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3.氧的三种负吸附态:晶格氧,22.择型催化:影响因素:扩散和反应空间条件,催化剂内外表面酸性质调节方法:改变分子在沸石孔内扩散条件,调节沸石内外表面酸强度21.晶格缺陷:分类✪:点缺陷:是指在金属晶格上缺少原子或者有多余的原子(又称间隙原子)点缺陷原因:机械点缺陷:在机械作用下造成某些晶格点上缺少原子或晶格点间出现间隙原子,电子缺陷:再热和光的作用下晶格上出现不正常的离子,化学缺陷:在制备时化学过程产生局外原子或离子出现在晶格点上或晶格间✪线缺陷:是指一排原子发生位移,分为边位错和螺旋位错20.乙烯环氧化合成氨:主催化剂是Fe3O4,助催化剂是Al2O3.K2O.CaO.MgO助催化剂作用及其含量:@三氧化二铝是一种结构型助催化剂,会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三氧化二铝与氧化钾有协同作用,使合成氨活性大增,三氧化二铝还增加催化剂对S,CL的抗毒性能。含量通常2.5%--5%最佳含量3%--4%@氧化钾:是一种电子助催化剂,由于氧化钾的加入,使阿尔法铁的电子逸出功降低,促进电子输出给N2,从而提高催化活性,氧化钾使阿尔法铁烧结,使比表面积下降,导致孔半径增大。最佳含量1.2%--1.8%@氧化钙:加入氧化钙能使三氧化二铝与磁铁矿的熔融温度降低,熔融液的粘滞性大大降低,使三氧化二铝在熔铁中均匀分布,氧化钙也有抗烧结和降低电子输出功的作用,以及增加催化剂抗H2S。CL等毒物的能力,最佳含量2.5%--3.5%@氧化镁:与氧化钙作用相似,加入氧化镁可改变其耐热性能。最佳含量3.5%--5%@二氧化硅:主要作用改善催化剂的物理结构,最佳含量,随着氧化钾的含量而改变乙炔选择加氢,催化剂Pd-Ag19.催化剂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热稳定性,抗毒稳定性,机械稳定性18.固体酸性质:酸中心类型,酸中心的浓度,酸中心的强度超强酸定义:是指酸强度超过100%H2SO4的物质,其酸强度函数Ho〈-10.65.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区别物理吸附范德华力单层或多层吴选择性热效应较小,近于液化热吸附速率较快,不受温度影响,不要活化能光谱,无新的特征峰化学吸附化学键力单层有选择性热效应较快,近于化学反应热速率较快,需要活化能有新峰17.催化剂失活定义:工业使用的催化剂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活性会逐渐降低,或者完全失去活性失活原因:(●中毒:是指催化剂在微量毒物作用下丧失活性和选择性引起原因:毒物强烈吸附再活性中心,毒物与活性中心发生反应方法(如何避免):加氢,选择适当氧化剂,提高温度,预加氢(●烧结:催化剂在高温反应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活性组分的晶粒长大,比表面积缩小引起原因:温度的波动,催化剂自身组成结构,反应或再生过程种气氛改善方法:利用助催化剂来阻止移动微晶之间发生碰撞添加起选择吸附作用的助催化剂可限制微晶间转移作用通过载体基质的改性作用可减缓微晶和原子的迁移速率(●积碳:覆盖催化剂表面,或堵塞催化剂的孔道原因:导热不好,扩散差方法:增加酸中心强度或浓度,临氢操作,水蒸气溶解,双金属调节催化剂的再生:积碳失活的催化剂可通过烧焦是催化剂再生16.络合物配位体概念:含有孤对电子的离子或中性分子类型(4个):只含一个可与中心离子作用的满轨道的配位体只含有一个电子的单电子轨道配位体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满轨道,可同时与金属两个空轨道配位的配位体中心体概念:15.固体酸理论:沸石分子筛经阳离子交换后可产生B酸中心,再经脱水可产生L酸中心,她们均可与反应物形成正碳离子,并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催化转化。14.静电场理论:高价阳离子交换后,由于高价阳离子的不对称性分布,使电荷分布不均匀能在晶体表面产生静电场。13.电子机理图:CO2,受主型,施主型化学吸附态类型:弱键吸附,受主键吸附(强n键吸附,),施主键吸附(强p键吸附)12.n型半导体的生成:阳离子过盛成为间隙阳离子,负离子缺位,用高价离子取代晶格中的正离子可生成n型半导体,通过向氧化物晶格间隙掺入电负性小的杂质原子p型半导体的生成:正离子缺位,用低价正离子取代晶格中的正离子,通过向晶格中掺入电负性大的间隙原子。11.d带空穴:只有当“d带空穴”数目和反应物分子需要电子转移的数目相近时,产生的化学吸附是中等的,这样才能给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本文标题:催化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9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