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儿科安全输液的护理管理
儿科安全输液的护理管理Companyname2静脉输液的现状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抢救治疗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静脉治疗比口服药物有更大的风险,常可以引起输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重视自己的权利,护患纠纷不断涌现。◎Companyname3什么是安全输液?安全输液应在保证容器内溶液是无菌的,符合国家药典要求的前提下,在无菌层流通风柜内进行药品配置。输液时应保证在密闭状态下(无需进气针)进行输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无菌液体在配置药液后,药液依然保持无菌。密闭的输液方式是保证将这一无菌状态持续到输液结束。Companyname4安全输液的重要性既满足了病人的需求,又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优化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我们必须提高对安全输液概念和安全输液要点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认识,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并认真探讨和研究,杜绝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Companyname5输液反应1、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发热反应的早晚视致热原进人体内的量、质和患者的个体而异。但一般的规律是:(1)输液后很快出现的反应一般为药物过敏反应,如青霉素类过敏呈闪电式反应。(2)在输液开始后20min内出现的反应,其原因可为药物变质或是液体和输液器内受细菌或毒素污染所致。(3)输液5~6h出现反应可能同输液时间过长,药物暴露过久反复加取药物引起污染所致。Companyname6输液反应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对于儿童尤其是心肺功能不良的患儿,输液速度过快可引起患儿局部或全身的不适或病情恶化,特殊是滴注含钾、钠、钙、镁等离子的药物时。且滴注过快也可引起内毒素阈值低的敏感儿发生输液反应。即使细菌内毒素检测合格的产品,一旦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人体内的内毒素因短时间冲击累积超过个体耐受阈值,对体质较弱和敏感性较高的儿童可引起发生输液反应。[1]1、俞培英.输液反应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6):77-178.Companyname7输液反应3、静脉炎静脉炎主要是由于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或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2]。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症状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2、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68.Companyname8输液反应4、空气栓塞(AirEmbolism)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净、导管连接不紧、输液完成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造成。进人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人肺动脉,并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人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患者感到异常不适,胸骨后疼痛,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Companyname9输液反应4、液体外渗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症状为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Companyname10导致输液反应的原因1、质量监管因素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体质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项核心制度执行力不够,是造成输液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护士方面:低年资、新人科的护士,实习护士,情绪波动、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使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增多。(2)患者方面:病情变化快、输液时随意走动等使输液存在隐患。不安全输液的因素2、人员方面因素Companyname11静脉输液存在的不安全因素3.输液技术因素(1)药品因素:药物浓度过高、保存不当造成的漏气、配伍不当等。(2)操作不当:药品配置后放置时间过久、添加药液时反复刺穿橡胶塞等。(3)无菌观念不强:操作前不注意洗手、碘酊、乙醇等消毒剂不合格等(4)输液器具质量低,微粒数值超标:由于进气针过滤装置不良或使用短针头,经过药液的洗涤,空气的细菌和尘粒进入药液,可造成液体污染。不安全因素Companyname12谈谈微粒污染(ParticulateContamination)配药是输液的重要环节,但至今98%以上仍是护士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加药方法来完成,既耗时、费力,又不可避免有细菌和多种不溶性微粒进入配制的液体内,给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负面影响和对人体造成严重而持久的危害[3]。3、李雪莉,吴小平,戴后清.静脉输液配药器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30—1032.Companyname13谈谈微粒污染(ParticulateContamination如今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药典》(2005版)明确规定:标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1ml中含10F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12粒,含25F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为此,对输液配药技术加强质量监控,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以提高配药质量,保障输液用药安全,减少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尤为重要。Companyname14谈谈微粒污染(ParticulateContamination概念及种类: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程中,将输液微粒(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不溶性,其直径一般1~15μm,少数可达5O~300μm。)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输液剂中的微粒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Companyname15输液微粒的来源1、胶塞是微粒的主要来源,使用瓶塞为橡胶的静脉输液瓶时,刺破瓶塞时会产生肉眼可见的微粒及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微粒(lmm)。