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繁荣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10月26日)张宝顺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建党90周年,我省“十二五”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一、过去五年的工作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战略决策,先后就推进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皖北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十二五”规划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部署,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一是综合实力跃上崭新平台。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达到12359亿元;财政收入增长2.1倍,达到2064亿元。投资支撑力明显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治淮骨干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发展条件大幅改善。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3.8%,财政收入增长3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工业主导地位和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均居中部首位,三次产业结构由18.1∶42∶39.9调整为14∶52.1∶33.9。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2%。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实现。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进展顺利,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皖北发展势头强劲,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特别是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平稳顺利实施,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战略布局、打造核心增长极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新的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提升。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合肥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东向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珠三角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与港澳台地区经贸交流日益密切,中博会、徽商大会、经贸文化宝岛行等活动成功举办,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四是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88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达到5285元,年均增长14.9%,增速居全国第一。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发展民生事业,创造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243亿元,普惠全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援藏、援疆工作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五是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舆论环境持续优化。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和文化品牌。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基地迅速壮大,新型文化业态加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安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六是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职业教育大省建设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圆满完成。城镇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推开,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平安安徽建设有序开展,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信访秩序不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七是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经济社会领域立法,创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增进监督工作实效,人大工作呈现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政治协商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省进程加快,“五五”普法全面完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持续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日益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八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蓬勃发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沈浩、王坤友、周世友、房玫、王现伟、吴群等一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增强。隆重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着力优化政治生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进展。过去的五年,是安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中央政治局各位常委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来安徽视察,特别是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亲临我省,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强大动力。这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全省人民共同谱写了安徽现代化建设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在此,我代表中共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安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结合起来,在深化省情认识中完善发展思路,在贯彻宏观调控中抢抓政策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构筑竞争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不竭动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更加凸显,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难度不断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社会管理创新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一些党员干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作风飘浮、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二、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处于新的孕育期,国内外产业转移方兴未艾,我省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多。未来五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既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关键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六条新路”,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安徽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充分发挥内陆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以大开放实现新跨越。——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
本文标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繁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4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