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知识库关于管理哲学的几个问题哲学与管理本是两种思想体系,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而且很密切。哲学是管理的导肮,管理是哲学的体现与实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力主哲学家当王,让国王以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方法来管理、统御国家。他说:除非是哲学家当上了国王,或者是国王像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集哲理与权力于一身,否则,国家就没有安宁。如果说这种理论在当时还是推想的话,今天,则有着实际意义,而且还显得格外迫切。什么是哲学?古代对哲学的定义为知识总汇;近代对哲学的定义为科学的科学;而马克思对哲学的定义为世界观。说哲学是知识总汇,则过于广泛;说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即为科学之母,则过于牵强;说哲学是世界观,则比较接近哲学的本意。所谓哲学,就是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的法则。从这点讲上,哲学是其他科学的主导原则与方法论。同样,它也是管理科学的主导原则与方法论。(一)管理哲学的由来世界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现代化,各个地区、国家在空间上缩短了,在交往上也变得紧凑和密切了,整个地球上的事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国家出口贸易等决策的失误,不仅影响本国、本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影响到两国间的外交关系。作为一名当今的企业经理,领导着一个企业、集团,就必须要认清社会,认清社会历史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各个环节间的联系。虽然全面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但是全面的要求至少可以防止我们在这方面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可以促使我们尽可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去了解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每个人的活动都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者,其活动对社会的影响面就越广,影响力度就愈深。但影响又分正反。正确的决策、活动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错误决策、活动就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破坏社会的正常发展。比如,一个军事行动的指挥者,其决策、指挥如何,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士兵及平民的生死,甚至是一个地区、国家的稳定。因此,社会是一个有弹性的机体,我们越是认清了它的规律并尊重规律,我们的活动就越能被社会接纳,发挥正面的影响。否则,我们违背社会规律,我们越是积极地进行或参与社会活动,我们越是处于领导、决策错误并付诸实施,给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就愈大,我们就失败得越惨。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越出了人们常识中的范围,即仅仅经营个工厂、一个企业、管理好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是不够的。他的发展,不要依赖高效率和井然的秩序,还要依赖于它对社会、时代做出的贡献。他面对的是同行的竞争、社会效益、人文价值、合作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的联系愈加紧密。企业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生产单位,企业就是一个社会,它已经和行政区域、地区、国家渐渐趋同。而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已不再是局限于自己企业狭小范围的经理了。企业间的国际合作,连锁店、跨国公司的产生等,都足以说明企业的领导必须跳出纯经济管理的圈子,要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在考虑组织的效率、效用时,也要考虑其人文价值,方可成功地、称职地领导一个企业。企业及其领导的这种职能的变化、丰富,也使得我们必须对领导活动进行哲学的思考,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而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哲学不管作何解释,有一点可以肯定:哲学是管理的一部分。基于上述考虑,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克里斯托费·霍金森在1978年出版了《管理哲学》以后,又对领导中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983年,出版了《领导哲学》一书,标志了管理哲学的创立。他认为,我们处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注意提高组织的效率,强调领导的技术方面,还要注重领导中的人文因素,而不是把效率和效用仅作为组织价值,使组织失去人文价值。这就是说,领导和组织应提高人的价值、发展人的潜能,排除压抑人的创造性、降低人的价值、限制人的发展的行为和因素。因此,哲学作为一种补偿的力量必须对领导进行价值的、伦理的、情感的分析,建立一门管理哲学。(二)管理哲学的内容政治家需要哲学,企业家也需要哲学;只有用哲理武装起来的理论家与实业家,才能卓而不群,眼光远大,思路敏捷,既能扑捉战机,又能身体力行、率领职工去达到组织目标。他们应该具有那些哲理素质呢?第一、自然观自然,即自然界。在社会形成之前就已有之,如森林、山川、河流、矿藏、土地等,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类存在的客观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生活资料来源和生产资料来源之所在。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活动介入与否,自然界的根本特性不会改变。人类社会形成之初,人与自然几乎浑然一体,人类依自然环境而生存,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引起人类栖息地的改变,正如游牧民族的不断变迁一样。自然界既为人类提供一些现成的生活食品,又为人类提供生产工具,还是人类活动的对象。人类离不开自然,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方可生存。自然的存在状况及其客观性,就成了管理者第一大戒律,人类对自然所发出的行为,就必然得到相应的回报。随着社会的形成,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各种能力也不断增强,由依赖于自然变为自然的积极的改造者。人类不再是只顺从于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现成物品,而是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还可以根据自然界的特性,创造出人工自然,正如今天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水族馆、动物园等。然而,人在自然界面前变成了积极的实践者、改造者,并不等于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当今时代,人类似乎无所不能,可以上天入地,可以去太空、别的星球探险,亦可以入海开采石油,自然似乎变成了人类的玩物。但是,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条永不可更改的规律:自然界的客观性!就是说,无论到了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自然界依旧是客观的,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特性,人们可以利用它、改造它,但只是改变它的形状、某些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它的规律性和根本特性不能任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否则,人类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社会观社会是人群构成的,是人群的活动场所。