2、国内输液用的玻璃瓶,理化性能差,高温处理后会老化。钠离子易脱落进入药液,也会形成玻璃碎片等微粒。3、加药过程中安瓿药液的污染及其他微粒。Companyname16微粒对人体的影响1、当高温灭菌时,橡胶微粒会释放许多化学物质,如甲氧基一酚、苯噻唑和二(一丁基)、邻苯二甲酸盐等。上述化学物质经输液进入人体后,对人体非常有害。Companyname17微粒对人体的影响2、由于药液通过静脉直接输入人体血液循环,而血液循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通路,微粒一旦进入血液,就将永远留在人体内。微粒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脑部和肺部微循环,一部分微粒阻塞毛细血管形成栓塞;一部分微粒则被吞噬细胞包围,形成肉芽肿;微粒还可导致不同部位的结石,如:肾结石、胆结石等;微粒还可引起过敏样和热源样反应。Companyname18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的微粒减少微粒的护理进展①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用净化空调系统,控制药物配置环境空气长期以来,国内医院的静脉输液药物配置都是在治疗室中进行,在人流、物流高峰期存在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空气中的微粒极易在配置药液时进入输液瓶中,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直接、永久的损伤。近年来,随着医院质量管理的提高,输液配置环境越来越被医院所重视,许多医院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采用净化空调系统,有效控制室内的温度、温度、微生物和尘埃含量,将药物配置从非洁净环境转移到洁净环境集中配置,可减少输液微粒和细菌污染。对目前尚未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议在净化台上配置静脉药物。Companyname19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的微粒减少微粒的护理进展②加强“三查七对”核查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是临床护士进行任何治疗护理操作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配药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药液质量、有效期,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隙,输入药液有无絮状物、沉淀、霉菌,一次性器具包装有无破损及有效期等。穿刺输液时应再次检查配好的药液质量,并对好患者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及用法,对质量有疑问的一律不用,以确保输液用药安全。Companyname20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的微粒减少微粒的护理进展③加强瓶塞、沙轮的消毒及正确切割安瓿,建议用塑料安瓿替代玻璃安瓿。护士加药时,应注意将瓶塞上凹处的消毒液擦干,避免将残余消毒液带入输液瓶内引起输液反应的发生。割锯安瓿时,应用75%乙醇浸泡的砂轮割锯,并采用“易折型”安瓿,且控制安瓿锯痕长≤1/4周,不用无菌持物钳敲开安瓿和坚持开启前的消毒是减少药液微粒污染的重要措施。加快药品研制改革,建议用塑料安瓿替代玻璃安瓿,目前国内已开始生产。塑料安瓿可直接旋开,避免砂轮割锯及掰开引入的微粒,微粒量明显少于玻璃安瓿。Companyname21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的微粒减少微粒的护理进展④应选用适宜针头及注意穿刺次数、角度,合理使用瓶塞。随着配液穿刺次数的增加和针尖口径的增大,微粒数有明显增加,且微粒的增加与穿刺次数、针头口径大小成正相关。因此,护士在配药时应避免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同种液体、同种药品同时需要使用2次以上穿刺配液时,应用一针头刺入输液瓶塞中固定不移动,另用针头固定在注射器上抽液,并将垂直进针改为针头斜面向上与瓶塞成45。~75。角刺入,且向针头斜面的反方向轻轻用力,以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质微粒叠加的效果。Companyname22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的微粒减少微粒的护理进展⑤正确使用加药器具及选用精密输液器。徐学君等[4]的实验证实,反复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模拟加药并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后,液体中≥10m的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因此,护士在配置药液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提倡一人一针、一针一药,避免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和多种药物混合配伍造成微粒叠加现象发生。目前已普遍使用的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能起到很重要的过滤作用,有效阻止部分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从而增加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若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由于它能对微粒进行精确分离,不产生药物吸附膜上无异物脱落,降低和减少中药微粒造成的输液反应,从而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4、徐学君,徐德琴,汪滢等.加药环境与加药器具对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J].中国药事,2007,21(11):889Companyname23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的微粒减少微粒的护理进展⑥已配好的药液应立即进行输注,最好现配现用,切忌为了工作方便而将大量液体一次性全部配好待用,因液体配置后放置的时间越长,微粒污染的机会就会增加。Companyname24想要减少输液反应,营造安全输液的环境,我们除了减少微粒污染,还需做些什么?Companyname25首先规范化洗手,严格无菌操作最重要。穿刺时注意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应规范洗手,静脉操作前未洗手者,取手指标本培养均有菌落牛长,常见致病菌有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护理操作前不洗手其细菌数超过了3类环境卫生学标准,临床工作中坚持用水洗手确有困难可以用无水洗手液进行洗手,无水洗手液主要成分是乙醇,是理想皮肤消毒剂,且杀菌作用强。穿刺部位的皮肤要严格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在5cm以上,并待消毒液自然干后穿刺。防止由于无菌操作不严而引起静脉穿刺局部的感染。减少输液反应Companyname26预防静脉炎的发生1、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2、正确选择静脉穿刺: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成人一般首选上肢的头静脉,婴幼儿宜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等头部浅静脉。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回流障碍,输液时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
本文标题:儿科安全输液的护理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7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