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
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李清照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作家之一。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漱玉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伤春怨别和闺阁题材。后期则主要表现对故国往事的深情眷恋以及孤苦无依的愁苦。李清照的前期词闺阁生活惜花伤春之情李清照的前期词:对丈夫思念之情李清照的后期词:对故国往事的深情眷恋以及孤苦无依的愁苦。本词的创作背景•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难以准确考定。但从作品所写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却可以断定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所写。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朗诵词的赏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前两句描写元夕傍晚的景象。落日像熔化了的金那样夺目,晚霞像合围的璧玉那样艳丽。这晴朗的暮景,预示着今晚的元宵将有一番繁华热闹的景象。•“人在何处”,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四字,这是一声充满着迷惘和痛苦的长叹。•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抒写哀情词的赏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从视觉着眼,初春柳叶才刚出芽,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在浓烟之中。从听觉落笔,梅花已开残了,听见外面有人吹起笛子,因想起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梅花落》,汉乐府,人们在诗中常用“吹梅”表现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展现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想起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不管有多少春意,自己还能去欣赏吗?这个疑问恰好反映了她垂暮之年的心境。词的赏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次第岂无风雨”,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作者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香车宝马: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上片通过乐景反衬出作者的主观感受。词的赏析•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州”,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正月十六日”,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东京梦华录》详细记录了北宋过元宵节的盛况,各式样的花灯及歌舞百戏表演,妇女穿戴一新,髻鬓上插满雪柳、玉梅等应时饰物。《水浒传》中也多次描写到元宵节。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铺翠冠儿”是嵌插着翠鸟羽毛的女式帽子,当时富贵人家流行这样的穿戴。“撚金雪柳”是在素绢上加金线捻丝,这也是富贵人家才有的。“簇带”即插戴。“济楚”等于说整齐端丽。回忆当年自己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词的赏析花冠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风鬟霜鬓”原出唐人小说《柳毅传》,形容落难的龙女在风吹雨打之下头发纷披散乱。李清照借此说明自己年纪老了,头上出现白发,加上又无心打扮,因而也就“怕见夜间出去”。词的赏析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词的下片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情景,用当年汴京繁华来反衬的今昔盛衰之感,用当前游人笑语来对比诗人的伤感孤凄,而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一)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1、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2、他人与“我”作对比,乐与悲作对比。“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在今年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在对比中,抒写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却都是哀伤的情感。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艺术特色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通过当前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对比,来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身世之悲和故国之思。小结
本文标题: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2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