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企业伦理学 课件 1.伦理与企业经营
•1.伦理与企业经营“三鹿”“紫金矿业”“归真堂”企业伦理的含义?什么是伦理?课程重点?•2.个人与职业情境下的伦理决策你该怎么做?伦理决策过程?管理角色对伦理决策过程的影响?•3.中外伦理思想与企业经营“火车司机”“虐囚”功利论、道义论、正义论、德性论?•4.企业文化中伦理的影响与启示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伦理决策?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5.企业的社会责任动机重要吗?谁是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社会责任?6.伦理决策:雇主的义务和雇员的权利雇主对员工的关爱是否被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冲突?裁员、健康与安全、全球劳动力、童工、歧视…7.道德决策制定:工作场所中的技术与隐私工作场所中的隐私权如何定义?信息和隐私的平衡?员工的监管形式?8.营销伦理4ps理论中的伦理问题?9.环境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否出口有毒废料?企业需承担哪些环境责任?10.公司治理与会计实务中的伦理决策1.1企业伦理的提出企业伦理兴起的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企业不正当行为十分猖獗,商界丧失了约80%的公众信任。•证券基金丑闻•Kepone(十氯酮)排放案•政治贿金1.1企业伦理的提出经济活动面临道德准则挑战的情况:•通过利用内部消息在交易所内部交易过程中获取巨额利润•将明知伴有可疑副作用的药品推销给不发达国家•为争取订单向采购人员支付巨额贿金•肆无忌惮的向战争地区出口重要的武器技术与物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大肆剥夺第三世界的原料资源•即使拥有合适技术,也不对排污做保护性投资•想方设法以种种策略性调整措施将重大负担转嫁给本来可以避免它的员工•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来压垮竞争对手1.1企业伦理的提出促使人们思考:经济活动的道德内涵经济立法的道德基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地位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合理性及限度1.1企业伦理的提出企业伦理问题研究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六七十年代,主要关注企业家和经营者个人的道德责任;•第二阶段:八十年代始,企业作为组织本身逐渐成为伦理期望的对象。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一个企业必须从三个层次上来定义制度责任:•最内在的责任包括履行企业经济功能和遵纪守法•第二项责任包括考虑企业活动带来的消极的社会、生态、文化和政治后果•最外延的责任是要求企业共同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1.1企业伦理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曾对企业伦理的课堂教学的合法性和价值产生强烈质疑:伦理与企业管理的矛盾;伦理的个人色彩对有效经营的干扰…•真理1:伦理与经营无关企业经营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特殊活动,不能用伦理规范来评价经营活动。•真理2:企业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企业目的就是赚钱,而且多多益善。•真理3:所有者利益至上没有所有者,就没有企业,企业一切经营活动要服务和服从于所有者的利益。•真理4:人是最重要的手段满足了个人的需要,就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率,人作为实现利润的最重要手段而受到重视。•真理5:只要守法就足够了企业经营的伦理规范就是字面上的法律,只要不违法,做什么、怎么做都行。•真理6:讲伦理与追求利润是对立的讲伦理就意味着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就意味着要牺牲自身利益,因此,要赢利就不能讲伦理,讲伦理就赚不到钱。•真理7:处理内外部关系靠的是技巧顾客、员工、供应者、政府部门、新闻媒介都很重要,处理与他们的关系关键要靠关系网和公关技巧。•真理8:讲伦理是为了装饰门面为了博取公众的好感,扩大企业的影响,有时也需要装出讲究伦理的样子。可以做不到,但不能不说。1.1企业伦理的提出企业伦理兴起的背景: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来看,根据管理者负责的对象,可以把管理学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所有者为中心只要有投资,就能组织生产,只要生产出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20世纪30年代以前基本是奉行这一思想。•第二阶段:以员工-所有者为中心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激发员工、提高员工的生产率获得所有者的利益。20世纪30年代人际关系学说的形成和40、50年代行为科学的发展,逐渐确立了人本管理思想。•第三阶段:以顾客-员工-所有者为中心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满足顾客、员工的需要获得所有者的利益。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竞争的激烈,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竞争。因而把顾客摆到了首位。“顾客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顾客是上帝”,“顾客是老板”,“顾客永远是对的”,成为流行观念。•第四阶段:以利益相关者一所有者为中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综合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企业伦理开始受到关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社会的角度看待企业的目的,以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态度获取企业利益。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守法,还要遵守企业伦理。•从这一角度看,管理与伦理结合代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1.1企业伦理的提出•归根结底,管理和伦理产生的原因都是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这样一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矛盾。•管理和伦理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效率”,其功能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的目的。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公平、公正”,其功能在于倡导合乎道德的经济活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维护经济秩序。两者的联系在于,“效率”也是一种“善”,管理着重于作为一种“善”的“效率”,而企业伦理则偏重于作为另一种“善”的“公平”,同时强调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伦理道德和科学管理,一软一硬,殊途而同归,都是协调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手段。