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唐宋散文选读语文选修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万孤独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塑造了一个在寒冬驾着一叶孤舟,披蓑戴笠,形体孤独寂寞、性格清高孤傲的老渔翁的形象。老渔翁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公元815年,柳宗元奉诏回京,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现在属广西)刺史。柳州所处荒僻,环境恶劣,柳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如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4年后卒于柳州,年仅47岁。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郁闷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十年,却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柳宗元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就作于永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他和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代表作有:柳宗元传记文:《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寓言散文:《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773~819《永州八记》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原址《钴母潭记》原址《袁家渴记》原址《小石城山记》原址《石涧记》原址《钴母潭至西小丘记》原址《石渠记》原址《小石潭记》原址这些作品把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摄入笔端。作者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提到“贬官文化”一词。“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如果柳宗元不是被贬到永州,就不会有“永州八记”的问世。柳宗元的被贬,实在是他个人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少北而东逾垠睥睨梁欐堡坞疏数偃仰傥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越过稍微边,界土堡倘,或者俯,倒卧栋梁密集城墙上的女墙经历技艺yúpìnìlìyǎnwùcùtǎnggēngjìshāoyín朗读课文《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思考题•1.整理本文生字和特殊句式.•2.你认为本文我们应掌握哪些字词?•3.本文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4.整理本文“以”、“而”、“之”的用法。•5.本文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本文的主题是什么?重点字词•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良久乃已•及是,愈以为诚有•更千百年不得售其伎•神者傥不宜如是•其一少北而东径直,直接翻越,越过不超过河流才;停止到;确实,实在得到赏识;美景同“倘”,倘若通“稍”词类活用•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其一西出•其一少北而东•环之可上•又怪其不为之中州•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北,名做动,向北走下,名做动,下来名做状,向西东、北,名做动,北行,东行环、上,名做动。环行,上去。形做意动,以------为怪辱,形做动,被辱没,受屈辱特殊句式•投以小石•而列是夷狄•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而其气之灵,不为伟人倒装句,状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被动句,也是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游踪路线:北南西东西山黄茅岭小石山城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象门。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用一块小石子投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象是人工特意布置的。试揣摩全文: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第一段以记叙为主,写景,分两层来写:先是指明小石城山的方位“自西山道口……有积石横当其垠”。然后描写小石城山的奇貌。第二段以议论与抒情为主。写景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议论抒情是对写景的点化。这种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的手法开创了唐宋游记散文即事入理、物我相融的风气,成为后代作家学习的典范。从《岳阳楼记》到《醉翁亭记》,从《游褒禅山记》到《石钟山记》,都从柳宗元那里汲取了营养。翻译课文第一段中带有“而”字的句子,注意“而”字前后之间的关系。1、逾黄茅岭而下译:越过黄茅岭向下2、其一少北而东译:另一条稍稍向北又折向东3、土断而川分译:地层断裂,被一条河水分开4、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译: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优美的树木和竹子5、益奇而坚译:格外地显得奇特而坚实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万赖有声,而庭阶寂寂。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骊山北构而西折(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不敢言而敢怒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言而无信,人不知其可也。(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谁得而族灭也化而为鸟……怒而飞扣舷而歌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七)表示因果关系,(八)表示目的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小练习1、分别找出“而”的正确用法A表并列B表承接C表转折D表修饰E表因果吾恂恂而起()城入赵而璧留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黑质而白章()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DBCAE2、找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A、秦军灭滑而还B、太后盛气而揖之C、吾与而兄善D、老妇恃辇而行C3、找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假舟楫者,非得足也,而绝江河。D、尝一龙击发而地不觉动AC为代词其它均为连词A表因果其它表转折•虚词“而”字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拔剑撞而破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吾恂恂(xún,恐惧的样子)而起。•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并列)(承接或递进)(承接)(转折)(修饰)(假设)(代词)(语气词)•(各位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只要按我的指挥行事就行了)1.作者主要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写?试用一个字概括。奇2、研读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3、小石城山景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原文回答)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土堡的形状)②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山洞的深窈)③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山石的分布)4、你是如何看出文中所写的洞穴很深?(请用原文回答)•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5、举例说明这段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记叙,例如:“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描写,例如:“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见。”小结:文章第一段写景。先是指明小石城山的方位“自西山道口……有积石横当其垠”。然后以凝炼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观景物。作业:1、熟读全文。2、自读第二段,想想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身世之慨”?怪:诧异。为之中州:创造列:陈列.放置更:经历售:展示,得到赏识。伎:技艺,美景。傥:倘,或者。则其果无乎:难道辱:屈辱,贬谪。学习第二段:注意实词: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于)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②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译文:(我)又奇怪它(神灵)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而将它放在偏僻的荒远之地,经历了千百年而不能展示它的美妙景致,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译文:这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却唯独造就了这些奇妙景致,因此楚地之南人才少而怪石多。”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有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唉!我怀疑上帝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上帝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凑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上帝似乎不会这样做的。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那么上帝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材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唉!我怀疑创造天地万物的神灵有没有已经很久了。(我)到了这里便越发地以为确实是有的。(我)又奇怪神灵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而将它放在偏僻的荒远之地,经历了千百年而不能向人们展示它的美妙景致,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神灵或许不应该这样做吧,那么难道确实没有造物主吗?有人说:“这是神灵用来安慰那些贤德而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有人说:“这儿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而唯独造就了这些奇妙景致,因此楚地之南人才少而怪石多。”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2、翻译第二段:1、在作者眼中到底有没有“造物者”呢?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没有。从“神者傥不宜
本文标题:《小石城山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8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