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道桥工程概论—路桥大师
道桥工程概论主讲人:张廷会建筑工程系内容总揽第一章交通运输体系1交通运输主要方式2运载工具种类3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第二章道路发展简史1中国道路发展简史2高速公路发展概况第三章道路工程入门1道路分类2道路的基本组成3道路基本建设程序4重用道路施工机械第四章桥梁工程入门1桥梁的组成与分类2桥梁建设与展望•常用桥梁施工机械第五章道路新科技1道路勘测新技术•路基路面先进技术第六章中国未来公路第七章公路工程施工企业1公路主管部门2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与等级标准第八章公路工程项目岗位1项目负责人2项目管理人员第九章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1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素质要求2主要课程第十章著名桥梁1中国名桥2外国名桥第十一章中国名路第十二章路桥大师道路桥梁工程概述公路工程行业概述道路桥梁文化第一讲路桥大师一、李春李春,隋代造桥匠师,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中部略窄。李春纪念币于1987年铸造。李春纪念币二、桥梁之父—茅以升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钱塘江大桥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开工于1934年,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经过5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建成。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1955年9月,大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一年零三个月。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落成典礼。武汉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8米。正桥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并把武汉三镇联成一体,确保了我国南北地区铁路和公路网联成一体。人民大会堂1958年在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工程设计时指出:“要有茅以升的签名来保证。”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三、世界奇迹的创造者、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李昌源李昌源1906年7月3日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临峰乡。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铁道系土木科,获学士学位。1932-1934年任浙江省奉化至新昌公路工程处练习员、工程员、副工程师。从事地形测量、康岭大桥改线以及溪口和康岭两座大跨径钢架桥施工工作。1981年,年已75岁高龄的李昌源到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史编辑室任主编,1988年1月31日因病在京逝世青藏公路—开辟一条通过“世界屋脊”的公路康藏公路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艰苦、气候恶劣,且当时由于军事需要未按标准进行测设。于1954年把公路修到了拉萨。由于筑路有功,被交通部授予二级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的先进生产者。1957年荣获全国测设大会二等奖,并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毛主席的接见。林同炎,美籍华裔结构工程专家。原名同棪,中国福建省福州人。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将美国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颁发给林同炎教授(他也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2000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得主,被世界工程学界尊称为预应力混凝土之父。四、预应力先生—林同炎李国豪是国际著名力学和桥梁专家,男,1913年4月13日生,2005年2月23日卒。广东省梅县人。先后应聘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1955年首批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4年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五、悬索桥李—李国豪邓文中先生(1938-),男,美籍华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中国清华、同济、东南、重大、浙大、重庆交通、大连理工等大学的名誉教授。业绩遍布欧洲、美洲、非洲、亚洲、澳洲,世界各地。被业界称为“邓氏桥梁永不日落”。六、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邓氏语录——造桥是百年大计,是为大家工作,使用公众的钱,为公众做事,绝不可以自私地为自己建造纪念碑。——造桥要务实、要创新,但不能鲁莽地前进,必须在创新中兼有稳重的成份。——建造桥梁务必坚持“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宗旨。——我们决不有意创造世界纪录,但决不惧怕世界纪录。——设计的四种境界“能、会、美、雅”。林元培祖籍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渭阳村。1936年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1989年被建设部首批命名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涵盖了上海市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徐浦大桥、东海大桥等各种桥型。七、桥梁专家—林元培项海帆(1935.12.19-),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研究生,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顾问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项海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及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八、公路工程桥梁与隧道专家—项海帆孙立军,1963年生,安徽宿县人。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完成博士学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道路工程领域第一个博士。九、道路与交通工程专家—孙立军沙庆林(1930.5.7--)道路工程专家。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沙庆林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荣誉称号。十、公路路面学和路基路面工程专家—沙庆林沈金安,男,1941年10月生,武进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任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公路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在沥青路面、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等方面颇有研究。十一、我国公路工程、沥青专家—沈金安范立础(1933.6.8-)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镇海县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原结构工程学院院长(1987-1997)。现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7-)。十二、土木工程、桥梁结构专家—范立础
本文标题:道桥工程概论—路桥大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0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