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制说明天水环境保护局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钻探工程建设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法人代表肖玉斌联系人李小强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路54号邮政编码741020联系电话18919244600传真建设地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贾河村文河组下河坝立项审批部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文号甘国土资勘发【2017】4号建设性质勘探总投资(万元)400行业类别矿产地质勘查行业代码M7812占地面积普查区面积3.87km2绿化面积(m2)/环保投资(万元)4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3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1.项目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项目”是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和财政厅以“甘财经二[2016]95号”、“甘国土资财发[2016]20号”、“甘国土资勘发[2016]58号”和“甘国土资勘发[2017]4号”批复、下达的“2016年度第二批地质普查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02-D27,项目实施目标任务:(1)通过对普查区及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查明普查区地热形成机理。(2)寻找地热富集的有利地段,施工一眼探采结合地热孔,预计水温达到45℃,出水量480m3/d。(3)评价一处小型地热田。通过抽水试验、动态观测等措施,计算出地热资源储量。(4)编制《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报告》。普查区位于麦积区以南22km处,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序号西安80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XYXY1105.585034.2420105.585334.24202105.593734.2407105.594034.24073105.583534.2237105.583834.22374105.575034.2248105.575334.2248普查区由4个拐点组成,普查区面积3.87km2按项目设计书审查期间确定的工作步骤,第一阶段(前期工作)主要投入地面调查、3遥感解译、地球物理勘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测量、布格重力测量、RaA法测氡、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水岩样测试(水化学调查及岩矿测试)、山地工程(小圆井)技术手段,据取得的各项资料经充分总结论证后,确定地热钻探工程的孔位、编写施工设计;第二阶段在前期工作的基础实施地热钻探工程(风险探采孔)。目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项目”第一阶段(前期工作)已完成,建设单位拟实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钻探工程(第二阶段)。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17年7月完成了《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钻探工程施工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项目属于《名录》中“C-地质勘查-24、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包括勘探活动)”项目,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于2018年1月委托我单位进行《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钻探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项目前期工作概况截止2017年7月,地、物、化、遥等项目设计内的前期工作已结束,见表1-2。表1-2前期(第一阶段)完成主要工作量一览表工作方式技术要求单位工作量设计完成完成率(%)地面调查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1:1000草测Km23.873.87100地质剖面测量1:1000Km1.11.1100遥感解译Landsat8数据源Km23.873.87100地球物理勘探重力面积测量1:5000,网度50m×20m,等级4Km20.550.55100重力剖面测量1:2000,点距10m、等级4Km0.72.2314大地电磁深测量点距〈1000m,等级Ⅳ点33100可控源音频大地测量1-8192Hz,点距≤50m,等级Ⅳ点71185261RaA法测氡面积测量1:2000,网度20m×10m,等级4Km20.550.55100RaA法测氡剖面测量1:2000,点距10m,等级4Km0.72.2314大地电场岩性探测Ⅳ点35160山地工程小圆井0~4m、土质层m88100水化学调查水样分析简分析样5360全分析样3133稳定同位素(H、O)件4250年龄同位素(氚、14C)22(氚)岩矿测试薄片鉴定片104由表1-2可见,第一阶段工作部分除水样分析和岩矿薄片外(余样留待地热钻孔施工期间孔内采集),其它主要工作量完成率均在100%以上,其中控制性物探关键技术手段4可控源音频大地测量工作量由设计71点(3条剖面)增加到实际完成185点(7条剖面),完成率261%;重力—氡气联测剖面测量由原设计0.7km(2条剖面)增加到2.2km(3条剖面),完成率314%;大地岩性探测点由3处增加为5处,物探工作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解译推断区断裂构造(尤其是隐伏断裂)发育规律。第一阶段工作采取的技术手段主要为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地表地温测量(人工浅井)、地球物理勘探(地面物探)、地球化学调查及岩土水样品测试分析。各种技术手段紧紧围绕“查明普查区的地热地质条件(控热控水构造,热储层位,热源,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性组合与地热形成关联关系),为地热勘探孔位的确定提供依据”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前期投入的地面调查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手段所取得的成果信息对区内地质条件认识的一致性很强。