它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是在人群的活动中形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类要想认识社会,无非是在认识人类自身。然而,自古希腊以来,多少仁人志士在研究它,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以马克思为最,并形成了一套新的社会发展学说。这就是社会主义理论学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反观历史,人类从逝去的社会里总结出了一些规律、特点。但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人的活动是在不断变更的,这就使人们不可在已往的认识成果面前止步不前。社会活动是由多种活动构成的,包括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军事活动、文化活动等等,每一类活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每一类活动的变动都会波及社会的发展。因此,无论作为一名普通社会成员,还是作为一名社会领导,要想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能,并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认清方方面面的社会活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方能管理好企业。第三、企业观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如何办好企业,管理思维就成了能否办好的关键。思维方式,就是管理者认识世界的方式,包括四个因素:①思维主体,即管理者;②思维客体,即思维对象。一般说来,人们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取感性材料,形成认识;③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就是对象联结的中间桥梁,包括认识事物时所运用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物化仪器;④思维的运行和协调过程,这是一个如何运用思维工具和手段、形成完整认识的过程。虽然这四个环节的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哲学对象,但是,管理哲学的思维方式主要侧重于概念、判断与推理。企业是个人造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集合性。企业以目的而存,以适应而发,以整体而变,以集合而改。除此以外,其中职工的情感、动机、态度、信仰、价值、伦理、道德、意志、责任感、偏爱、规范、期待、责任,这些都是管理应关心的问题。对它们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管理的真实性质就是实践哲学的真实性质,也就是行动哲学。在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评价。逻辑也许确定了价值行动领域的界限以及价值行动领域内的参数,但是价值现象决定了这个领导中所发生的事。它们的确是管理行动的纲领。第四、发展观物质世界的根本法则是什么?第一、变;第二、有规律的变;第三、有相似的变;第四、社会中的组织与个人也在变,既有革命性的变,也有适应性的变。革命性的变是改造环境与社会,适者性的变在于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不适者就要被淘汰。第五、顺其规律的变,就能发展。研究企业发展史,有那一个发展起来的企业不是跟着市场与社会公关网在变?但也不是乱变,而是有规律的变。这就是以对立统一的方式求发展,以量变引起质变的方式求飞跃,以否定方式求其不断完善与完美。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同时改。企业发展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变。企业的公关部就是面对着多个点。由亏到盈,由不景气到景气,不是只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而是多个方面的系统工作。企业之变,已经是第五代的变。第一代是求数量,第二代求求质量,第三代求品位,第四代求生产线变化快(由固定流水向可变流水过渡),第五代就是求快乐。产品与服务要达到使人们快乐化,这是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呢?有人说它是知识、科技、文化与产品一体化的产品与服务;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称得上是快乐的产品与服务。顺应快乐形势的变,是企业获得生命力的需要,是企业求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中变革人们自身,是企业发展动力与主导方向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浪潮滚滚而来,虽然人们认为中国现在的比值只有美国的1/4,但已感受到暖风拂面,万物苏醒,杨柳待发,百花争放的明媚大好春天很快就会到来。单一品种向多品种转,大批量向小批量转,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服务向高新科技含量转,有型产品向无型产品转,慢节奏向快节奏转,而且转速越来越快。观念不变不行,理论不变不行,方法不变不行。变是向传统理论与方法的挑战,是向跨世纪理论与方法的迈进!(三)管理哲学的运用哲学并不是不变的。在阶级社会,它总依从于不同阶级的社会使命;在无阶级社会,它同样依从于社会整体使命。革命战争就需要斗争哲学;社会主义建设也同样需要能指导建设的哲学。基于革命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本----矛盾论,就是中国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问题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一两个。用矛盾表示问题,以对立统一的形式解决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创举。它使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特定化。简单化:经过矛盾理论的加工整理,再复杂的问题就变成矛盾双方,便于认识,便于掌握,便于抓住问题的核心;绝对化:矛盾双方的关系,用矛盾表示,就变成了矛与盾的关系,即是对立与斗争的关系;特定化:用矛盾所表述的问题,在一定的时间与地点是对的,是真理,无可非议。以这种理论为核心的矛盾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它是中国革命的主导,并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解放后,我们的哲学蓝本为斯大林所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这本书强调物质本体,一统天下,并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用的运用。这就造成了一个理论误区:地法于天,人类社会法于自然。在自然法则的控制下,人类社会不仅与自然同步,而且按照自然规律发展。人的革命性与主观能动性到那儿去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生产力发展史,人是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而且仅仅是一个要素!这也就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教条主义,唯书,唯谁,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左。社会哲学使矛盾斗争论在人们思想中固化,使人斗人的运动不断升级,以至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事实并不是这样:以人类为主体的社会活动要比自然活动活跃得多,而且是在人的社会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不仅速度快,而且形式复杂,并表现为跳跃式前进。其他社会科学都已跟着社会实践有了突破性发展,作为社会意识的哲学还能仃留在老地方不动么?!矛盾论我们要继承,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问题=矛盾?如果把问题都用矛盾这个概念表示出来,那太简单了,揭示不出问题的全貌,不利于问题的
本文标题:管理知识库文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2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