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初中教育]简单介绍 无脊椎动物1
2020/2/161动物生物学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单细胞动物。2、具有类器官:类似于高等动物器官的细胞器。①运动细胞器:如鞭毛、纤毛和伪足②消化/营养胞器:胞口、胞胭、食物泡和胞肛等。3.身体微小无脊椎动物: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原生动物门2020/2/1634.三种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7.繁殖方式多样(1)无性生殖(2)有性生殖5.呼吸和排泄主要靠体表进行。伸缩泡:调节渗透压兼有部分排泄作用。海洋种类和少数寄生种类不具伸缩泡。6.感觉胞器:眼点、光感受器等2020/2/164(1)无性生殖:①二分裂:一母体分裂成二个新个体。②复分裂:细胞核先分裂成多个子核,然后母体分裂成多个新个体。③出芽:与二分裂相似,但形成的新个体一大一小,小的称为子细胞,大的称为母细胞。④质裂:具有多核的种类进行的分裂方式(2)有性生殖:①配子生殖:分为同配、异配。②接合生殖:(纤毛虫特有)两个母体接合在一起,交换遗传物质,然后各自进行分裂,最终形成四个新个体。2020/2/1658.分布广泛,液体环境或潮湿土壤中生活;许多种类以包囊形式渡过不良环境。原生动物生活周期包括两个阶段:滋养体阶段和包囊阶段。前者是指原生动物摄取食物的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二、原生动物门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2020/2/166㈠、鞭毛纲鞭毛作用:运动、附着和摄食等。构成:鞭毛是质膜延伸形成的,由胞质和轴丝组成。轴丝结构模式为“9+2”型微管结构。运动:有摆动和波动两种。运动是由双联管的相对滑动来完成的。目前认为臂由肌球蛋白组成,具有ATP酶的活性。2020/2/167鞭毛纲,分两亚纲。⑴、植鞭亚纲:有色素体,能光合作用。①眼虫:大量繁殖时,水体呈绿色。②夜光虫:海水赤潮。⑵动鞭亚纲:无色素体,不能光合作用。①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吞噬细胞中,能引起黑热病,传播媒介是白蛉。②锥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血液中。能导致昏睡病。传播媒介是须舌蝇。③披发虫:与白蚁互利共生。2020/2/168㈡、肉足纲1、肉足纲的主要特征:①具有伪足:运动、摄食。②体形多变:表膜不坚硬,有的具壳。③繁殖以二分裂为主,少数进行有性生殖。④一般水生,少数寄生。2、变形虫①形态构造:细胞质明显分化为内外质。②变形运动:类似于肌肉的收缩。有类似脊椎动物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物质。③吞噬作用,食物泡。④繁殖:只进行二分裂。2020/2/1693、肉足纲,分两亚纲。⑴、根足亚纲:不具轴状伪足。常见:①溶组织内变形虫:寄生于人的肠道内,能引起人的阿米巴痢疾,又称痢疾内变形虫。生活周期中有三种型体: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②有孔虫:生活于海洋,具石灰质外壳。死后其外壳参与海底沉积物的形成。⑵、辐足亚纲:具轴状伪足。常见:放射虫:虫体死后,其外壳或骨骼参与海底沉积物的形成。根据其化石可以寻找地下矿藏和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2020/2/1610㈢、孢子纲1、主要特征:①没有专门的运动胞器,但在某些阶段具有伪足或鞭毛。②全部寄生,多为胞内寄生。③生活史复杂,一般有两种生殖,无性生殖包括裂殖生殖和孢子生殖;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具有孢子生殖是本纲特点。2020/2/16112、重要类群:①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内,能引起疟疾。俗称“打摆子”。疟原虫的终寄主是人,中间寄主是按蚊。②球虫:它寄生于脊椎动物消化道上皮细胞内。2020/2/1612㈣、纤毛纲1、主要特征:⑴、以纤毛运动。⑵、有固定形态;(3)、细胞器复杂;(4)、有大核和小核的分化:大核主管营养,又称营养核;小核,主管生殖,又称生殖核。(5)、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原生动物中最高级的类群。2、常见种类:草履虫、纤毛虫等2020/2/1613多孔(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体柔软而多孔,似海绵,故名多孔动物或海绵动物4.特有水沟系3.体壁结构皮层:非细胞结构的胶质物质,其中有变形细胞及其所分泌的骨针和海绵丝。骨针和海绵丝够成了海绵动物的骨骼。:扁平细胞构成,其中有孔细胞,调控水流进出的作用。胃层:由领细胞组成。促进水流和进行细胞内消化。: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呼吸,摄食,排泄,生殖等生理机能依靠水沟系中的水流来实现。中胶层5.应激性:无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极慢。6.生殖与发育:再生能力强,胚胎发育两囊幼虫胚层逆转2.体型多不对称,少数辐射对称,主要生活在海水中,固着生活2020/2/1614海绵动物的生物学特征:体制不对称,有细胞分化但没有形成组织,体壁2层细胞,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具有水沟系,没有神经系统。2020/2/1615三、腔肠动物门:2020/2/1616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体型辐射对称,固着或漂浮生活2.具有真正的两胚层和原始的组织①外胚层:上皮肌细胞,刺细胞,间细胞,(保护,伸缩运动,感觉,生殖)②中胶层:由皮层和胃层共同分泌的物质构成(支持)③内胚层:内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运动和消化,内胚层围成了循环消化腔,有口无肛门)3.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④不仅有细胞分化,且开始分化出组织,上皮组织占优势,上皮细胞内含有胶原纤维,具有肌肉和上皮功能,称为皮肌细胞4.