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最牛”挑山夫大洋深处的罕见鱼类,它们通常生活在海平面2000~9000英尺以下,特征是口大、眼大,身体某一或某几部分有发光器。发光器既用於诱捕猎物,也用於引诱配偶。深海鱼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压力极大,极寒冷和黑暗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了这些特殊习性。乍看之下这仿佛是一部科幻电影中的壮观场面,但事实上卡拉库姆沙漠上的巨大火洞并不是外星人攻击地球所遗留的残骸。这个洞穴形成40多年前,洞内火焰一直燃烧至今,位于土库曼斯坦达瓦札镇附近的巨大地洞也被称为“地狱之门”。1971年,前苏联地质学家对该地点进行挖掘,发现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地洞,但是挖掘地点边缘出现崩塌,从而形成一个直径70米的巨大洞穴。由于担心这个洞穴可能导致有毒气体泄漏,研究小组决定燃烧这个洞穴,他们原认为只需燃烧几天即可,但是洞穴内的天然气一直燃烧至今。在距离达瓦札镇数公里之外都可清楚地看到“地狱之门”燃烧所释放的金色光芒,据悉,达瓦札镇是一个拥有350人的村庄,位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以北260公里处。2010年4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参观了“地狱之门”,并命令应当填平这个洞穴,阻止天然气资源的浪费,但至今这个洞穴仍在燃烧。卡拉库姆沙漠占据着土库曼斯曼多半面积,位于里海以东。咸海位于卡拉库姆沙漠以北,阿姆河和克孜勒库姆沙漠位于卡拉库姆沙漠东北方向。这一地区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天文学家们的目光都被木星上突然出现的一道闪光吸引住了,因为这一闪光可能意味着这颗太阳系的巨无霸再次遭受了一次撞击事件。利用欧洲航天局的赫歇尔太空望远镜以及XMM-牛顿太空望远镜获取的数据,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绘制了亮紫色超新星残余W44的图像,展现令人不可思议的壮观景象。通过这幅图像,我们能够感受到一颗濒死恒星拥有怎样令人敬畏的力量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美国参联会成员,右二为因抗命行为而被放逐当大使的海军作战部长安德森。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令美国和苏联陷入核战争边缘,几十年来,有关这一事件经过的描述众多,以至于很多人都对它耳熟能详。不过,最近一些新档案的披露,让我们了解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内幕,比如10月16日解密的五角大楼文件显示,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甚至外界所认为的危机结束(10月28日)之后,美国军方高级将领一直没有放弃施压总统肯尼迪出兵古巴档案显示,1962年11月2日,参谋长联席会议(简称参联会)主席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撰写了一份备忘录给肯尼迪,表明在没有战术核武器投入使用的情况下,美军入侵古巴的计划“恰当、可行”。如果古巴人选择“蛮干”,即使用核武器打击入侵部队,美军将立即动用具有压倒优势的核力量打击其“军事目标”,这些“军事目标”主要集中在古巴西部。泰勒的备忘录表明,即使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数天前已宣布从古巴撤走弹道导弹,美军高级将领仍在敦促发起入侵行动。美国军方当时估计,入侵行动的头10天,美军会有约1.85万人的伤亡,如果接着爆发核战,伤亡难以评估。美国联合战略调查委员会质疑苏联是否会为保卫古巴而卷入一场全面战争,认为苏军无法成功发起一场突袭,而且苏联在美洲不具有切身利益。不过,肯尼迪最终没有采纳入侵方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月16日也披露称,危机之初,五角大楼的参联会坚决认为,对古巴发起一场先发制人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是回应苏联做法的唯一方式。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则提出,由美国海军对古巴实施“隔离”。参联会对此很不满。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罗伯特在回忆录中说,参联会成员一致要求立即采取军事行动,他们强有力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封锁是无效的。