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中国民俗文化第三章 岁时节日民俗1
中国民俗文化主讲:王老师第四章岁时节日民俗本章主要内容:1.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2.主要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3.岁时节日的特点第一节岁时节日的由来和发展节日就是指按传统应当进行庆祝或者祭祀的日子。具备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传统性,一是集体性。任何民族都会使用某种具有文化意义的时间框架来规定人们的生活节律。节日就是规定生活节律的重要手段,它使平淡无奇的时间长河分割开,给人们以回味反思的余地。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黄河中下游一年四季分明,以黍稷为主的农作物是春种秋收,这个特点决定古代中国节日模式是春祈秋报。祈就是祈求庄稼丰收的祭祀;报是报赛,就是答谢诸神保佑的祭祀。天坛祈年殿在原始农业阶段,作物生长周期决定人们的生活节律。农年的时间观念由此产生。农年是把从耕作周期的开始到结束当作一年。甲骨文年字是人负禾谷的形象,说明年的本义就是指从庄稼播种到收割这样一个周期。甲骨文年字从宋朝开始,农业经济重心南移。水稻经济的发达,使农民更加繁忙,春祈秋报的节日格局已经不能适应要求,文化形态必然受到影响,以北方文化为基础的节日格局不能不发生变化。传统年画《接财神》一、岁时节日的由来(一)天文、历法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岁时节日的最初形成,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导致了岁时节日的形成。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国家之一,殷周时代,历法尚疏,农事活动,主要靠观察日月星辰来进行。到了春秋时代,用土圭测日以定冬至、夏至,置闰月以定四时成岁的制度逐渐完善,因此农事活动有了更可靠的依据。根据文献记载,甲骨文中就有星名、日蚀、月蚀的记载。中国古代关于天象的记述,有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之说。七政是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yao)。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北方称玄武(龟和蛇):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獐。十二次——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人们把周天分为十二分,称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十二辰——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法,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名称来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北斗七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历法产生了。所谓历法,是指年月日等计时单位,以一定的法则组合,供计算较长时间的系统。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月”,以寒暑交往、禾谷成熟为周期,则称为“年”。《说文》“年,谷熟也。”二十时节气为了反映四季、气温、降雨雪、物候变化,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并把周岁365天又1/4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二十四节气,他们的名称和顺序如左图:二十四节气表春季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夏季立夏5月5--7日小满5月20--22日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日--24日秋季立秋8月7--9日处暑8月22--24日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10月23--24日冬季立冬1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即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中,……以此类推,节气和中气相间,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是30天,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一个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把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设置为闰月。“无中气置闰”,始于汉武帝。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习俗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月惊蛰孵蚕子,三月清明撒谷子。(四川)雨水种瓜,惊蛰种豆。(广西)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北京)夏至出蒜,不出就烂。(河南)十月寒露霜降到,摘了棉花收晚稻。(浙江)麦种寒露头,粮食压断楼;麦种寒露尾,跑断神仙腿。(云南)干支计时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共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搭配,就构成了60个干支,俗称“六十花甲子”。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干支纪时制就是用这“六十花甲子”。来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共需四个干支来表达。例如,某人生于“庚午”年、“壬午”月、“戊申”日、“辛酉”时,这加引号的八个字就是他的“生辰八字”。我国习俗上的生肖是以地支来表示的,十二地支对应着“十二生肖”。凡是含有“子(鼠)”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就属鼠;凡是含有“丑(牛)”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就属“牛”,依次类推。(二)祭仪:传统节日的源头传统节日的缘起,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相关。在原始宗教中,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很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在少数民族地区,节日与仪式的关系表现得更加直露。白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雪顿节等,迄今都还保存着原始宗教仪式的某些古朴内容。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祭祀,甚至直接就写作“祭”。他们称某节,不是称作“某某节”,而是“某某祭”。祭祀仪式转化为节日的两个基本条件:(1)仪式的规模(2)固定的节期(三)确定节期的基本要因1.远古历法的因素2.农历望朔的因素每月初一为月缺日,称“朔日”,也称“元日”或“上日”;每月十五为月圆日,称“望日”,取其月圆可望之义。3.神秘数字的因素4.神灵诞忌的因素社日——是向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唐代以后,尤其是北方,一般固定在农历二月二日。土地神土地庙和土地神土地庙和土地神二岁时节日的发展(一)中国岁时节日发展的五个阶段1.孕育期(先秦时期)2.定型期(秦代一汉代)3.融合期(魏晋南北朝一唐代)4.丰满期(宋代一清代)5.转型期(民国一现代)(二)岁时节日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神话传说的嵌入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宗教节日的渗透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1.神话传说的嵌入•节俗的远源是古人的原始信仰崇拜,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发展,原始信仰不断削弱。对节俗的“所以然”必须重新给予解释,才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存在和发展,如七夕节和中秋节。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就一般情况而言,节日风俗多由民间约定俗成。但在特殊的情况下,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对节俗的发展变化可以起直接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元宵节的形成与发展很能说明问题。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历史人物传说常常是广大民众历史观的一种艺术表现,因为某中契机融入节日之中,作为节日的一种溯源性解释并左右节日活动及节俗观念的流变,如端午节。4宗教节日的渗透•在我国,佛道二教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至深至广,圣俗之间界限并不严格分明,宗教活动世俗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它尽量利用民间俗信扩大自己的影响;民间俗众也常把世俗人情寄托于宗教信仰,通过节日活动实现圣俗之间的交往,如佛诞日和中元节。道教和佛教对中国节日文化产生显著影响。道教是本土宗教,又吸收中国古老的民间宗教成分,容易被民众接受。佛教进入中原以后,迅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两大宗教各有独特的节日,如道教的上元、中元、下元,佛教的浴佛、盂兰盆、腊八等。太上老君像《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对超验世界的回避态度,使中国文人有时不得不向宗教或世俗的神祇寻求精神安慰。譬如把屈原的死附会成端午节的起因,让号称紫姑的厕神扶乩占卜。孔子至圣庙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汉族的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古代各民族中普遍流行;而各少数民族的一些体育竞技游艺,如山戎的打秋千、契丹、女真的射柳习俗,也不断渗进汉族传统节俗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本文标题:中国民俗文化第三章 岁时节日民俗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7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