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國內企業責任的評鑑授課老師:吳坤平中華民國101年06月15日2國內企業責任的評鑑•2003年,《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提出「台灣最缺的不是人才,是人品」,希望喚起台灣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與品德教育的重視;•2004年《遠見》雜誌持續推動「企業品德管理」議題,引起社會迴響;•2005年,《遠見》雜誌首度推出「2005年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並舉辦全球華人世界首屆「企業社會責任獎」(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ward),在國內企業界掀起一股CSR風潮。2005年《遠見》第一屆「企業社會責任獎」得主首獎楷模獎科技業A組(2004年營收1000億元以上)光寶科技台積公司科技業B組(2004年營收1000億元以下)台達電子智邦科技製造業組中華汽車從缺金融業組從缺從缺服務業組台灣大哥大統一超商2006年《遠見》第二屆「企業社會責任獎」得主首獎楷模獎科技業A組台積公司友達光電光寶企業科技業B組台達電子研華科技華立企業傳產製造業組中華汽車裕隆日產汽車統一企業金融業組玉山金控從缺從缺服務業組統一超商信義房屋中華航空2007年《遠見》第三屆「企業社會責任獎」得主首獎楷模獎科技業A組台達電子光寶科技奇美電子科技業B組研華科技聯發科技圓剛科技傳產製造業組中華汽車統一企業裕隆日產金融業組玉山金控從缺從缺服務業組中華電信信義房屋台灣大哥大外商企業組花旗銀行臺灣IBM公司2008年《遠見》第四屆「企業社會責任獎」得主首獎楷模獎科技業A組奇美電子聯華電子光寶科技科技業B組全懋精密合勤科技聯發科技傳產製造業組裕隆汽車寶成工業東元電機金融業組玉山金控從缺從缺服務業組和泰汽車信義房屋統一超商2009年《遠見》第五屆「企業社會責任獎」得主首獎楷模獎科技業A組台積電子友達光電英業達科技業B組合勤科技從缺從缺傳產製造業組裕隆汽車統一企業服務業組信義房屋統一超商中華電信上櫃企業組全家便利商店普萊德科技慎沈氏藝術印外商企業組台灣拜耳台灣IBM渣打銀行2010年《遠見》第六屆「企業社會責任獎」得主五星獎楷模獎科技業A組光寶科技台積電子科技業B組旺宏電子英業達台灣晶技傳產與製造業組裕隆汽車南亞塑膠統一企業服務業組信義房屋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金融業組從缺上櫃企業組普萊德科技中強光電外商企業組製造業組-楷模獎台灣杜邦住華科技福特六和金融與服務業組花期銀行-台灣英特爾台灣IBM《遠見》CSR榮譽榜台達電子中華汽車玉山金控《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評審團評審委員職稱孫震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前台大校長賴英照前司法院長白培英中原大學董事長、前財政部長曾志朗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前教育部長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李誠中央大學管理學院溫世仁講座教授蔡勳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前環保署長註:以及評審為遠見雜誌2008年第四屆評審委員從《遠見》「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看台灣CSR發展(1/6)•當CSR逐漸成為全球化時代企業必備的通行證,台灣企業是否已經意識到CSR的重要性,並與國際接軌了?從《遠見》雜誌多年來對國內上市公司企業所做的調查結果,可以窺知台灣企業CSR發展的腳步。•2005年:台灣企業對CSR認知才剛起步–2005年首度推出「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發現超過八成的企業把「股東權益」和「員工權益」當作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而且將誠實納稅(77.8%)和遵循企業倫理規範(76.7%),當作履行CSR最主要的表現。從《遠見》「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看台灣CSR發展(2/6)•2005年:台灣企業對CSR認知才剛起步–不同於國外企業大多主動向投資人、社會大眾揭露本身完整的社會責任績效,此次調查發現:•國內只有18.2%的上市企業曾經發布企業社會責任或永續發展報告書,公布履行社會責任的資訊。