尤其是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上将同肯尼迪激烈争辩,坚称军事攻击绝对必要。李梅在危机结束后曾说,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回忆录中还提到,国务院准备了一份紧急方案,入侵和占领古巴之后,在该国建立一个文官政府。报道还称,罗伯特在同苏联人谈判时警告说,如果他哥哥什么都不做,五角大楼的那些人会采取行动———有可能是一场军事政变。在古巴导弹危机过后,麦克纳马拉对肯尼迪总统说:“我们需要替换李梅和乔治·安德森上将(海军作战部长),这两人都抗命不遵,我们需要就此发出明确的信息。”肯尼迪告诉麦克纳马拉,出于政治考虑,他只能公开惩罚其中一个人。麦克纳马拉选了安德森,稍后,肯尼迪提名他为驻葡萄牙大使。有分析称,麦克纳马拉视安德森的举动为叛变,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遭到放逐,安德森原本有望升任参联会主席。此外,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报道,1962年11月22日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紧张会谈细节最近首次公开,有关内容显示,由于那场危机,古巴原本会成为拉美首个核国家。报道称,10月28日,赫鲁晓夫宣布从古巴撤走中程核导弹,2天后,肯尼迪宣布解除对古巴周边的“隔离”。但美国人不知道的是,苏联在古巴还有约100枚战术核武器,包括6枚伊尔-28轰炸机使用的核弹。苏联档案显示,苏方原打算训练古巴人使用这些核武器。但当时卡斯特罗对于苏联绕过他与美国秘密达成妥协感到愤怒,他也不赞同协议中所规定的在古巴的任何核查。于是,苏联方面派出了米高扬,他于11月2日抵达古巴,接下来20天内与卡斯特罗进行了艰难会谈。通过会谈,米高扬意识到,如果危险的战术核武器留在古巴,可能造成很大风险。卡斯特罗11月20日向古巴驻联合国代表发出的一个指令提到,“我们拥有战术核武器,我们应该保留那些武器”。11月22日的最后会谈让卡斯特罗很失望。米高扬称,苏联并不是因美国的压力才撤走所有武器,而是因为伊尔-28轰炸机已经落伍,它的最佳用途只是充当靶机。卡斯特罗情绪变得激动,他反驳说:“那你们为什么还要把它们送到这边来?”最后,卡斯特罗再三表示希望米高扬将战术核弹头留在古巴,但米高扬拒绝了。《外交政策》评论称,如果古巴甘愿充当苏联的小卒,或许能保留战术核武器,但古巴人表现出了过强的独立性。另据德国联邦情报局最新解密的文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高潮期间,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招募两名前纳粹党卫军军官,来帮助训练古巴军队。不仅如此,卡斯特罗还试图招募前纳粹国防军伞兵和技术人员,他还与德国极右翼中间人联系,想购买比利时制造的武器。当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时,鲁庄公自然而然的就惹来了一些麻烦。所以说,漂亮女人是老虎,这不,好好一国之君,因为“娶妻不淑”而引来了国难。春秋时期,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女为夫人,而齐国公女大多不是“省油的灯”,多不守“妇道”,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即后来的齐襄公)保持着情人关系,最后,齐襄公居然派杀手暗杀了鲁桓公。鲁庄公是鲁桓公与文姜生的儿子,他明知道自己的老爸是被老妈和舅舅联合谋杀的,可依然没有吸取老爸被齐国公女戴绿帽子的教训。在即位24年之后,他又娶了齐国公女哀姜为夫人。这个哀姜也是搞绯闻的高手。鲁庄公的二弟叫庆父,在鲁国颇有权势。哀姜于是就看上了庆父,两人私通。更可怕的是,这场宫廷绯闻又直接引发了鲁国历史上著名的庆父之乱。鲁庄公和哀姜之间没有生子。这样,鲁国也就没有了嫡长子。但哀姜以与陪嫁的叔姜之子启方为己子,想让启方做鲁庄公的接班人。可是,鲁庄公不同意。他想立子般为接班人。为什么要立子般做自己的接班人呢?这里面就又有一段故事。在未娶哀姜之前,鲁庄公在鲁国大夫党氏之家附近建造高台,顺道就看上了党氏的女儿孟任,去勾引人家。孟任是鲁国大夫的女儿,讲究礼仪,不愿与没名没分的男人发生关系,于是就闭门不见鲁庄公。为了娶孟任,鲁庄公答应立孟任为夫人,这样,孟任才“许之”她怕鲁庄公说话不算数,还特地“割臂盟公”即割臂出血与鲁庄公歃血为盟。孟任嫁给鲁庄公之后,生子名子般。可是,鲁庄公显然没有兑现自己当初的誓言,他又从齐国娶了哀姜,立哀姜为夫人。鲁庄公对孟任内心有愧,遂想立子般为继承人,以安抚孟任。一个男人若是好色代价往往是惨重的。