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教师职业道德_师德(详)
教师职业道德关注职业道德----守候教师的精神家园;提升职业道德----促进教师的生命成长!总纲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论二、社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内容四、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过程及其评价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践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功能第三节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010203040506070809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东部西部北部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一、教师的含义与作用:1、含义:“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曾经写在我们教育学教科书上的东西,现在看来,是有不少问题的。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应该是一朵美丽的花。花是无法去影响园丁的,它只能给园丁带来感官的愉悦,带来工作的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的过程。同时,园丁自己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过去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价值必须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忽视了教师自己价值的直接呈现方式。教师也不是春蚕,教师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春蚕吐丝是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它的使命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最多是为人类提供几根纺织用的丝。这显然不应该是现代教师的形象。教师更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是一个机器,让工程师任意修理,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或者改变,而且,教师自己的灵魂由谁去塑造呢?教师更不是蜡烛。那种把教师看成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其实是很荒唐的。有人还嫌不够,要教师两头燃烧,加快成为灰烬的步伐。把学生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之上,显然也是不妥当的。有人说,教师是绚丽的晚霞,在照亮天空的同时,也呈现出自己的美丽。这个比喻虽然比上面的要精彩,但是,当晚霞退却的时候,那星星和月亮构成的夜色天空难道不美丽吗?思考教师是什么?在那么多美丽比喻的背后,却失去了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关注,忘记了教师也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的平凡的人,你如何看待教师的精神成长?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中国教育报》一封信的启示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校报到,他都会交给新教师一封信,信上写着:“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2、教师的作用第一,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第二,开发人类智力资源,促进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培育新型劳动者,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第四,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二、职业:1、含义:“职”:责任、义务、权利的意思;“业”:业务、事业,具有独特性的专业工作的意思。职业就是人们由于分工而长期从事的专业业务和特定的职责,并以此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工作。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前提。分工是一种特殊的、有专业划分的、进一步发展的协作形式。与此相应,社会成员固定地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上,承担一定的职责,从事专门的业务,于是产生了职业。2、种类:《周礼·考工记》中指出:“国有六职”,即王公--最高统治者,“坐其论道”;士大夫--官僚和贵族,“坐而行之”;百工--手工业者,“伤五材,辨片器”;商旅--小商贩“通四方之珍异”;农夫--农民“伤力以长地材”;妇幼--家庭妇女,“活丝麻以成之”。今人讲三百六十行,就足以说明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分工程度的增强。三、道德1、道德的起源唯心主义:上帝、神灵旨意;“根于心”;先天的、与生俱有的善性。机械唯物主义: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唯物史观: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人类语言意识的产生是道德产生的前提。---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含义《中国神话哲学》:谈到“道”的起源时说:道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来源,其一是现实取向的来源,道的本意指日常经验中的道路,这是儒家思想中的道的来源。其二是神话取向的道的来源,道指的是由太阳及其运动所体现的一般法则或原理___循环往复。这是道家哲学中的道范畴的由来。民间:头上的两点是它的眼睛,它在最高处望着四周,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代表着要心胸宽大。眼睛下是它的肩平平的代表着公平公正。它的身体(自)端端正正的代表着身正,“辶部”—表明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所以道的基本素质是:心胸宽大、公平公正、身正。中国传统文化中“德”的含义关于“德”的含义,其内容是很丰富的。如《广雅•释诂》说:“德者,得也”。就是说,将事做得很适宜,恰如其分即是德。此外,《庄子》、《易经》、《礼记》、《论语》、《淮南子》、《左传》、《论衡》、《说苑》等书中,对“德”字亦有多种解释。如“物得以生谓之德”,这是从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成长方面来说的,其中含有扶植新事物的意思。“事得以成,物得以和,谓之德”,这是对“德”之含义的进一步深化。此外,“阴阳交通”、“化育万物”、“通于天地”、“孝悌”、“恩施”、“精神不乱”、“身全”、“善教”、“和”、“福利”、“贤良”、“爱民无私”、“养善而进”、“谏争不威”、“得其天性”等,都被称为德。在世俗中,“德”的含义也是多方面的,它体现为人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就是“社会道德”。如“廉洁不贪”、“守正不淫”、“扶助人才”、“提拔后进”、“宽厚待人”、“忍辱谅解”等。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德”即“得”,指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外施于人称为“德”。《论语》中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的“德”指人的品质,“以德报德”指人的行为;“为政以德”指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中国最早把“道”与“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子。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礼”的规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有时指人的思想品质,修养程度,善恶评价;有时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但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2、道德的含义和本质[道德的含义]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区分善恶美丑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形式上看,具有主观性,但其内容却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人们提出的客观要求的反映。3、类型依据不同的经济结构(纵向)划分为不同的历史类型: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根据人们道德生活的领域(横向)划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四、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职业道德来源于职业实践活动。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正当的社会职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行为惯例→职业道德真正形成→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2、职业道德的特点第一,内容的稳定性;第二,形式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第三,适用对象的限定性。五、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第一,教师劳动的目的有社会性和责任性;第二,教师劳动的任务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第三,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示范性和严格性;第四,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规范性和创造性;第五,教师的劳动工具具有个性化和自觉性;第六,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广泛性和长期性。六、教师职业道德1、含义: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业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第一,对教师起调节和教育作用;第二,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第三,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第一,具有强烈的责任性;第二,具有独特的示范性;第三,具有严格的标准性;第四,具有鲜明的继承性。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1、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实践,是反映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教育意识;2、教师职业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3、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实践精神。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功能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1、特殊的认识功能;2、特殊的调节功能;3、特殊的迁移功能。三、社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1、区别:出现先后;使用范围。2、联系:社会道德对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支配和制约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并影响着社会道德。共性与个性。3、共同特征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发展不同步;阶级性;历史继承性;道德现象的共含性:文化、品质、活动第三节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过程。一、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逻辑起点教师素质中所包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水平与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二、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1、利于教师职业道德人格不断的发展和完善;2、利于教师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3、利于形成社会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二章社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节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现实因素一、经济变革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重新审视与抉择;二、教育价值选择上的两难问题使教育永远成为社会批评的对象;三、对教师职业认同与认识存在着二重性。第二节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新要求一、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二、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三、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新要求1、关于教育目的2、关于教育目标3、对教师的要求:做人;思考问题;知识技能。第三节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及其发展前景一、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1、农业2、能源与交通3、教育与科学二、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三、教师工作将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之一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与内容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涵在一社会条件下,由教育性质、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教育原则所决定的,各级各类教师在履行教学职责、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在处理以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二、制定师德基本原则的指导思想1、集体主义:利益统筹兼顾;必要时的利益服从。2、素质导向:(1)、素质:素质是指个
本文标题:教师职业道德_师德(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0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