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实验指导书1实验一PLC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PLC软硬件结构及系统组成2.掌握PLC外围直流控制及负载线路的接法及上位计算机与PLC通信参数的设置二、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THPFSM-1/212实训导线3号若干3PC/PPI通讯电缆1西门子4计算机1自备三、PLC外形图四、控制要求1.认知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硬件结构,详细记录其各硬件部件的结构及作用;2.打开编程软件,编译基本的与、或、非程序段,并下载至PLC中;3.能正确完成PLC端子与开关、指示灯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操作;4.拨动K0、K1,指示灯能正确显示;五、功能指令使用及程序流程图1.常用位逻辑指令使用标准触点常开触点指令(LD、A和O)与常闭触点(LDN、AN、ON)从存储器或过程映像寄存器中得到参考值。当该位为1时,常开触点闭合;当该位为0时,常闭触点为1;输出输出指令(=)将新值写入输出点的过程映像寄存器。当输出指令执行时,S7-200将输出过程映像寄存器中的位接通或断开。与逻辑:如上所示:I0.0、I0.1状态均为1时,Q0.0有输出;当I0.0、I0.1两者有任2何一个状态为0,Q0.0输出立即为0。或逻辑:如上所示:I0.0、I0.1状态有任意一个为1时,Q0.1即有输出;当I0.0、I0.1状态均为0,Q0.1输出为0。与逻辑:如上所示:I0.0、I0.1状态均为0时,Q0.2有输出;当I0.0、I0.1两者有任何一个状态为1,Q0.2输出立即为0。2.程序流程图六、端口分配及接线图1.I/O端口分配功能表序号PLC地址(PLC端子)电气符号(面板端子)功能说明1.I0.0K0常开触点012.I0.1K1常开触点023.Q0.0L0“与”逻辑输出指示4.Q0.1L1“或”逻辑输出指示35.Q0.2L2“非”逻辑输出指示6.主机1M、面板V+接电源+24V电源正端7.主机1L、2L、3L、面板COM接电源GND电源地端2.控制接线图七、操作步骤1.按下图连接上位计算机与PLC;2.按“控制接线图”连接PLC外围电路;打开软件,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PC/PPI通信方式”,点击,设置PC/PPI属性;3.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双击,搜寻PLC,寻找到PLC后,选4择该PLC;至此,PLC与上位计算机通信参数设置完成;4.编译实训程序,确认无误后,点击,将程序下载至PLC中,下载完毕后,将PLC模式选择开关拨至RUN状态。5.将K0、K1均拨至OFF状态,观察记录L0指示灯点亮状态;6.将K0拨至ON状态,将K1拨至OFF状态,观察记录L1指示灯点亮状态;7.将K0、K1均拨至ON状态,观察记录L2指示灯点亮状态;八、实验总结1.详细描述S7-200PLC的硬件结构2.总结出上位计算机与S7-200PLC通信参数的设置方法5实验二数码显示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段码指令的使用及编程方法2.掌握LED数码显示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方法二、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THPFSM-1/212实训导线3号若干3PC/PPI通讯电缆1西门子4计算机1自备三、面板图四、控制要求1.置位启动开关K1为ON时,LED数码显示管依次循环显示0、1、2、3…9;2.置位停止开关K1为OFF时,LED数码显示管停止显示,系统停止工作。五、功能指令使用及程序流程图1.段码指令使用段码指令将IN中指定的字符(字节)转换生成一个点阵并存入OUT指定的变量中;如上所示,当在IN处写入2,则输出端OUT指定的变量QB0中的值为01011011;当在IN处写入5,则输出端OUT指定的变量QB0中的值为01101101;具体如下所示:6输入输出输入输出输入输出输入输出000111111401100110801111111C00111001100000110501101101901100111D01011110201011011601111101A01110111E01111001301001111700000111B01111100F011100012.程序流程图六、端口分配及接线图1.I/O端口分配功能表序号PLC地址(PLC端子)电气符号(面板端子)功能说明1.I0.0K0启动2.I0.1K1停止3.Q0.0A数码控制端子A4.Q0.1B数码控制端子B5.Q0.2C数码控制端子C6.Q0.3D数码控制端子D7.主机输入1M接电源+24V;面板+5V接电源+5V,电源正端8.主机1L、2L、3L、面板COM接电源GND电源地端72.控制接线图七、操作步骤1.按控制接线图连接控制回路;2.将编译无误的控制程序下载至PLC中,并将模式选择开关拨至RUN状态;3.分别拨动启动开关K0,观察并记录LED数码管显示状态;4.尝试编译新的控制程序,实现不同于示例程序的控制效果。八、实训总结1.尝试分析整套系统的工作过程;2.尝试用其他不同于示例程序所用的指令编译新程序,实现新的控制过程。8实验三四节传送带控制一、实训目的1.掌握传送指令的使用及编程2.掌握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二、实训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实训装置THPFSM-1/212实训挂箱A1313导线3号若干4通讯编程电缆PC/PPI1西门子5实训指导书THPFSM-1/216计算机(带编程软件)1自备三、面板图四、控制要求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系统由传动电机M1、M2、M3、M4,故障设置开关A、B、C、D组成,完成物料的运送、故障停止等功能。2.闭合“启动”开关,首先启动最末一条传送带(电机M4),每经过1秒延时,依次启动一条传送带(电机M3、M2、M1)。3.当某条传送带发生故障时,该传送带及其前面的传送带立即停止,而该传送带以后的待运完货物后方可停止。例如M2存在故障,则M1、M2立即停,经过1秒延时后,M3停,9再过1秒,M4停。4.排出故障,打开“启动”开关,系统重新启动。5.关闭“启动”开关,先停止最前一条传送带(电机M1),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M2、M3及M4电机。五、功能指令使用及程序流程图1.移位寄存器指令使用字节传送(MOVB)、字传送(MOVW)、双字传送(MOVD)和实数传送指令在不改变原值的情况下将IN中的值传送到OUT。2.程序流程图六、端口分配及接线图1.