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8马原-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目录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唯心史观唯物史观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口因素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个体意识社会心理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群体意识根据主体根据层次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秦朝人头脑里能有现代飞机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交往礼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有朴素的族群公有观念。随着私有制出现,私有观念相应产生。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两个“划分”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两个“归结”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髙度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其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水平性质状况发展要求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福特T型车人工智能时代的无人驾驶汽车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包含剥削关系。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作用阻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0102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原始氏族组织不同。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巩固经济基础的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基础)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更替的统一性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更替的多样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就是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进为先进的社会形态“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本文标题:2018马原-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0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