生殖与发育: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有性生殖---精卵结合5.分类: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多细胞动物中最为原始的一类2020/2/1617水螅纲--薮枝螅的生活史(世代交替)2020/2/1618钵水母纲—海月水母2020/2/1619扁形动物门———代表生物涡虫2020/2/1620四、扁形动物门1、两侧对称(左右对称),适合爬行,水生到陆生发展的重要条件2、三胚层:有了中胚层(最早)。无体腔。3、皮肤肌肉囊: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外胚层形成的表皮。有了器官系统。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肠来自内胚层或退化(寄生种类)。5、呼吸:体表6、排泄系统:原肾管有焰细胞。原肾管:排除多余水分,调节渗透压。真正的代谢废物如含氮废物由体表排出7、神经系统:梯状神经。脑神经节,神经索,横神经8、生殖系统:形成了生殖腺和生殖导管。雌雄同体,体内受精。9、分类: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2020/2/1621涡虫的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2020/2/16222020/2/1623涡虫的再生2020/2/1624海产涡虫2020/2/1625绦虫纲猪带绦虫虫体分为头节,颈部和片节三个部分2020/2/1626吸虫纲日本血吸虫2020/2/1627线形动物——代表生物人蛔虫2020/2/1628线形(原腔)动物门1.体制:两侧对称2.体壁:皮肌囊,由角质膜(上皮细胞分泌形成,蜕皮)、表皮层、肌肉层(纵肌)3.原体腔(假体腔):由囊胚腔形成,是位于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只有体壁肌肉层,无脏壁肌肉层,不具体腔膜,也不与外界相通,体腔内充满体腔液。液体流动有简单的循环作用。4.完善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有口有肛门。中肠具有消化吸收功能,由内胚层细胞构成,前后肠均由外胚层内陷形成。5.排泄系统:原肾管(外胚层)无焰细胞;腺型和管型(寄生线虫)6.呼吸循环:无专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自由生活的线虫借体表直接与外界水体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寄生的线虫进行厌氧呼吸。7.神经系统:围咽神经环,向前6条神经,向后6条神经索8.生殖与发育:♂泄殖腔(射精管入直肠),以泄殖孔(肛门)开口于体表。2020/2/16292020/2/16302020/2/16312020/2/16322020/2/1633线形动物门线形动物的进化特征是:假体腔,完全消化道,食物在消化道的腔中进行细胞外消化,有口有肛门。线形动物的地位是:假体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最早出现体腔的一类动物。2020/2/1634六、环节动物———代表生物环毛蚓环毛蚓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腐败的有机质为食,可使土壤疏松,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全世界的蚯蚓约1800种。2020/2/1635环节动物门1、体形:圆柱状,细长,同律分节。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和口前叶组成,生殖带14——16体节,雌性生殖孔1个,雄性生殖孔1对。纳精囊,纳精孔,背孔。2、真体腔(次生体腔):形成方式-裂体腔法。真体腔的外侧有中胚层分裂分化而来的体壁肌肉层和壁体腔膜,内侧有中胚层分裂分化而来的脏体腔膜和消化道肌肉。3、运动器官:刚毛和疣足(气体交换)。4、完善的消化管,有肌肉层。消化道一般为:口,咽,食道,砂囊,胃,肠,直肠,肛门。盲肠盲道黄色细胞5、开始有闭管式循环系统,心脏(4-5对),血管内腔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腔发育而来的,是残存的原体腔。蛭类中,真体腔为结缔组织缩填满而缩小,形成了血窦,所以蛭类的循环系统实际上是血体腔系统。2020/2/16366.排泄系统:多数为后肾管(外胚层)排泄,一般种类每体节具有一对典型的后肾管,称为大肾管。结构:肾口(开于前一体节)和肾孔(开于体表)。环毛蚓具有3类小肾管,体壁,隔膜和咽头小肾管。7.索式神经系统:咽上神经节成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具有简单的反射弧,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表皮细胞之间,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神经节中。8.呼吸:无特殊的呼吸系统,环毛蚓靠体表呼吸,皮肤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疣足内密布微血管网,可以进行气体交换。9.生殖与发育: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陆生和淡水类直接发育10.分类:多毛纲、寡毛纲、蛭纲2020/2/1637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同律分节,发达的真体腔,闭管式循环系统,疣足和刚毛,有自由生活的,穴居生活的,也有半寄生的,有水生也有陆生。因此说,环节动物是身体分节的真体腔原口动物。2020/2/1638多毛纲沙蚕2020/2/1639寡毛纲水丝蚓2020/2/1640蛭纲海蛭日本医蛭菲牛蛭2020/2/16412020/2/1642黑热病疑似具备以下表现:1、黑热病: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进行性肿大、贫血及营养不良,怀疑为血液病久治不愈者;2、皮肤黑热病:无论有无黑热病史,出现丘疹、结节、褐色斑或红斑等皮肤损害,不能以其他病解释;3、淋巴结型黑热病:腹股沟、腋下、肘部、颌下或颈等部位淋巴结肿大,不能以其他病解释。
本文标题:[初中教育]简单介绍 无脊椎动物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7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