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1、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复习:专题概述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侵略与抗争”揭示了这历史发展的主线和特征。它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专题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点有:列强五次侵华战争名称、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以及中国军民的抗争等。一、近代列强的五次侵略(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间条约或结果主要影响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1937.7-1945.8《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注意】上述战争中①由英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有:②由日本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有:③由法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有:④攻占北京的有:⑤中国失败的战争有:原因:中国胜利的战争有:原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落后。抗日战争。①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②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④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支持等列强侵华阶段及特征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扩大资本输出,加紧瓜分中国。出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后来又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向过渡。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8-1945年)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侵略战争。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当时侵华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占。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建立世界霸权,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通过侵朝战争威胁我国安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后发展为孤立、封锁、包围。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强占中国对列强发动的前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认识1)从原因来看: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其根本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决定的。中国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从目的来看:①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②甲午中日争则是扩大为目的;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则是日本法西斯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经济利益资本输出3)从发动者来看: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达到了侵华的最高峰5)从结结果和影响看:除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失败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二、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开放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割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赔款白银2.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保证严禁;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注意】上述条约均为不平等条约,有如下突出特征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②《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的特点。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4.制制造大屠杀(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5.使用毒气战、细菌战等四、中国人民的抗争1、人民群众的抗争(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1899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2、地主阶级领导的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3、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北伐战争4、国民政府爱国将领:(1)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2)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3)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李宗仁)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侵略斗争:(1)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2)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6、学生运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国命五、专题感悟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从1840年开始,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侵略战争。其中近代前期的抗争都以失败告终,而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完全的胜利。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军事技术落后和领导人失误,而是封建制度本身的落后,即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3.近代列强侵华呈现四个趋势(1)从战争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2)从战争范围来看,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规模一次比一次大。(3)从侵略方式来看,经历了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从武装侵略到“以华制华”的变化。(4)从侵华影响来看,列强获取的政治、经济权利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的灾难越来越深重。4、列强侵华的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2)坚船利炮救不了中国,只有推翻封建制度,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3)自强不息、不屈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动力。5、抗日战争的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6、列强未能灭亡中国的原因近代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持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练习: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小明同学写了一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小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在文章中他认为这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A、割地B、开放通商口岸C、赔款D、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AD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获取大量赔款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4.既是近代史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厦门B、广州C、福州D、宁波5.《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A、赔款B、开设工厂C、甲午中日战争D、开辟内河通航BAB6.同学们都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甲午风云》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A、①④②③B、②③①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7.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AC8.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B专题复习:
本文标题:1、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8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