•67%企業傾向結合公司年報。•50%有意在公司網站或股東大會上,揭露其履行社會責任相關資訊。•有意願定期單獨出版CSR報告書的不到5%。–還有不少企業詢問「到底什麼是CSR」?從《遠見》「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看台灣CSR發展(3/6)•2006年:台灣企業對CSR態度轉趨積極–2006年第二屆調查,國內上市企業的CSR平均分數,從上屆58.2分提升到68.2分,大幅增加10分;曾發布履行CSR相關資訊的企業,也較上年度增加9.4%,顯示台灣上市企業對於履行CSR態度,已從觀望轉趨積極。–但在設置CSR部門或設立企業社會責任經理(CSRManager),負責推動CSR業務方面,與北歐國家瑞典幾乎所有中大型企業都有設置比較,台灣只有19.4%上市企業設立CSR專責人員或部門,顯然還有努力空間。從《遠見》「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看台灣CSR發展(4/6)•2006年:台灣企業對CSR態度轉趨積極–第二屆調查從CSR七大構面,評比台灣個別上市企業和各產業的表現。這些構面包括:企業社會政策和管理系統、財務管理與透明度面、環境政策面、公平競爭、勞資關係與員工福利、社會參與、消費者權益。–這次評比中,科技A組在「財務管理與透明度」「勞資關係與員工福利」及「社會參與」三項,遙遙領先上市企業的整體平均分數;而傳統組在「勞資關係與員工福利」及「社會參與」的總體實踐比例,相對比較低;–服務業CSR整體分數僅次於科技A組,為居第二,尤其在「消費者權益」「社會參與」上,高於整體平均分數;金融業平均CSR得分,高於全體上市公司的平均分數,尤其在「社會參與」上表現突出,但在「環境政策面」和「消費者權益」上低於平均數。從《遠見》「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看台灣CSR發展(5/6)•2007年:台灣企業對CSR態度轉趨積極–相較於前兩屆《遠見》CSR大調查主要針對國內上市公司,為了帶領台灣企業與國際接軌,2007年首度將外商也納入CSR調查範圍,同時針對100%外資、資本額2億元以上,以及在台員工數200人以上的78家外商企業進行調查。–本次調查發現,累計2006年曾公布企業社會責任資訊的廠商比例達55.3%,較2005年成長一倍多,並已有企業看中公益活動所帶來的品牌效益,將CSR當成下一波的競爭利器。從《遠見》「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看台灣CSR發展(6/6)•2007年:台灣企業對CSR態度轉趨積極–經過兩年來的觀念提倡,台灣企業的CSR表現出現很大的進展,不僅各項指標進步,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漸成獲利的指標。–儘管有長足的進步,但與代表國際水準的外商企業相比,國內企業的平均分數仍落後於外商;兩者重視的CSR面向也有所不同,94.2%本土上市企業最重視財務透明,而外商最重視員工權益;至於在編制CSR報告書與環保工安的落實上,台灣企業則可以更積極。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1/10)•第六屆CSR調查,採行方式與往年不同,2010年加入考量國際最新CSR探討議題,如水資源、產品責任、性別平等、營運風險管理等,而法律已明文規定或上市上櫃企業已落實的主題,本次不再列入調查。•本次調查對象為連續三年(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經營狀況均無稅後虧損之上市、上櫃、外商,總計920家在台企業。•主要採用13項指標,參照「OECD多國企業指導綱領」及其他國際通則,就企業是否重視股東權益、勞動人權、供應商管理、消費者權益、環境保護、社區參與、利害關係人溝通、資訊披露等項目,進行問卷填答。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2/10)•回收問卷部分–上市公司162份,回收率37.1%;上櫃企業64份,回收率24.2%;外商企業50份,回收率22.9%;上市及上櫃企業兩組,回收率分別降低1〜3個百分點,外商反而成長2.2個百分點,反映本土企業接受CSR調查的態度不如外商公司坦然。–各組分數表現上,回卷的162家上市企業,平均分數從2009年53.2分降至46.5分。上櫃企業則從42.9分降至33.4分,回卷的64家上櫃企業只有兩家達及格門檻。外商企業平均54.1分,是表現最好的一組。