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爱德华·默罗爱德华.默罗(MurrowEdward,1908——1965):1935年进CBS《1937年任驻欧洲新闻办首席记者主任,主持《现在请听》、《这里是伦敦》广播节目,被誉为“现场报道的鼻祖”。50年代主持电视专栏《现在请看》、《面对面》。1960年任新闻属署长。1940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战场炮火犹酣,《这里是伦敦》开始第一次现场直播——爱德华·默罗站在伦敦一间民居屋顶上,迎着德军狂轰滥炸,以平静的语调开播:“你好,这里是伦敦……”这就是战地现场播报,它奠定了默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杰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杰出战地记者的地位。称默罗为广播和电视新闻业的“开山宗师”,是因为他独创了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可以说,后世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词,以及现代传播学上的“新闻联播”、“现场直播”等方式,都是从默罗开始的。默罗于1908年4月25日生于格林斯伯勒,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县的一座城市。他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6岁的时候举家迁到斯卡吉特县(华盛顿州)。早年就读于华盛顿州立大学。他擅长演说,是个出色的演说家,还热衷于戏剧。此外还写得一手优雅而严谨的文章,这都为以后其在广播事业上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大学期间,他就赢得广泛拥戴,被推举为全国学生联主席。1935年,默罗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成为一名广播记者。从此默罗的名字,几乎一直与CBS联系在了一起。默罗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接受严格教育的他,养成了沉稳老练、不苟言笑的独特个性。他的现场报道奠定了美国新闻电视时代第一黄金时期的基本格调——庄重、沉静,声情并茂而定位简洁、客观、真实。他对新闻报道的热情、客观、正义,为美国新闻界留下了一份良心与价值观念的遗产。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世界新闻史来说,默罗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战后回国刚进入上层不久,莫罗便辞职重操旧业,继续回到无线电广播话筒前,同制作人弗雷德·弗里恩德利一起创作并主持了系列广播节目“现在请听”。由于莫罗的节目广受欢迎,随后他又登上电视银屏,主持了新闻节目“现在请看”,关于麦卡锡的报道不仅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政治运动,还开创了电视史上的新纪元。同时,莫罗还主持了名人访谈类节目“人与人之间”,其节目形式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1958年,莫罗继续展开新的尝试,制作了探讨国际政坛人物的节目“小世界”。莫罗曾先后获得四次艾美奖和五次电视花生人奖,1961年被肯尼迪总统委任为美国新闻总署署长。默罗是最早意识到广播和电视在娱乐功能之外还能传递新闻信息的少数人之一。从1937年起,他开始致力于通过广播向美国听众传播欧洲大陆发生的战前新闻的工作。他因现场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一举成名。他独创了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这些形式的创新,不仅真正发挥了广播的优势,而且使广播在美国成为合法、严肃、传播面极广的新闻媒介,改变了人们过去一直把广播只看作消遣娱乐工具的看法。在战事新闻报道中,默罗成为新媒体与新形式的最佳实践者。美国的新闻广播始于1920年。不过,当时所谓的新闻广播只是播报新闻提要,广播员在广播结束时总会提一句:“详情请参阅你们的地方报纸。”此时,新闻广播只是报纸传媒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人们普遍认为广播的保存性差,声音转瞬即逝,无影无踪,不如报纸那样容易保存与收藏。广播的选择性小,听众听广播,只能按顺序收听,比较被动,不像读报那样可以自由选择。此外,广播的清晰度也比较低。广播由于只闻其声,不见字形,同音字词容易混淆,产生歧义,不如报刊文字清晰明白。相反,广播所具有的传播信息的及时性、表达内容的传真性、收听对象的广泛性、收听节目的方便性并没有被绝大多数新闻机构与新闻人员充分认识到。