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讲授要点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封建帝制的覆灭2.中华民国的建立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三、辛亥革命的失败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考研要点1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历史条件;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2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临时约法的评价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2)清政府加紧盘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无法再生活下去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生活下去----列宁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新政”主要内容:第一,废科举,兴学堂,提倡留学。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第三,改革军制,编练新军。第四,预备仿行立宪。清朝驻外公使立宪派呼吁地方势力:张之洞,岑春煊袁世凯王公大臣开始议论派往欧洲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及随员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成立宣告清末“新政”的破产。(2)新政的破产:“预备立宪”的骗局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133.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壮大(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2)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成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一批新型知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指留学生、新式学堂学生)。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号中山,广东香山翠享村人.七岁入私塾,1879年,13岁的孙文受其兄资助,在檀香山读书五年,后到中央书院学习两年半,1892年毕业于于香港西医书院,大量涉猎资产阶级哲学、历史、政治、军事书籍,眼界大开,“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放弃了改良思想。建立兴中会,为振兴中华而奋斗1617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工作华兴会:1903年,湖南长沙、黄兴、宋教仁等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组织工作光复会:1904年,上海,蔡元培、章太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全国统一的组织机构;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主张用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统治。统一的革命纲领;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3、民生主义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具体主张评价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暴力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进步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民族民生民权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明确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只重视国家政权形式,忽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1、内容: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272、论战结果基本上澄清了在中国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第一,中国必须进行革命。它固然会流血牺牲,但带来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第二,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唯一出路。第三,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地权失平”,必须平均地权,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28革命派在论战中表现出来的弱点民族主义方面: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的干涉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总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干涉;民权主义方面: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劳动群众;民生主义方面: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应该改革的问题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革命进程。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武装反清起义及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武装反清起义及封建帝制的覆灭广州起义(1895年)“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陆皓东(1868-1895)1、武昌首义前的武装起义1900年,惠州三洲田起义1907年,潮州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07年,镇南关起义1908年,钦州起义1908年,云南河口起义1907年,惠州七女湖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林觉民喻培伦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廷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四川的股金。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2、保路运动和武昌首义及各地响应在保路运动掀起的动荡之中,湖北新军于1911年10月10日发动起义,顺利占领武昌,建立起湖北军政府,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武昌起义,但是起义士兵却把原来反对革命的高级军官黎元洪推出来担任都督。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武昌起义,清政府统治呈土崩瓦解之势。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齐集南京,成立临时参议院,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名义上最高权力机关是临时参议院,参议院选举了临时大总统、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议员由各省推选,每省3人,同盟会在南京临时参议院占有优势。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主权在民: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人民自由、平等:全国人民一律平等,享有自由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41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之乱了阵脚,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其比较稳固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42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43第四,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挽救共和的失败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1)风雨飘摇的满清政府(2)资产阶级革命派:南京临时政府(3)混进革命阵营内部的立宪派、旧官僚。(4)坐观事变,积极寻找新代理人的帝国主义列(5)手握重兵的北洋新军:袁世凯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1、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洹上村火车站冯国璋南北和谈逼帝退位共和总统1911.10.10.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各省纷纷独立1912.1.1.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袁镇压清帝退位帝企图武力干涉寻找代理人辛亥革命失败和谈清政府瓦解1912.9,任命赵秉钧(前为唐绍仪、陆征祥)为内阁总理,控制政府。1913.3.20,刺杀宋教仁。4月“善后大借款”,7-9月镇压“二次革命”,10月当上正式大总统,11月解散国民党。1914.1,取消国会,5月废除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1915.5.9,签订《二十一条》,12月12日复辟帝制。1916年元旦登基,3月23日取消帝制(83天),6月6日死亡。孙中山后来回忆说,当时的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582.袁世凯军阀统治建立的原因(1)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持(3)立宪派的大力支持(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5)袁世凯的军事实力二、挽救共和的失败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宋教仁案•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客观:是帝国主义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客观: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1、失败原因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61主观方面:资产阶级的弱点和错误(1)在反帝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敢也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甚至幻想用向帝国主义妥协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在反封建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深刻的认识,对封建主义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估计不足。62(3)在依靠对象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唤起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发动,人民革命力量始终没有成为主流。(4)在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从同盟会到中华革命党,其领导集团始终处于思想混乱、四分五裂的状态。63综上所述,历史证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孜孜以求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64小结这段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及其以后多次失败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依靠资产阶级、走资本主义道路也行不通,必须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历史便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成为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新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5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