1.1企业伦理的提出企业伦理的作用:•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会对企业产生法律风险,而且会产生金融和市场风险。(eg.安然公司)•公司的伦理声誉会带来竞争力的优势或劣势(eg.强生埃克森)•符合伦理道德的管理对组织的结构和效率起到积极作用(eg.对员工的关爱)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公司所属7家分公司分别负责运输与储存、国内天然气与电力服务、国际经营与市场开发、油气勘探与生产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5个领域的经营业务。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但在其破产前的资产规模为498亿美元,并有312亿的沉重债务。过度膨胀的快速发展使其无法应对经济环境的逆转,而导致无法经营运作状况的恶化,以破产结束企业。安然案显示出美国会计审计制度的严重危机。安然的四大手法是:其一,暗箱作业,将债务、坏账转移到分支公司。有传媒指出,安然手法是一种“会计的涅造”。美国《商业周刊》认为,“安然将财务的责任从账面载体上消除,创造性地做账,防范任何方面的人士(中下层职员、政府部门、股民等等)发现他们的外强中干、外荣内枯的真实情况,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再者,安然利用财经审计的巨大漏洞,进行秘密交易以及“圈内人交易”。《商业周刊》指律师、投资银行、会计师们可能捞取了3亿美元,《纽约时报》则指为11亿。其三,利用商业限制的取消,利用政治力量。美国10年来商业限制的取消,既促进自由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令安然公司有机可乘的大量空间。安然利用与美国政界的良好关系,“重写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条文”,使能源政策对自己倾斜,获得大量利益。其四,不断制造商业景气的报道,误导股民及公众视听,在安然宣布破产前几个月,安然已将内里掏空,但对外文宣仍然是莺歌燕舞,一片繁荣。受害者:股东—超过10亿美元的股票价值成千上万的职工-失业,退休金、医疗保险全无加利福尼亚的消费者-断电,能源匮乏供应商-经济损失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倒闭休斯顿社区-失去大雇主和社区赞助商雇员、投资者、供应商的家人-伤害•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在1982年遇到了一次危机,有人对其生产的泰诺(退热净)做了手脚,致使芝加哥有7个人因服用了受污染的药而死亡。强生公司面对这一突发事件,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公司立即把分布在全国各地货架上的3100万瓶该种药品收回;(2)通知50万名医生关于胶囊受污染的事件;(3)危机第一周内就开通了顾客免费热线电话;(4)顾客可以免费调换药效相同的片剂;(5)与公众开诚布公,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6)董事长出现在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中回答关于危机的提问,其他高级职员接受报刊杂志的采访。•强生公司的措施超越了政府和法律的要求,例如,政府部门只是要求其收回芝加哥地区的泰诺胶囊,而公司却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收回该药。强生公司的行动说明,他们制定的伦理守则是算数的,决不允许违反。一旦出现违背伦理守则的情形,即刻采取负责任的措施。尽管该公司仅收回胶囊一项就损失5000万美元,但是在一年内泰诺销量就回升了,因为公众没有对该公司失去信心,相反,从这件事的处理中体会到了该公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89年3月24日,美国埃克森公司(exxonCompany)的一艘巨型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太子湾附近触礁,800多万加仑原油泄出,形成一条宽约1公里,长达8公里的漂油带。这里是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以前很少有船只通过这里,环境非常优美。事故发生后,大批鱼类死亡,岸边、礁石上沾满油污,纯净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保护组织对这一突发事件感到伤心,加拿大和美国的当地政府官员敦促埃克森公司尽快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埃克森公司却无动于衷。它既不彻底调查事故原因,也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清理泄漏的原油,更不向加拿大和美国当地政府道歉,致使事故进一步恶化,污染区域继续扩大。埃克森公司的态度激怒了美国、加拿大地方政府、环保组织以及新闻界。他们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反埃克森运动”,指责埃克森公司太不负责任,企图蒙混过关。各国新闻媒介群起而攻之和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的尖锐批评,惊动了布什总统。3月28日,布什总统派遣运输部长、环境保护局局长和海岸警卫部队总指挥组成特别工作组,前往阿拉斯加进行调查。此时,埃克森公司油轮泄出的原油已达1000多万加仑,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原油泄漏事故。经过周密调查得知,这起恶性事故的原因是船长饮酒过量,擅离职守,让缺乏经验的三副代为指挥造成的。调查结果一经公布,舆论为之哗然。埃克森公司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之中。在社会各方面的谴责声中,埃克森公司被迫用重金请工人使用高压水龙、蒸汽冲洗海滩,甚至用双手刷洗巨大的岩石。事故发生在初春的3月,阿拉斯加寒风袭人,海滩的清理工作十分费力,进展缓慢。埃克森公司仅此一项就付出了几百万美元。加上其他的索赔、罚款,埃克森公司的损失高达几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埃克森公司的石油大王形象受到严重破坏,西欧和美国的一些老客户纷纷抵制其产品,转而购买皇家壳牌产品,这使埃克森公司顿感狼狈不堪。它在人们心目中一下子变成了破坏环境、傲慢无理的公司。1.2企业伦理作用下的决策制定伦理是什么?伦理道德就是以“善”与“恶”为核心概念的行为规范体系;从内容上看,它主要由被判定为“善”的一些文化上的确定目标或价值,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或价值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所构成;就其表现而言,一方面,它或多或少是通过灌输强加给个人外在于个人的社会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目标和行为规范可以并且总是通过某种强加或灌输而“内在化”或“深入人心”,从而秉承自己的“良心”或“超我”,并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行为。1.2企业伦理作用下的决策制定伦理是什么?企业伦理(businessethics)是企业在处理内外部人与人关系时所应自觉遵守的道德方面的行为规范。企业伦理是企业及其成员处理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与活动方式。概念:处理利益关系的企业行为规范与活动方式企业伦理的范围外部利益持有者:顾客;供应商等合作者;
本文标题:企业伦理学 课件 1.伦理与企业经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4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