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近代史中国教育制度变迁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从土秀才到洋博士“八股取士”的终结“新式教育”的兴起高等教育的勃兴社会主义新教育“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教育的春天”晚清走向空疏腐化的封建教育1840年以前,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为封建经济和政治服务的封建教育呈现出一种相对定型化的状态。西汉以来,我国教育逐渐形成教育内容以儒学为主导,教育方式以学校和书院为主。自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核心。到了清朝,随着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这种相对定型化的教育日益走向极端专制主义和形式主义,日益走向空疏腐化。北京国子监晚清一对一师塾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私人创办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从唐末五代至清朝,已存在了千年之久。清代书院有四种类型:一是继承明代书院的传统,以讲求理学为主;二是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三是以考课为主;四是以学习“经世致用”为主。晚清书院教育土地庙里的私塾清代多数学校教学一切以准备科举考试为中心,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考场和求学士子追求功名的场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尊重。殿试试卷教会学校的产生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不仅用坚船利炮的武力方式政府中国,而且企图用奴化教育来征服中国人民的精神和灵魂。从而使中国变为彻头彻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通过传教士创建教会学校,是列强对中国人民灌输奴化思想进行奴化教育的一种方式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南京条约》的保护下大量涌入中国,创办了第一批教会学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会员埃尔德斯在宁波创办的女子学校,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和1850年在上海创办的清心书院。早期教会学校大多规模很小,程度很低,是附设在教堂中以使学生信教为目的的辅助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各教派创办的教会学校逐渐走向联合,并于1877年组成了基督教学校教科书编纂委员会。义和团运动后,列强加大力度建设高等学校。著名的有1901年的东吴大学,1904年的岭南大学,1906年的沪江大学等。列强加大对高等学校的创办1904年由外国传教士在甘肃平凉船板的中西学堂西学东渐、新式教育的萌芽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先后发动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新式教育不仅被作为推动运动本身开展的手段,而且作为运动的实施内容而获得发展。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是由洋务运动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启动的,洋务派提倡所谓“自强”、“求富”的新政。兴西学,先后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办起了学习外国语言文学、西方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的新式学堂30多所北京同文馆旧址新学制的创立1911年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对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袁世凯夺权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在新旧思想的激烈斗争中,北洋政府最终对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资产阶级新式教育得以确立。北大第一批男女同校的7名学生和美国哲学家杜威及其家人合影清华学堂与庚款留美生《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国会出于在华长远利益考虑,通过了以一部分赔款退还给中国的议案。1908年12月28日,美国总统下令,扣除应赔偿款项外,其余退还给中国,对于这些退还赔款的使用,中美双方拟定了一项协议:一、派遣中国留学生赴美国各大学校深造;二、创设清华学堂,作为中国青年赴美深造的预科;三、在华盛顿市区,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负责管理中国留学生。红色教育的蓬勃开展五四运动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时候,也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重新考虑中国的教育问题,通过创办工人学校的方式,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工人的运动。这些工人学校对工人进行革命宣传的同时也使得他们获得初步的知识,因此,工人学校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毛泽东创办的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学制改革和扫盲运动学制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是一个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集中体现。旧中国自1922年颁布学制后,延续近30年没有重大变化。在总结根据地学制经验基础上,学习苏联学制改革的经验,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度的决定》,产生了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学制,也是见过以来唯一正式颁布的学制《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文革”中的“教育革命”•红卫兵运动•“文革”动乱起自学校,教育界首当其冲,学校成为政治斗争的场所,学生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席卷中国的红卫兵狂潮红小兵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影响了知识青年的命运,而且给国家造成不幸。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加重了文革对我国历史造成的“人才断层”现象。同时也不利于知青返城后就业解决问题。高考和学位制度的恢复在邓小平的努力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与1977年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决定当年立即恢复中断十年的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高考制度。1977年冬天,55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十年之久的考场。第二年,研究生考试也同时启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探索从建国到20世纪中期,新中国的教育体制逐渐成型和不断发展。经过拨乱反正,中国教育体制又恢复到60年代初的基本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重大的历史性转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也从此开始全国唯一一所兼有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高等教育的女子高等院校——中华女子学院新时期的留学热和洋博士取得中国博士学位的外籍留学生“希望工程”与“春蕾计划”•建国以来,让每个人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我国政府为实现国民教育的机会平等付出了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群众获得了广泛的受教育的机会,显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1990年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安徽金寨县建成,徐向前题写校名张胜利老师长大后他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是希望工程的第一位受助学生春蕾计划——为失学女童奉献一份爱心本次PPT展示到此结束,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近代史中国教育制度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4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