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3/10)•本次調查結果,可歸結出十個重點:–CSR專責人員未普及•國內企業中,26.4%的上市企業有設立CSR專責人員,11.7%表示正在籌設。上櫃公司反而較2009年下滑,只有1.6%設有CSR專責人員;制度較為健全的外商公司,則有46%的企業設有CSR專責人員。–外商使CSR與高階管理考績連結•高達六成的外商企業,將CSR履行績效列為高階經理人與台灣區負責人的考核項目。更有七成的外商公司表示,會依本地的國情與需求,執行最適宜的CSR執行方案,完全按照總部CSR策略走的,只有22%。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4/10)–資訊揭露狀況不佳•32.7%上市公司表示,有發布相關報告(包括社會責任報告、環境報告、永續發展報告、企業公民報告),上櫃公司只有10.9%曾發表過,外商則有六成表示曾發表過上述相關報告。•報告書獲得第三方認證的比例,上市企業僅有30.2%取得認證,外商也只有兩成拿到國際認證。不少企業對於國際認證抱持疑慮與費用考量,不歡迎外部機構查驗揭露資訊的可信度,也擔心為此揭露更多。•有七成左右的上市企業及外商,還有近六成的上櫃企業,都表示會將CSR資訊公布在網站上,這也是最普遍、接觸面最廣的揭露管道。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5/10)–對內溝通CSR不足•許多企業執行CSR活動時,只有特定部門參與,或只對外宣傳,對內溝通與宣導反而成效不佳。本土企業主要以「鼓勵研發公益業務或綠能產品」為手段,另有8%的上市企業提供「志工假」。22.2%上市企業與40.6%上櫃企業則坦承,未做到鼓勵員工參與。•八成外商企業,先以「積極宣導CSR政策與理念」為方法,而後鼓勵研發公益業務或綠能產品,20%公司提供志工假。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6/10)–殘勞聘雇意願走低•法律規定企業至少雇用1%人力的「具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然而調查結果顯示,上市企業有14.8%表示未雇用殘障勞工,比以往6%~12%的比例高。•上櫃企業則有31.3%沒雇用殘勞,比去年的21%更高。外商也有三成表示未雇用,比去年的11.8%高出甚多。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7/10)–售後服務不完整•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產品責任及售後服務,多數企業的處理方式是設立顧客投訴及賠償程序、公開產品資訊及定型化契約、舉辦滿意度調查並列入考核指標等。•普遍不足的是「提供完整售後退換、維修及回收等服務」。只有68%的外商、54.9%的上市企業,及39.1%的上櫃企業,有把握提供較完整的售後服務系統。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8/10)–CSR表現成採購指標•CSR概念越來越深化到供應鏈體系。多達84%的外商、74.1%的上市企業及64.1%上櫃企業會在選擇上下游供應商伙伴時,將CSR列入考量指標,比例較去年大幅攀升。–與NPO互動待加強•目前台灣企業與NPO的合作,仍處在彼此熟悉、培養默契階段。仍有超過四成的外商與上市企業,及65.6%上櫃企業,表示未曾與NPO合作推動CSR。•設立自家基金會或是對外尋求NPO支援,外商與上櫃企業均呈現接近1比2的比例,上市企業則是設立基金會或與NPO合作的比例一樣高。•台灣企業投入CSR或策劃公益活動,相當比例習慣自己做或透過自家基金會,與國外企業習慣找NPO合作,淡化自身CSR活動的商業色彩明顯不同。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9/10)–水資源觀念薄弱•對於保護水資源措施,多數企業普遍的做法是建立廢水回收及處理細系統、統計營運所須的用水量、推動水資源節約計畫。但更進一步的「維護水源地流域及生態系統」、「計算水足跡」(單位產品或服務之耗水量),只有一成左右的外商及上市企業,表示開始投入行動。•當前國際知名的碳揭露倡議組織CDP(碳揭露計畫,CarbonDisclosureProject),宣佈將於2010年啟動「水資源揭露計畫」,針對企業進行水資源管理的調查。面對水資源議題,台灣企業不能再後知後覺。2010年《遠見》第六屆CSR調查分析(10/10)–減碳動作不夠積極•今
本文标题:企业社会责任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1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