即自行调节;货币工资具有充分弹性。NsNdW;NsNdW(2)长期中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使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29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潜在产量P0y凯恩斯总供给曲线P0前提:《通论》的背景。形成原因:工资和价格具有刚性;短期中W和P没有足够时间调整。30原因NsNd企业遵循合同,W不变;货币工资受劳动合同约束。NsNd工人遵循合同,W不变。313、完整总供给曲线三种形态yy0y1yfPPfP1P00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AS32思考区别总需求、有效需求和充分就业下的有效需求?P243陈肯33四、供给经济学税收对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税收对资本投入的影响341、税收对劳动力投入的影响观点:劳动力供给与工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对工资收入征税,劳动力供给萎缩;另外,征税还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工薪税,会提高厂商生产成本,从而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35DSOWLW0L0EW1L1E1W2TE2税收楔子是指政府税收在供求关系曲线之间打入一个“楔子”使得供应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偏移导致无谓的社会总收益减少.指工资或劳务收入与工资和劳务收入加上政府对之课征的税收之后的数额之间的差额。之所以称之为楔子,是因为税收象一个楔子那样,把一个工人对企业的价值,与该工人每多工作一个小时所能得到的收入分辟开来。税收增加,使税收楔子加大,从而减少劳动力投入,进一步减少总供给;反之,若实施减税政策,则缩小了税收楔子,劳动力供给增加,使总供给增加。362、税收对资本投入的影响观点:增税使资本借入者的税后利润和资本借出者的税后收入减少,会降低他们借入借出资本的意愿,反之则反;增税本质上降低了资本借入者的税后利润以及降低了资本借出者的储蓄,从而降低资本再投入的能力,减税相反。37争论:减税会增加私人储蓄和投资,但同时也会减少财政收入,继而政府减少财政支出,那么减税对供给的影响如何呢?结论:只有当减税增加的私人储蓄和投资大于由减税而导致的政府财政支出使收入减少的部分,才会从供给方面带来整个经济的储蓄和投资的增加。38“拉弗曲线”---宏观税率与税收总额、经济发展的关系拉弗——美经济学家,曾任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供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观点: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原因是供给不足,是政府长期奉行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结果。税负过重--投资、储蓄和工作信心不足--经济停滞--税源萎缩--税收减少--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解决方案:减税--提高经济主体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投资、储蓄和工作信心--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停滞)--财源充裕--税收增加--减少赤字(解决通货膨胀)供给是产生和解决问题的核心39BADCG01000100%稅率稅收收入Q1Q2Q3税基×税率=税收收入税基a×Ta=税基b×Tb=Q1TbTa税基a税基bTaTbTcTd税基c×Tc=税基d×Td=Q2TdTc税基C税基dA与BC与DA与C税基a×Ta税基c×TcTcTa税基c税基aB与DTg税基d×Td税基b×TbTdTb税基d税基b最佳点为G。对应的宏观税率为Tg,税收收入为Q340借鉴: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税收,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用两种税率,而低税负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税基的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提高。41BADC01000100%稅率稅收收入GNPT1G142拉弗曲线的借鉴意义1、税率、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存在着一个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最佳税率。2、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税收,高收入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过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3、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用两种税率,而低税负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税基的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寻求最佳税率,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43小结AD曲线概念、影响AD线形状的因素(4个)AS曲线概念、影响AS线形状的因素(3个: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和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函数)短期AS曲线:形状、原因长期AS曲线:形状、原因各流派的AS曲线完整的AS曲线44供给学派税收对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税收楔子税收对资本投入的影响——拉弗曲线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5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