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具体见下表:形象类别内涵典例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和诗人“我”的形象《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李白《行路难》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事物形象作者用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所借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春蚕和蜡烛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写的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所描写的落叶和长江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是解读诗歌的入口。把握形象,主要是把握作者所关注的形象特点和表现这一特点的意义。描绘形象是作者抒情言志的重要艺术手段,也是诗歌鉴赏题十分关注的测试点。如:角度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诗意素描】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被寒冷的云朵环绕着。隐者饮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审题推断】细审文本及题目,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标题“访隐者”、注释②。推论:诗中所写人物是一个隐士,远离尘嚣、率性自适、不慕荣利。【信息2】“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推论: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解题指导】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隐者”即诗中的“山翁”;鉴赏的要求是“结合第三、四句”赏析,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结合第三、四句分析。第二步:找。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本诗第三、四句描写的是“山翁”的隐居生活状态,“隐者”的形象由此呈现出来。具体的可从下列词语看出:“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等。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隐者居住的山坳里寒云密布,在山石之间盘绕,在山泉上翻腾。在这天气转寒之时,隐者自己酿造的酒也熟了,所以隐者也不出门了,更无外人来访。门外因天寒而凋落的花朵,因为没有主人来打扫,没有客人的来访,散落一地。诗歌借写隐者居住地远离尘嚣表现出其率性自适的品性。第四步:结。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据以上分析,“山翁”是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在他身上寄寓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情怀。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答案】三、四句刻画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隐者居住地远离尘嚣避世脱俗,表现出其率性自适的品性。【阅卷手札】现场答案得失分评析(1)能概括诗中隐者的形象特点,得1分(2)未进行“简要分析”,失1分“孤独寂寞”并非隐者的特点,没答出“避世脱俗”,失1分实际得分:1分增分提示:1.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好题的关键。要仔细审题,全面理解题意,并一一落实。2.概括要全面,更要准确。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扩写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不是本诗的表现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括分析总结(形象特点)(身份)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概括形象特点;(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义。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洲”,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概括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指出形象的意义[2013·黄冈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南吕】金字经贯云石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1、这首曲子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曲子描写了一个独处闺中苦苦思念意中人的思妇形象。作者是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①细节描写。“泪溅描金袖”,通过佳人泪洒衣裙的细节,表现她内心的相思之苦。②心理描写。“一春鱼雁稀”,写她整整一个春天对心上人书信的期盼。③肖像描写。“憔悴”“愁堆八字眉”,通过外形特征表达她相思的愁苦心态。诗歌助读:曲中描绘了一个怀人念远的闺阁佳人形象。“泪溅”两句,写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悲凉。“芳草”句,点明思念的人是远方的游子。“期”两句,写出期待时间之久、思念之深、盼望之切。“稀”,流露出殷切的期盼之情。最后两句,写相思之苦。通过写少妇期待、憔悴、愁眉等,刻画了闺中思妇的形象。角度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诗意助读】欣赏惠崇一幅烟雨归雁图,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思油然而生。于是我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一幅画!”【审题推断】细读文本及题目,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烟雨归雁”。推论:这是画境,是惠崇作品的主要内容,“归雁”表示思乡之情。“烟雨”迷蒙更易使人产生似真似幻的感觉。【信息2】“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推论:烟雨归雁图勾起了作者的乡思,错把画境当作真景,想找船归乡。最后被“故人”点醒。【解题指导】第一步:仔细审题,捕捉关键信息。从题目和注释可知,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画境和感受是主要内容。第二步:搜索景物,描绘画面内容。要从诗歌中筛选出所描绘的景物:“烟雨”“归雁”“洞庭”等,这一切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烟雨归雁图,自然勾起了诗人浓烈的乡思。第三步:感受意境,分析作者感情。抓住画中的景物,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惠崇的《烟雨归雁图》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归雁掠过烟雨迷蒙的湖面,使他产生幻觉,勾起了他浓烈的乡思。以至于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可见,惠崇的技法是何等的高明!作者内心的故乡之思是多么浓烈!第四步:组织答案,简要赏析诗歌。要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来进行赏析,还必须结合诗中观画者(作者)的反应。作答时,一要描摹画面景物,二要交代观画者的表现。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阅卷手札】现场答案得失分评析(1)答出让作者误以为是真景,得2分;答出被朋友点醒,得1分(2)该答案对画面景物未进行描摹,没有落实题目中对“画境”的要求,失2分(3)没有点出画面触发了作者的乡愁,失1分实际得分:3分增分提示:1.除了认真审题外,还要加强规范意识,明确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要求和思路。这类题目要描摹画面景物,题目中也做了明确要求2.古典诗词理解上有难度,要结合作者、背景、注释等准确理解。在平时也要多读、多揣摩,积累阅读的经验景物形象景物类型: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试题类型: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摹图景。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第一种类型:•答题步骤:1.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2.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景物形象•答题范式: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描绘出……图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氛围处境:行人羁旅抱病独苦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怀乡之思,和对身体病痛、羁旅漂泊的愁苦和无奈。例题展示一(07四川):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列举景物:空旷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例题展示二07全国Ⅱ•意象: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物
本文标题: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3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