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五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认识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马恩曾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些原则性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上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称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而且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1936年斯大林曾提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设想,二战时期中断,1952年宣布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1956年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称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尚未完成的思想,后来又提出“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认为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中国的现代工业和农业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才算上是有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才算从根本上建立。但是,这种思想没有被坚持,而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产生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认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一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但是后一个阶段可能要比第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邓小平:中国的现实国情就是“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叶剑英: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阶段。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邓小平1986年党的十三大前夕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现在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十三大路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的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十五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如何建设的问题。十六大,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七大,我国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两层含义: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性质);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两者既相互区别有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内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相比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有本质联系。一是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基础不一样,二是社会属性不一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差,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为根本改变;2.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面临深层矛盾;3.人民生活总体小康,收入差距扩大,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多,协调各方利益难度大;4.协调发展成绩显著,农业基础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难度大;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制不断完善,现状与要求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有待深化改革;6.文化繁荣、精神文化需求旺盛,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建设和管理面临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优势明显,风险增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及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中国历史特殊情况使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无法超越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任务。(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4.“三步走”发展战略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统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来,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4.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及改革开放有机统一起来是“我们党最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十四大后,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的深层矛盾开始出现,干部群众中出现了种种困惑,江泽民论“十二个重要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初步回答了什么是、如何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稳定、政府高效廉洁、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三步走战略毛泽东第一代领导人提出要在20世纪分两步走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并设想要用100年的时间赶超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54年,届人大上提出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1958年写入党章;1964年三届人大,周恩来在第一次宣布我国经济法杂和你可以两步走,一、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二、实现四个现代化。1987年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提出了三步走的最初设想,十三大上确定了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要使所有的人都要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是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本文标题:第五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9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