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近现代中国人的先进思想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二.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毛泽东思想(三)邓小平理论(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维新思想(二)“中体西用”思想(五)科学发展观单元概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既是对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线索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读课标,研考纲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学术思想的传入。在此期间,中国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拒绝、排斥,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此过程中,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澳门、香港、通商口岸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教育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西学输入主体的变化。晚清西学东渐的主体,在1895年以前主要是外国传教士。1895以后,随着洋务运动中派遣的留学生陆续学成归国,他们为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传播西学,逐渐取代传教士成了西学东渐的主体。第二,西学东渐的途径以译书为主。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主要途径是翻译西书(包括来自日文的西书)。据统计,从1811年马礼逊在中国出版第一本中译西书,到1911年清朝被推翻的100年间,中国共翻译、出版西学书籍2291种。第四,西学东渐同外患纷扰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紧密相关。晚清西学的输入与先进人物在外患纷扰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紧相联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既采撷了科学知识、促进了知识的更新,又推动了社会革命的觉醒,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三,对西学的认识逐渐深入。“从1840年到1894年传入的西学除宗教外,主要是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与工业制造有关的冶炼、造船、开采、军械等应用科学也有大量和系统的介绍。”从1895年甲午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社会科学的传入日益增多,主要以政治和法学类为主。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国向何处去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明意图洋务运动184018601894189819121919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年林则徐魏源徐继畲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孙中山甲午战争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三个阶段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陈旭麓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不断深化的因素①民族危机的加深②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③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等④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人才抵抗派洋务派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背景:代表评价外国资义(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中国与世界联系扩大林则徐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贡献:禁烟,设译馆译书,译《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积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为一股社会思潮,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局限:停留在器物(学习军事技术)层面,未实践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主张:背景:体用之争实践:中体西用:内忧外患——太平天国,矛盾尖锐;二鸦,民族危机加深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顽固派:原封不动地维护原有的政治文化格局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来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主张焦点:用(维护统治的手段之争)评价积极:冲击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促进西学传播;推动洋务运动局限: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地主阶级︱器物层面早期维新派19c六七十s代表:王韬,郑观应主张维新派:(19世纪末)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代表与顽固势力论战地主阶级(器物层面)康梁:谭:严: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特点: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原因?)译《天演论》,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第一人,借进化论阐明变法必要内容:三个要不要(课本)影响: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推动维新变法(1898)资产阶级向西方的学习——制度层面核心主张: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①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②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③文化:新式学校局限:早期维新派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进化论阐述君立取代专制的必要,改革科举宣传自由平等、批判专制、纲常礼教早期维新派19c六七十s维新派19世纪末: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20初背景提出:1905同盟会,《民报》发刊词内容评价理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代表资阶政、经利益,反映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实践:指导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局限:没有明确反帝;不敢发动群众,未规定民众基本权利;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民族:反满(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推翻专制、建立共和国民生: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重新分配,平均地权核心主张:暴力革命,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地主阶级(器物层面):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向西方的学习——制度层面核心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中国人的各种救国实践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和民主资产阶级发展;孙中山思想转向革命;西方政治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革命纲领早期维新派19c六七十s维新派19世纪末: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20初背景提出:1924国民党一大内容评价理论:鲜明反帝反封的革命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合作和统战的政治基础;实践:实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民族:反帝反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范围扩大(一切反帝反军阀的个人团体)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扶助农工核心主张:暴力革命,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地主阶级(器物层面):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向西方的学习——制度层面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维护共和的斗争相继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文化运动背景1、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文化平民化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后期: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作用:1.形成了新的社会风尚,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2.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3.促进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4.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5.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6.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局限性: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缺乏群众基础。②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走外国的路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发展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西方中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级革命资级代议制建立两次工业革命文化变革制度变革器物变革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有什么不同?提示:(变革的顺序、思想现代化关注的焦点)探究材料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也是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始终以国家主义为核心。——许倬云《五四运动:未完成的启蒙》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有什么不同?提示:(变革的顺序、思想现代化关注的焦点)探究察看晚清的西学东渐,西学由西徂东,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被动到较为主动的过程。从一般的了解“夷情”(主要是外国地理,风土人情和军事等)到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总体看,西学东渐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蒙昧和麻木,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历史、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看法,都有了根本的改变。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尤其是儒家思想及一些民俗、文化,则受到强烈的批判。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维护固有的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顽固势力强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维新思潮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儒家思想影响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减少维新思想传播的阻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启蒙运动反对天主教会,反对专制王权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始题】(2012新课标文综•41)(12分)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例1:我赞成用“冲击—反应”模式解释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中国传统社会的惰性,缺乏突破传统社会的内部动力。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在西方的冲击下自然经济瓦解,传播了西方的生产方式;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下,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主张效仿日本,兴民权,设议院,实行群主立宪,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腐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建社会,革命派主张效仿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掀起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民主共观念深入人心;巴黎和会上,列强损害中国主权,引发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由此可知:近代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不同派别的反应是抗争与探索,促使中国近代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例2:观点: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本人认为该观点正确。1、西方的冲击使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2、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3、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等。总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41
本文标题:近现代中国人的先进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8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