原因就在于,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间,他虽然想着照顾平衡,搞得八面玲珑,可结果必是里外不讨好,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地。今人如此,当年的鲁庄公也是一样。因为摆不平哀姜和孟任,立后之事就一直拖了下去。公元前622年鲁庄公病重,他问三弟叔牙立后之事,叔牙说:“我看二哥庆父比较有才,可以继位。”鲁庄公又问四弟季友立后之事,季友说:“我以死力挺子般继位。”鲁庄公告诉季友,叔牙曾保举庆父继位。结果季友假托国君之命,派人用毒酒毒死了叔牙。鲁庄公去世之后,季友奉子般为君,暂住党氏之家。庆父不服,就派人刺杀了子般并发动政变,驱逐了季友。鲁人奉启方为君,是为鲁闵公。不久,庆父又与哀姜合谋,派人杀害了鲁闵公,欲立庆方为君。但庆父不得人心,控制不住政局,很快遭国人驱逐,逃奔莒国。这时,季友回国,奉鲁庄公另一庶子申即位,是为鲁僖公。鲁国贿赂莒国,让其把庆父押解回鲁国,莒国答应了。庆父自知罪大,就在押解回国的路上自杀了。庆父出奔莒国之时,哀姜在鲁国也呆不下去,出奔邾国。庆父死后,哀姜的好日子到了头。她与庆父私通,还是庆父连弑二位国君的从犯,受到国内国外舆论的普遍谴责。此时,齐桓公已经称霸,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延续周礼,在国际上主持正义。哀姜在鲁国的表现让齐桓公感觉很没面子。于是,齐桓公责令邾国将哀姜引渡回齐国,之后将其杀死,“以尸归鲁”。鲁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对哀姜仍以国君夫人之礼下葬。鲁国历史上有名的庆父之乱才最终落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称“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一个个恐怖瘆人的“焚尸炉”,走近那段震撼而又残酷的历史。资料记载,奥斯威辛集中营焚尸房内的最大房间是停尸间,后来被改建成毒气室。1941-1942年期间,苏军战俘和上西西里亚地区的犹太人就是在这里被杀害的。两个焚尸炉是焚尸房里用保留下来的原来焚尸炉的钢铁部分复制的,尽管整个焚尸炉不是原物,但却是纳粹罪行的铁证。原来这个焚尸房内有三个焚尸炉,每个焚尸炉一次可以焚烧2-3具尸体,一个昼夜可以焚烧350具尸体。在1940年到1943年期间,这个焚尸房始终不停地运转。2007年拍摄的纳粹集中营中的焚尸炉。在德国法西斯眼里,奥斯威辛集中营主要发挥“灭绝营”的功能。建有4个大规模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间每天焚烧数千具尸体。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皮肤做灯罩1945年8月二战即将结束,日本投降之前,二战历史上的第二颗原子弹被投放到长崎市作为20世纪中国的重要标志性人物,毛泽东、周恩来以如椽之笔改写了中国与世界的历史。他们之间的“天作之合”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震撼力,而且也具有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在中外政治史上,虽不乏两人并称的例子,但与“毛、周”相比,其逊色之处便不难立见。国外学者曾用“航海家”与“水手长”、“理论家”与“实行家”、“董事长”和“执行董事”、“海洋”与“海岸”等多种比喻,力求逼近两人关系的本质。在两大革命伟人中,毛泽东当然起着主导的作用。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也许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同样,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也不能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恩来。而对毛泽东来说,他最离不开的人是周恩来,这也是事实。自1924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广州相识起,一直到1976年相继逝世。他们两人在一起共事前后超过半个世纪,情谊日久弥坚。在晚年,他们更是互相爱护和关心,可谓入丝入毫,点滴不漏。为纪念两位共和国历史上的革命伟人,以及他们二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与并肩创下的历史功绩,现将他们在革命历程中的珍贵合影呈现给大家重庆和谈共和国伟大总理——周恩来追悼会罕见照片
本文标题:奇闻轶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0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