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2-2藏象五脏
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电子讲稿藏象五脏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孙广仁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五脏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本节主要内容: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2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一、心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1.主血脉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赤而为血(浊气归心)┌主血─┤心主血脉─┤└运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的∣运行(诸血者皆属于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心─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血─运于心脉系统的血液充盈├─心推动血液脉─与心相连的脉道通利畅达┘运行于脉中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藏神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神能驭气,以调控和主宰脏腑的功能。心→神→气→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藏驭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二)生理特性1、阳脏:五行属火2、主通明:血运在通畅;藏神在明灵。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皆上注于面,故面色能反映心气心血的盛衰。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在窍为舌(1)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连。(2)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3)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4)舌与言语、声音有关。主血脉主藏神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3、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阳暴脱;或导致心神失守,发为癫狂。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4、在液为汗汗出,一般有二:一是散热性出汗,二是精神性出汗。心藏神,故精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心主血,汗由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互化,故汗多必伤津,津伤必累及血,因而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之说。5、与夏气相通应五行同属于火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二、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特性: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一)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运动,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即充满人体的气,又称“人气”。它由宗气、元气等先后天之气相结合而生成。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故说肺主一身之气。①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在肺合成的宗气是一身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②肺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行: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主行水1)涵义:是指肺通过其宣发和肃降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2)机理: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肺主行水的机理示意图┌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代谢为│外达全身皮毛肌腠──────┐┌─┐┌肺气宣发──┤汗│肺││└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主├┤控制腠理开阖──────┘│行││调节汗的排泄调控│水││└─┘│┌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3朝百脉,主治节(1)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是气运血的具体体现。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水的运行、输布。A.治理调节气——主气①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②调理一身之气升降出入运行B.治理调节血——肺朝百脉C.治理调节水——行水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二)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覆盖各脏腑,位置最高2肺为娇脏生理: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病理:肺与外界相通,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3主宣发与肃降1)主宣发:是指肺气的向上向外的布散作用2)主肃降:是指肺气的向内向下的输布作用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肺主宣发与肃降作用之比较─────────────────────────────肺气的宣发作用肺气的肃降作用─────────────────────────────呼出体内浊气吸进自然界清气─────────────────────────────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养之─────────────────────────────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卫机体的作用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与皮毛的关系示意图┌──┐肺输精于皮毛肺宣发卫气于皮毛┌──┐│肺├─────────────────┤皮毛│└──┘皮毛宣散肺气皮毛受邪内合于肺└──┘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在窍为鼻肺精肺气上布于鼻与喉,故鼻能司嗅觉,喉能发声音。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3在志为忧悲、忧皆为肺志。此处之忧作“忧伤”解。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应五行同属于金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三、脾(一)生理功能1、主运化2、主统血(二)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2、喜燥恶湿(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一)生理功能1.主运化字面理解:运,化,转运、转输;消化(变化)。基本概念: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1)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运化之“化”运化之“运”生理过程(掌握):①在胃肠中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②吸收水谷精微;③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转化为精、气、血、津液。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内经原文(了解)“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或胀痛,水谷精微不得及时转运粪便中夹杂不消化食物脾不运化,食欲不振水谷精微随糟粕而下,作“水谷精微”解“水谷精微”衰少,精气血生化不足“中央土以灌四傍”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脾运化水谷的一般过程示意图食物──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糜中央土││水谷之精┌─┐灌四旁│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小肠──────┤脾├─────┤│食└─┘为胃行││物其津液│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残││渣││└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大肠│粪│便│体外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运化水液: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掌握)。①脾气转输,上输于肺,宣发肃降,布散全身;②水液代谢枢纽上行水液依赖于脾上输于肺下行水液依赖于脾下输于肾赖肾之气化,清者上输,浊者形成尿液宣发至皮毛,形成汗液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病理变化(理解)内经原文(了解)“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及其他脾失健运的临床表现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脾运化水液的一般过程示意图游溢精气清中之清水饮──胃──────┐┌───头面诸窍│││宣发全身皮毛│┌──┐散精(津液)│肌肉腠理小肠────┤脾├───────肺│清└┬─┘││浊│清中之浊│肃降│││大肠│其它藏府││││肃降│浊中之清│└─────────肾│之浊│尿│膀胱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运化食物与运化水液的关系:运化功能的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生理机理(掌握):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能摄血,故脾可统血病理(理解)--脾不统血便血、尿血、崩漏、肌衄阴道出血皮下出血下部出血多见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二)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1)升清(掌握)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以濡养全身“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清,叶桂病理(理解)--脾不升清清气不升反降清气不升精气下泄浊气不降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升举内脏(掌握)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防止下垂病理(理解)--中气下陷又名“阴挺”又名“直肠脱垂”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二)生理特性2.喜燥恶湿“脾燥则升”(了解)--吴达《医学求是》健脾益气药物温燥多见白术、薏苡仁等。病理(了解)--湿邪困脾湿邪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生理:脾之运化与肌肉充养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病理(理解):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中医称之为“痿证”内经原文(了解):“脾主四肢”“治痿独取阳明”四肢又名“四末”“阳明”代指脾胃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病理: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口唇淡白不泽。3、在志为思思虑伤脾4、在液为涎5、与长夏相通应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四、肝(一)生理功能1、主疏泄2、主藏血(二)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2、肝主升发(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一)生理功能1.主疏泄字面理解:疏,泄,疏通、畅达;发散、升散。基本概念: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了解:最早提出肝主疏泄者为元代医家朱震亨《格致余论》:“司疏泄者肝也”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调畅全身气机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依赖气之升降出入运动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生理(掌握)全身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气血运行正常生命活动正常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病理变化(理解)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肝气郁结:太过不及肝气亢逆,升发太过的病理变化即升、动、散太过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即升、动、散不及面红目赤头痛胸胁乳房走窜胀痛吐血、咯血、卒然昏厥急躁易怒-暴怒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闷闷不乐,悲忧欲哭-郁怒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生理(掌握)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血及津液运行正常气属阳主动,血及津液属阴主静,故气能行血及津液2020/2/16中医基础理论病理变化(理解)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津行失常瘀血癥积肿块固定不移且较为坚硬,疼痛明显女子经行不畅、经迟、痛经、经闭舌质暗,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课件--2-2藏象五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4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