时至1937年,广播在新闻界仍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无论是美国NBC(全国广播公司)还是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从欧洲发回的广播大多还是娱乐性节目。被派往英国的默罗在向伦敦记者协会递交入会申请的时候,居然遭到了拒绝。因为该协会的成员主要由报纸、通讯社的记者组成,作为广播记者的默罗甚至没有资格参加记者界举办的会议。1937年,希特勒日益加紧扩军备战,欧洲局势日益紧张。CBS主管新闻部的副总经理,觉得有必要选派一名记者去主持CBS欧洲记者站。起初虽然不愿从总部放走默罗,但最终经过一番考虑,觉得最合适的人还是默罗。于是,29岁的默罗受命成为伦敦欧洲记者站的负责人。当时CBS欧洲站站长职位最初是空缺的。这个所谓“站长”实际上只是“接待站站长”,在“西线无战事”的时期仅仅做点商务工作,于是默罗主动申请到了这个职务。当德国人进入奥地利后,默罗一夜之间成了名记。默罗的准备首先是从广播记者选择上开始的。他物色了一个播音员威廉·夏伊勒,这是一名资深记者,新闻写作生动鲜明,新闻嗅觉敏锐准确。但纽约CBS总部否定了他的提名,理由是夏伊勒那平淡的美国中西部口音不适合播音。默罗通过越洋电话与总部争论,他说这是在招聘记者而不是播音员,我们是需要一位伟大的记者还是仅仅一个漂亮的声音,最后总部接受了他的意见,默罗不仅留下了夏伊勒。除了夏勒,默罗在二战爆发前后还物色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广播记者组。其中包括《纽约时报》一战时的名记者埃尔默·戴维斯、埃里克·塞瓦赖德(EricSevareid)、查尔斯·科林伍德(CharlesCollingwood)、霍华德·K.史密斯(HowardK.Smith)等。美国《电视明星》一书,在提到默罗这个报道班子之时写道:“是一个非凡的、有教养的、才华横溢的群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他们肇始了无线电广播报道的艺术。”1937年,希特勒对外扩张的气焰已经愈发嚣张,但沉迷于和平主义美梦的英国和法国却采取了绥靖政策。绝大多数人不相信世界大战会再次爆发,英国人更是迷信英吉利海峡这个天然屏障,不相信希特勒会袭击英伦三岛。但爱德华·默罗却凭着他敏锐的嗅觉,始终把目光盯着德国,密切地关注着局势的进展。1938年春,德国向奥地利发出战争叫嚣,准备吞并奥地利。3月11日,机警的夏伊勒用事先编好的暗语给默罗打电话:“客队已超过球门线。”这意味着德军已跨过奥地利边界。没有任何犹豫,默罗当即要求夏伊勒飞回CBS广播大楼,并于当天晚上就维也纳事件作了第一次报道。其后,默罗又决定亲赴维也纳观察事态发展。他先到波兰华沙,却找不到去维也纳的班机,便设法用1000美元租下一架小飞机,先飞柏林,再转机去维也纳。3月12日,在希特勒进入维也纳的前一天,默罗发出了他的战事新闻开篇报道,向英国与美国听众直播德军进军维也纳实况:“我是爱德华·默罗,现在是凌晨2点30分……年轻的纳粹冲锋队员乘车在街道上闲荡着。他们乘着军用卡车、各种型号装甲车,唱着歌,不时向人群扔橘子皮。所有重要大楼都设有武装警察。整个城市有一种注定要发生某种事情的迹象……”默罗的报道是大战前的信号。从维也纳开始,他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欧洲各国,在巴黎、罗马、柏林、伦敦、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张罗人马,分别租用短波发射机,把信号直接发送到CBS总部。每天,默罗的报道班子从各国首都一起发出报道,谈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些广播首开三地联合战争报道的先河,从欧洲四面八方越过重洋,把一件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信息带给一个个美国家庭。默罗的举动促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广播节目——“刻不容缓的新闻节目”及“新闻综述”。至此,以他为首的报道班子首创的CBS“新闻联播”在二战前夜诞生了。这种独特的广播方式,带动了战时的新闻广播,对其后的战事新闻报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38年的慕尼黑事件,使默罗成了全欧洲家喻户晓的人物。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把目光投注到捷克斯洛伐克。9月12日下午,NBC与CBS在纽伦堡广播了希特勒在纳粹党代会上的闭幕词。4小时后,默罗在伦敦发表预测性报道:“英国政府将同意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来防止战争。”事实不幸被他言中。《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向“凯旋”的张伯伦首相欢呼他带回了“我们时代的和平”。