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黍离据说,这首《黍离》是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满地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朱熹《诗经集传》卷二也曾这样记录过:“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其所见之离离,与黍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黍离《诗经·王风》一、解题《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称为“王风”。原本高高在上的周王室,沦落到与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王室日趋衰微,因此,“王风”中多乱离之作!五谷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稻:水稻黍:小米稷:高粱麦:小麦菽:大豆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1.黍: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2.离离:茂盛的样子。(1)果实累累的样子;(2)庄稼一行行整齐排列的样子。3.稷:高粱。一说小米。郝懿行《尔雅义疏》:“以今北方验之,黍为大黄米,稷为谷子,其米为小米。”4.行:道;迈:行;行迈:道上走。5.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6.中心:即“心中”。7.摇摇:“愮愮”的假借字,心神不宁的样子。8.谓:说。9.求:寻找。10.悠悠:遥远的样子。11.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忧戚。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如醉酒。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呜咽难言。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黍离》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刻画了一位因痛失故园,看到满目黍稷青青而心生深切哀伤、忧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本诗以三章为基本的结构形式,三章共换六字,稷由“苗”而至“穗”再至“实”,不仅起到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通过稷的三种生长状态的变化,表达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心中由“摇摇”到“如醉”,再到“如噎”的越来越深的忧伤之情。运用重章叠句手法的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把一种深沉、绵长的忧思表现的淋漓尽致,突出主题。思考:这首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2、用叠字来抒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1)本诗大量运用叠字,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非常适合表现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如“靡靡”“摇摇”用叠字写出行迈迟缓的状况和心中的恍惚不宁,是人物外在征貌的形容,也是诗人心态的揭示。(2)叠字的运用还营造了婉转的声韵效果,具有音韵美。3、比兴手法比:“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这里也用黍稷的生长来比喻诸侯的强盛,王室的衰微。兴:章首两句咏物,后六句都写情
本文标题:1.黍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2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