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基础知识)
2020/2/24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2020/2/2422020/2/2432020/2/244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幸运者?2020/2/245实力派2020/2/246“时”力派2020/2/247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孟子*梁惠王上2020/2/248我很忙2020/2/249第一章劳动经济学LaborEconomicsHumanResourcesManagementSocialSecurity2020/2/2410内容框架1.劳动经济学2.劳动法3.现代企业管理4.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0/2/2411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3.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4.就业与失业2020/2/2412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2020/2/2413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相对的: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和愿望。2、绝对的:只要有人类的需要就会资源稀缺。3、本质是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生产力=支付力二、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市场经济中运作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目标:效用最大化(即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即生产经营总收入与总费用之差为正值最大或负值最小)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货币形式;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预测2020/2/2414三、劳动力市场收入循环模型(P2图1-1)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供需主体互换,同一市场供给需求相互对立和适应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同时调节就业与工资,因此,劳动力市场基本功能是决定就业量与工资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是由劳动力的特殊性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与其它市场的重大区别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2020/2/2415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证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它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等•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检验。2020/2/2416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4)验证。2020/2/2417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规范法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服务。•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规范法与实证法的联系–规范研究方法离不开实证研究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2020/2/2418第二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2、劳动力需求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4、劳动力市场均衡5、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2020/2/2419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劳动力与劳参率(2)劳参率生命周期(3)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2020/2/2420(1)劳动力与劳参率•劳动力: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劳参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有总人口劳参率、年龄别劳参率、某性别劳参率等。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2020/2/2421(1)劳动力与劳参率•劳动力供给:在一定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图工资率W(元/时)劳动力供给量S(人·时)符号1.52.02.53.03.54.0150200280400500700abcdef劳动力供给表2020/2/2422(1)劳动力与劳参率•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公式为:–公式中,劳动力供给量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WWSSES2020/2/2423(1)劳动力与劳参率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类:•供给无弹性,即ES=0,劳动力供给不受工资率变动影响;•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相同;•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2020/2/2424(2)劳参率生命周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与劳动的变动趋势:•15-19岁年龄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原因见P6)•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2020/2/2425(3)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一级劳动力:由男性成年人构成•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两种劳动参与假说:–假说前提: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在经济衰退时期,附加性劳动力效应与悲观性劳动力效应同时存在,但多数情况下劳参率下降,即后者更强一些。2020/2/2426•劳动力需求:指企业在一定工资率的情况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分析劳动力需求的前提: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需求弹性公式:WWDD//Ed2、劳动力需求2020/2/2427•劳动力需求弹性的五种类型:(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2、劳动力需求2020/2/2428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1)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2)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2020/2/2429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当把可变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它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增加引起的产量变动可分为三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2020/2/2430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总产量为TP,平均产量为AP,边际产量为MP;•AP=Q/L•MP=△Q/△L•TP、AP、MP都是先增后减,第Ⅰ阶段,AP递增,第Ⅱ阶段,MP递减,第Ⅲ阶段,MP为负值•由此可见,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的增加量应在区域Ⅱ,即a-b之间。企业若以人均产量为最大目标,劳动投入量a点最佳;若以总产量最为目标,b点最佳。QAPMPOLMPAPTPabⅠⅡⅢ2020/2/2431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其中:MRP为边际产品收益VMP为边际产品价值P为产品价格MC为边际成本2020/2/24324、劳动力市场均衡(1)劳动力市场含义(2)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3)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2020/2/2433(1)劳动力市场含义•广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劳动力市场: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狭义劳动力市场是广义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2020/2/2434(1)劳动力市场含义•劳动力市场主体: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劳动力市场客体:劳动者的劳动力,同时也是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劳动力市场性质(P12)•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P12)2020/2/2435(2)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经济学中的均衡:一是指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二是指分析方法。•均衡状态: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它情况不变,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代表为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在所有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代表为L·瓦尔拉。–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考察经济变量在某个时点的状态。–动态均衡分析:考察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情况,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2020/2/2436(3)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充分就业2020/2/24375、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见P13-14):–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的增加,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导致劳动力需求增加,最终导致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工资率:又称“社会工资水平”,指某个经济社会内的平均工资率。•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实际中资本存量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2020/2/2438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4-Q2的失业人口。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3-Q5的短缺劳动力。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供求均衡点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平均工资数量0Q1P1Q2P2EQ3P3ABQ4Q52020/2/2439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工资形式2020/2/2440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1、均衡价格论(1)A.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2)含义: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3)本质:供需“决定”价格。2、工资决定(1)工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2)工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的,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劳动的负效用等,此外还有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历史的因素。2020/2/2441工资形式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它们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即地租、工资、利息、利润。功能性收入分配: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也称为劳动报酬。工资形式: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以何种方式准确计量实际劳动数量是工资形式的关键。2020/2/24421、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以其计算的工资只是基本工资,并不是全部劳动报酬)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影响因素有: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工资制度安排。实际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计算公式: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2020/2/244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计时工资: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与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5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