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向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在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织锦品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久已失传的明代特有的丝织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条被封锁了两年多的消息一经播出,使各国考古界为之哗然,并把惊愕的目光骤然投向东方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之后,万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宫殿,登上故宫神武门城楼,向群众展出。•40年过去了,当年开掘的种种神秘和不安,都湮没于如织的参观者喧嚣的人流中。古代陵寝明定陵•明十三陵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位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定陵地宫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在沉迷后宫美色的同时,能够守住帝王的宝座,也是他的厉害之处。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半个世纪来,关于这座帝王陵发掘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议不断。•根据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这个由时一号人物毛泽东主席批准、二号人物周恩来总理拍板、吴晗、郭沬若等一批明史专家、文化官员力主的“挖坟”决定,基本被认定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错误”。原因除了大量的无价之宝无法得到保存,重要文物遭破坏外,诸多神秘的文化信号和文化现象没有被记录,也是一大遗憾。然而,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发掘的丝织品变硬腐化,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以及万历帝后的尸骨也在“文革”前后被红卫兵和革命干部遗弃及毁坏。•“北斗七星”葬式揭秘•让考古界惊喜,或者说震动的是,就是这次错误的发掘,一个天大的秘密被发现了,那就是帝王死后的“葬式”,即尸体在棺椁内摆放的姿态。•因为其姿式太怪异了,与传统的“仰身直肢葬”完全不符,其包含的信息也应该是深奥的。为何朱翊钧在棺椁内会曲肢侧卧?难道被人动过?专家一直不得其解。•在过去,“北斗七星”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薇垣。宋代郑樵《通志》称紫薇、太微、天市为三垣。三垣指的是三个星区。紫薇垣是以北斗星为中心与周围各星组成的星区。古代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将三垣同人世对应起来,紫薇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又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明代文人、藏书家郎瑛在其《七修类稿·天文类》一书中称,“天子之居,谓之紫宸”。封建帝王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故过去都称皇帝为“真龙天子”,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位”,皇帝死了,就是“升天”。所以,依照这样的观念,朱翊钧怪异的葬式之谜就真相大白了。泰姬陵建于1632年到1653年,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自己心爱的妻子而建,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建筑风格最美的陵墓之一。图坦卡蒙法老墓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代法老(公元前1334-前1323)。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国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Thankyou
本文标题:明定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9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