端口分配及功能表序号PLC地址(PLC端子)电气符号(面板端子)功能说明1I0.0SD启动(SD)2I0.1A传送带A故障模拟3I0.2B传送带B故障模拟4I0.3C传送带C故障模拟105I0.4D传送带D故障模拟6Q0.0M1电机M17Q0.1M2电机M28Q0.2M3电机M39Q0.3M4电机M410主机1M、面板V+接电源+24V电源正端11主机1L、2L、3L、面板COM接电源GND电源地端2.PLC外部接线图七、操作步骤1.检查实训设备中器材及调试程序。2.按照I/O端口分配表或接线图完成PLC与实训模块之间的接线,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3.打开示例程序或用户自己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编译,有错误时根据提示信息修改,直至无误,用PC/PPI通讯编程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与PLC通讯口,打开PLC主机电源开关,下载程序至PLC中,下载完毕后将PLC的“RUN/STOP”开关拨至“RUN”状态。4.打开“启动”开关后,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调试四节传送带控制程序并观察四11节传送带的工作状态。5.将A、B、C、D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打开,模拟传送带发生故障,观察电动机M1、M2、M3、M4的工作状态。6.关闭“启动”按钮,系统停止工作八、实训总结1.总结移位寄传器指令的使用方法。2.总结记录PLC与外部设备的接线过程及注意事项。九、示例程序(参见配套光盘)12实验四多种液体混合装置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正/负跳变指令的使用及编程2.掌握多种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二、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实训装置THPFSM-1/212实训挂箱A1413导线3号若干4通讯编程电缆PC/PPI1西门子5实训指导书THPFSM-1/216计算机(带编程软件)1自备三、面板图四、控制要求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本装置为三种液体混合模拟装置,由液面传感器SL1、SL2、SL3,液体A、B、C阀门与混合液阀门由电磁阀YV1、YV2、YV3、YV4,搅匀电机+13M,加热器H,温度传感器T组成。实现三种液体的混合,搅匀,加热等功能。2.打开“启动”开关,装置投入运行时。首先液体A、B、C阀门关闭,混合液阀门打开10秒将容器放空后关闭。然后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SL3时,SL3接通,关闭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B阀门。液面到达SL2时,关闭液体B阀门,打开液体C阀门。液面到达SL1时,关闭液体C阀门。3.搅匀电机开始搅匀、加热器开始加热。当混合液体在6秒内达到设定温度,加热器停止加热,搅匀电机工作6秒后停止搅动;当混合液体加热6秒后还没有达到设定温度,加热器继续加热,当混合液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加热器停止加热,搅匀电机停止工作。4.搅匀结束以后,混合液体阀门打开,开始放出混合液体。当液面下降到SL3时,SL3由接通变为断开,再过2秒后,容器放空,混合液阀门关闭,开始下一周期。5.关闭“启动”开关,在当前的混合液处理完毕后,停止操作。五、功能指令使用及程序流程图1.正/负跳变指令使用正跳变触点指令(EU)检测到每一次正调变(由0到1),让能流接通一个扫描周期。负跳变触点指令(ED)检测到每一次负调变(由1到0),让能流接通一个扫描周期。2.程序流程图六、端口分配及接线图1.端口分配及功能表序号PLC地址(PLC端子)电气符号(面板端子)功能说明141I0.0SD启动(SD)2I0.1SL1液位传感器SL13I0.2SL2液位传感器SL24I0.3SL3液位传感器SL35I0.4T温度传感器T6Q0.0YV1进液阀门A7Q0.1YV2进液阀门B8Q0.2YV3进液阀门C9Q0.3YV4排液阀门10Q0.4YKM搅拌电机11Q0.5H加热器12主机1M、面板V+接电源+24V电源正端13主机1L、2L、3L、面板COM接电源GND电源地端2.PLC外部接线图15七、操作步骤1.检查实训设备中器材及调试程序。2.按照I/O端口分配表或接线图完成PLC与实训模块之间的接线,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3.打开示例程序或用户自己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编译,有错误时根据提示信息修改,直至无误,用PC/PPI通讯编程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与PLC通讯口,打开PLC主机电源开关,下载程序至PLC中,下载完毕后将PLC的“RUN/STOP”开关拨至“RUN”状态。4.打开“启动”开关,SL1、SL2、SL3拨至OFF,观察液体混合阀门YV1、YV2、YV3、YV4的工作状态。5.等待20S后,观察液体混合阀门YV1、YV2、YV3、YV4的工作状态有何变化,依次将SL1、SL2、SL3液面传感器扳至ON,观察系统各阀门、搅动电机YKM及加热器H的工作状态。6.将测温传感器的开关打到ON,观察系统各阀门、搅动电机YKM及加热器H的工作状态。7.关闭“启动”开关,系统停止工作。八、实训总结1.总结正/负跳变指令的使用方法。2.总结记录PLC与外部设备的接线过程及注意事项。16实验五机械手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循环右移指令的使用及编程2.掌握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二、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实训装置THPFSM-1/212实训挂箱A1713导线3号若干4通讯编程电缆PC/PPI1西门子5实训指导书THPFSM-1/216计算机(带编程软件)1自备三、面板图四、控制要求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工件在A处被机械手抓取并放到B处。2.机械手回到初始状态,SQ4=SQ2=1,SQ3=SQ1=0,原位指示灯HL点亮,按下“SB1”启动开关,下降指示灯YV1点亮,机械手下降,(SQ2=0
本文标题: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0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