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单击添加署名或公司信息LOGO货币政策工具所谓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或操作方法Page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其他货币政策工具3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运用或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三种,也称为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即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Page3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Page4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原因一是产生对中央银行储备的需求,保证这种需求的稳定性;二是不付息准备金作为对存款机构货币创造的税收,可以看成是中央银行提供服务的公开价格;三是提高银行创造货币的成本以及不付息准备系统可以稳定货币,减少货币不稳定对经济的影响;四是准备金根据持有期间平均值测算,有利于推动银行进行货币管理,烫平短期利率。Page5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及功能Page6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及功能第—,长期以来,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这部分资金用于发放再贷款,支持农副产品收购和国家重点建设等政策性资金需要。第二,1998年3月准备金制度改革之前,准备金存款按规定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为满足资金营运的需要,还要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账户(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清算支付,一般保持在5—7%、加上商业银行总行实行二级、三级准备金,总的准备金率高达30%,有的甚至达到50%。Page7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及功能第三,由于原来中央银行规定的备付金率缺乏硬约束,备付金率的波动较大,容易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剧烈变化。同时,中央银行对备付金支付较高利率,弱化了金融机构通过拆借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内在要求,不利于同业拆借市场等货币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工具的有效运用。第四,1998年3月以前,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是以期末存款余额为基础的,而以旬末或月末余额为基础进行计提的方法是欠科学的。Page8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及功能第五,尽管1998年改革准备金制度已对准备金存款利率作了大幅下降,但是对准备金存款仍按相对较高的利率支付利息,按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运作经验,应逐步过渡到取消对准备金存款的利息支付。Page9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3、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缺陷第一,由于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力大,如果调整幅度没有掌握好,易引起整个经济的剧烈动荡。第二,如果中央银行频繁地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无所适从,可能会引起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上的其他问题。第三,在商业银行拥有大量超额准备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如果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幅度不大(提高的幅度没有超过超额准备金率),只会使原来的超额准备金转换成法定准备金,而整个准备金总额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会使中央银行收缩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意图落空。Page10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何种票据有贴现的资格Page11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其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意向。第二,利用“告示效应”,以影响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行为。第三,调整经济结构。Page12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利用这一工具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应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规模,以实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供应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图。同时,作为一种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它有利于一国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Page13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政策缺陷:第一,再贴现政策的运用对外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第二,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第三,调整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也是相对的。Page14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操作所谓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短期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通过银行系统准备金的增减变化来实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的。Page15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操作优点:第一,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第二,具有充分的直接性特点。第三,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最为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第四,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每天都在进行,故不会导致人们的预期变化,有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Page16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操作条件:第一,中央银行要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且拥有强大的、足以调控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第二,金融市场要相当发达,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的规模;第三,要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Page17LOGO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Page18基本操作方法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通货紧缩(总需求总供给)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有价证券买进有价证券LOGO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Page19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金融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水平。LOGO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Page20常见种类:1、消费者信用控制。所谓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贷款的管理措施,其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为防止证券买卖的过度投机,对凭信用购买证券时规定必须以现金支付的比例。LOGO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Page21常见种类:3、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所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交易中的过度投机行为。4、优惠利率。所谓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经济部门、行业或产品制定较低的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投资,以调节它们的积极性,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LOGO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Page22常见种类:5、进口保证金制度。这一方法类似于证券保证金的做法,即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额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规模的过快增长。这一措施多为国际收支经常出现逆差的国家采用。LOGO其他货币政策工具Page23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LOGO其他货币政策工具Page24(一)直接信用控制1、信贷配给2、流动性比率3、利率上限4、直接干预LOGO其他货币政策工具Page25(一)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采用行政手段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的措施,主要有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1、道义劝告。2、窗口指导。LOGO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对象Page26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初衷:增加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以便扩大再贷款规模和进行信贷结构调整;支付利息;差别准备金制度;调控作用不大。Page27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再贴现政策贴现市场一直不太发达,主要原因是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因此,调整再贴现率对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投放基础货币的作用不大;我国调整再贴现率的主要作用是起一个信号作用。Page28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3、公开市场业务:始于1996年,目前尚处于发育阶段短期国债发行量少;作为金边债券,社会公众不愿出售国债,因此市场流动性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对象是外汇,且作为“对冲”其主动性不足而被动性有余。Page29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4、再贷款目前我国最有影响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贷款作为央行增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增加超额准备金的主渠道,不仅影响货币供给,且具有信号作用,可表明银根松紧;具有被动性;随着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增加,其作用会削弱。Page30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行货币政策工具不像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针对消费信贷和证券投资信贷的保证金比例的调整上,而是为了对国家急需发展的部门,如能源、交通、出口和重点建设项目等进行扶持,采取诸如优惠利率、利息补贴、专项贷款和特种贷款等。Page31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三)强有力的直接信用控制1、利率管制2、贷款规模控制Page32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四)有待加强的道义劝告道义劝告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应具有权威性;我国央行的“道义劝告”主要采取下达指导性文件或意见的形式进行。Page33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五)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1、改革方向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由依靠直接货币政策工具转向主要依靠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难点:由总量货币政策工具转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发展趋势是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Page34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五)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2、货币政策工具的职能分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的备用政策工具和金融监管手段;再贷款与再贴现: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公开市场操作:履行调节日常货币供应的职能;利率政策:发挥资产价格调节的基础性作用Page35LOGO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五)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3、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中的配合;货币政策工具数量调控和价格调节的搭配;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在其作用期限上的搭配。Page36
本文标题:66货币政策工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1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