默罗报道了英国的庆祝实况,但他本人却大声反对这个协议。他断定,英国人一厢情愿的和平并不会就此存在,只是希特勒取得了现代外交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在慕尼黑事件期间,默罗一人广播了35次,同时还在欧洲18个地点安排了116次直播。在纽约的CBS总部,第九播音室负责安排节目的老播音员汉斯·冯·卡顿伯恩每当电话发生故障或语音不清时,就会大声地呼唤默罗回话,于是,全欧洲的上空都连续不断地传递着同样的声音:“叫爱德华·默罗、爱德华·默罗%”慕尼黑危机期间,默罗的广播新闻报道班子在三个方面胜过了报纸的报道:他们的广播比报纸快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快一两天;第二,他们的广播覆盖面更广,在美国的乡与小镇上,地方小报很少刊登的国际新闻也被当地居民所知晓;第三,他们报道的新闻未经任何编辑插手,都是现场直播。他们用实践向新闻界表明:广播不再是一个娱乐消遣的工具,而是一个严肃而日益成熟的新闻媒介了。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两天后,与波兰有同盟关系的英国、法国不得不对德宣战。9月3日上午11点15分,英国首相张伯伦在BBC发表广播讲话。紧接着默罗在地下广播室发出一篇报道:“英国首相宣布:英德之间存在战争状态。”从这时起,默罗开始走向战争最前沿。战争期间,默罗令人不可思议地创造着广播新闻的一大奇迹。当时,无论是柏林还是伦敦都实施了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新闻广播必须经审查后才能播出,以防止泄密。但是,默罗巧妙地利用检查官们无法检查混杂的声音与音调来发表倾向与看法,在播音中,又不时讲一些稿件之外的东西来传播信息。这样,建立在伦敦与柏林间“圆桌会议”———新闻综述始终得以畅通无阻地进行下去,将交战双方的战况源源不断地传向保持中立的美国。1940年5月英法盟军从敦刻尔克撤退时,默罗一直在英吉利海峡地区采访。白天,他和英国空军呆在一起,晚上开车回伦敦广播。从这里开始,置身于战争第一现场的默罗开始筹划用一种新的报道方式来报道战争。1940年不列颠空战时期,默罗制作的现场新闻报道《这里是伦敦》系列节目,给远离欧洲战场的美国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是伦敦......”(ThisisLondon...)的广播报道非常成功,也成为了默罗的广播风格标志。默罗的报道总是尽可能的贴近战争一线,让听众听到隆隆的飞机声、爆炸声等一切与轰炸场景有关的元素,为美国听众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战火体验。1940年8月24日星期六,3000万美国家庭坐在起居室内的收音机旁,收听默罗的现场广播——《这里是伦敦》。节目一开始,收音机里传出的是震耳的隆隆炮声。接着,默罗以慎重、准确而有节奏的声音报道:“你们此刻听到的是空袭警报发出的声音,在不远的地方,探照灯突然亮了,一道强烈的灯光正在我上空划过。人们在静静地向前走。我现在正在一个防空洞门口,我得把电缆线挪动一点,这样可以给人们腾出进入防空洞的通道。”在现场音响与现场情景的生动纪实中,默罗传达给那些看不见战场的人们一个基本事实:希特勒向西线发动了“闪电战”,比利时、荷兰、法国相继沦陷。此刻又轮到英国,戈林元帅的德国空军正在英三岛上空肆虐,不列颠人正在孤军奋战。在不列颠战役中,默罗的广播报道主要是在午夜后进行,即与德国空军空袭同步进行。通常情况下,他在前往演播室路上就开始广播。在这期间他好几次在街上被炸弹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击倒,有一次,一个大弹片甚至就落在他几秒钟前的位置上。站在BBC大楼顶上做直播默罗最不愿意的事是进防空洞,除非他是去那儿采集新闻。他自己解释说:“一旦进了防空洞,你就会慌张得不知所措。有人问默罗为什么要冒险,他说:“我有一种农民的头脑,我写不出没有看见的东西。”他认为这样做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在做一个战地记者应该做的工作:尽可能找到更多的第一手报道材料。当空袭最猛烈时,默罗要求站在BBC广播大楼顶上做现场报道,因这是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英国空军拒绝了他的要求。最后丘吉尔首相受到这个年轻的美国记者的感染,破例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无论美国还是英国,都听到了默罗在最危险的地方与事件同步进行的现场报道。以生命为支撑,默罗将现场播报的技巧与方法发挥到极致:随着战争事件的发生、发展,边观察边叙述,将现场
本文标题:爱德华·默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6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