地质填图查证的主要断裂位置及其发育规模与物探手段地电和氡气剖面解释的断层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区内断裂活动导致的重力异常区和氡气异常区较为吻合,同时也显示了颖川河谷隐伏断裂的存在;大地电场岩性探测反映深部存在含水层;深部地层岩性主体为秦岭群混合岩化片麻岩间夹花岗岩脉或硅化大理岩,花岗岩脉来源于底部的岩浆岩侵入体。结合已知区域地质条件和周边地热信息,综合分析对比后,主要结论如下:(1)F5断层北东向发育,倾向北西、倾角50—90°,属逆断层,纵深切割深度大、平面延伸展布范围长,东北段通过温家峡街子温泉地热区,应为区域性控水控热的主干断裂。F3、F4逆断层是F5断层的低序次分支断裂,F6断层与F5断层伴生,发育在其东侧下盘。(2)F0、F7断层倾向南西,地电断面反映其倾角变化为浅部陡而深部舒缓,倾角介于40—80°之间,推断是颖川河隐伏断裂的体现,该隐伏断裂带切割平移了早期形成的F5、F6断层,致使F5、F6在河道两岸的平面展布位置有所偏移。(3)断裂构造在普查区内东北部颖川河谷发育较为集中,北东向与北西向断层相互切割交错,北东向主干断层的分支、伴生、归并现象突出,导致地下纵深的断裂破碎带趋势明显,初步判定破碎带东西宽度达350m,垂深底界超过1000m。物探印证F5、F0和F6在3线17号点到31号点之间交汇,17号点到31号点之间的低阻层由F5、F0和F6之间的断裂构造破碎带引起,推断该区域纵深发育的低阻层带为热储赋存层位。(4)主要疑点在于地质填图和物探方法对F6断层的倾向判定有所差别,地质填图确定F6断层的倾向为北西,而物探解释F6断层的倾向为南东。由此,第一阶段工作确定普查区东南角麦贾公路与区块边界之间三角形区域是深层5地热资源形成的最佳地带,也是布设地热勘探孔的构造有利地段。第一阶段探测点及设计钻孔平面位置见图1-1。1.3产业政策、规划及用地符合性1.3.1与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地质勘查类项目,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2013.2.16)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本项目是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和财政厅批复、下达的“2016年度第二批地质普查基金项目”,符合地方政府的政策要求。1.3.2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钻探工程。《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第四章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第三节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展全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和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潜力调查;”第五章矿产资源勘查-第一节勘查方向与规划分区-“依据国家急需矿产和我省优势矿产资源特征,结合现阶段的工作现状,重点勘查煤层气、页岩气、煤炭、地热水、铀、铁、铜、铅、锌、镍、钴、铂族、金、银、锑、铬、钒、钾盐、晶质石墨、石英岩、凹凸棒石粘土、萤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磷矿等,限制勘查甘南州及武威市的泥炭;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活动,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矿产资源勘查活动要严格环境保护准入。”第六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开发利用总量调控-(一)合理调控开采总量-“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我省矿产资源实际,鼓励开采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地热、铜、镍、钴、铂族、金、银、钒及钾盐、晶质石墨、冶金用石英岩、磷等矿产;”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要求。1.3.3选址合理性(1)用地的合法性本项目钻探靶点确定在大沟门与颖川河交汇处附近F5断裂东侧下盘位置(两山夹一河),井位坐标:X:3808654,Y:35591022(西安80坐标系,成井后以实测坐标数据为准)。2017年8月4日,甘肃省地矿局水工环处组织省内专家对勘探孔位进行实地复查核证并检查了项目原始资料和阶段性成果,充分肯定了孔位布设的合理性。2017年11月13日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与麦积镇人民政府签订了“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资源普查钻探工程施工临时用地协议”,施工场地属天6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贾河村文河组下河坝,临时占地7.0105亩,租期一年(见附件)临时占地内主要植物为油松苗圃及白皮松苗圃,不涉及基本农田,施工前由麦积镇人民政府负责移除。项目临时用地是合法的。(2)周边环境及选址合理性本项目比邻麦贾公路干线和颖川河,钻孔以东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本项目钻孔以西60m为麦贾公路,不在公路两侧保护范围内;本项目钻孔以东30m为颖川河,不在河道蓝线管理范围内,无饮用水源地;本项目钻孔以东约460m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本项目与麦积山风景区分级保护规划(2016-2030)的关系见图1-2,本项目不在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内。本项目钻井作业区周边250m范围无声环境敏感点,钻井作业场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不在麦积山风景区内、不涉及饮用水源地及基本农田等。因此,本项目临时用地合法,选址符合《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要求,选址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要求,选址合理。1.4环境影响评价过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单位于2018年1月委托我单位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工作分为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3个阶段。(2)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查
本文标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制说明天水环境保护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5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