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共享经济ShareEconomy组员:01定义definition本质essence02特点trait031.定义从狭义来讲,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这其中主要存在三大主体: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共享平台双方互评体系:淘宝是C2C的鼻祖,人与人交易的开创者。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评价体系做的最早,目前也是最完善的。但同时它的评价仅对于买卖关系,更多是商业层面而非社交层面。动态算法与定价: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供需方为达到平衡点而做出的价格调整。移动LBS(LocationBasedServices)应用:基于位置服务2.本质共享经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特点一:由于供给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闲散或空余的,而非专门为需求方提供的。供给方从商业组织演变为线下的个体劳动者。因此,存在一个平台对数量庞大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撮合,也就是共享经济的平台公司。3.特点特点二去中介化和去机构化:去中介化指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去机构化指共享经济平台成为劳动方和需求方的中介,帮助他们参与到“比较复杂的市场经济职业”。在前端帮助个体劳动解决办公场地(WeWork模式)、资金(P2P贷款)的问题,在后端帮助他们解决集客的问题共享单车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几乎都有着共享单车的影子。不同于政府性质单车,共享单车拥有更好的操作性,可以不用根据要求固定停放。并且,在手续程序上,共享单车也有着更多的优势。现在,在道路两旁,共享单车的数量在增多的同时,颜色也有当初的红黄变为现在的“多彩交映”的场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实现了从245万到1886万的巨大增幅,一年增长了6.7倍。同时,有相关机构预测,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年底或达5000万用户规模。另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涌现的共享单车品牌约有34家,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超过200万辆车。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张图,满屏的单车app,不知道大家有何想法有人可能会问,说有些单车企业及政府有制定相关规定,给共享单车划分了电子围栏停车区域。但是,大家真的有认真遵守规定吗?LOREMIPSUMDOLORLOREMareukidding?加个共享单车引起问题的视频共享汽车共享汽车遭遇“共享之痛”:找不到,也不便宜所谓共享汽车,即通过互联网平台,租借一辆车,开车人对该汽车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操作模式和共享单车比较类似,寻找附近的车辆、取车、开车、还车。不过,无论是停放、使用还是还车,共享汽车面临的问题比共享单车更多、更复杂。比共享单车的问题更多、更复杂1、安全隐患大2、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资源短缺3、找车难,停车难,没有高密度的停车网点4、发生事故如何明晰权责5、平台少,不规范可能现在的问题会让大家感到与之前共享经济的本质与定义有矛盾,但其实,在高速发展的领域里,所谓的本质与定义并不适用,因为没有人能在现在定义未来,高速发展的东西,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只有上帝才能知道。所以希望大家能踊跃发言。讲者总结:1.共享经济的基础是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这对于毫无关联的个体之间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征信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才能实现闲置资源真正的“激活”。目前,正是由于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征信机制,共享单车才会出现大量的遗失、损毁以及乱停乱放等现象。即便在足够文明、完全理想的社会状态下,这些现象也依旧会存在。因此,只有在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不良现象才会得以有效规避。2、共享物品所具有的特征。一是特定功能具有过剩二是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三是能够被低价共享四是流通使用时损耗较小五是共享技术平台的成熟六是易于取放最重要的是成熟的盈利模式毕竟共享不是做慈善,它是要盈利的3、共享并非万能钥匙,不是所有的物品贴上共享经济的标签,就会像共享单车那样顺风顺水、深得人心。正如共享雨伞和共享充电宝那样几经周折依旧未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其根本的问题在于,共享雨伞和共享充电宝是否是真正的刚需。对于共享雨伞来说,其需求性受到天气的极度制约,对于多雨的城市来说,进入雨季确实会引发市民对雨伞的大需求量,但是到了晴天,使用雨伞的用户就会大大减少,且并不是每天都会下雨,雨伞的使用率就得不到保证。而且雨伞相对于自行车来说更容易损毁,维护成本较高,有人就吐槽“用20块钱的押金,我都可以买一把新伞了”。对于充电宝来说,因王思聪的“吃翔”言论将其推向舆论的风口,成功转型为“网红”。但有观点认为,充电宝本身成本不高,携带方便,不是刚需,不被看好。且共享充电宝很难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今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共享充电宝泄露用户手机数据、控制手机等问题。未来共享经济将深深影响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其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但共享经济还剩哪些可以做,或者哪些可以做大,依旧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共享医院查一个共享医院的新闻,然后以共享医院会遇到哪些问题,是否能成功发起讨论。讲者总结:共享医院本身是个超级赞的idea,一次性解决了医生脱离体制自由执业的几个难点,包括场地、办证、辅助科室、配套药房等等,可以大大降低非口腔科医生创业的成本。毕竟像张强集团、冬雷集团这种能成功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的创业医生不多。但仔细观察medicalmall的这一张入驻科室表,不难发现基本上都是些原本就已经脱离体制内的医疗团队,最后再拉了个邵逸夫医院压压场。简单来说,medicalmall等于一个私立门诊部(或者门诊手术部)的大集合,并非我理想中真正的“共享医院”。当然,第一个吃螃蟹的共享医院不可能把步子迈的太大,生怕扯着蛋,这也无可厚非。我理想中的共享医院,应该是允许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医生自由申请“拎包入住”,这样才能吸引大量体质内的好医生走出来实现自身该有的价值。否则搞得和现在一样,不过就是给几家私立诊室提供个场地罢了。共享医院的风险,主要有三点:一是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卫生市场过去十年间达到了17.2%的年均复合增长,但同一时期,医疗人员数量仅增加了1.5倍、医疗机构仅增长了1.9倍。没办法,人命关天,医生的培养周期本身便比较慢。二是“假医生”可能损害共享医院的信誉。由于医生不足,共享医院势必会吸引各式江湖医生,药商药厂的关系医生,甚至是一些坑蒙拐骗的“假医生”。在患者被治愈的情况下,医生是否拥有执业资格,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但如果患者病情加重,“假医生”这个隐忧,便将浮出水面。三是共享医院究竟如何定价。现在媒体一边倒认为,共享医院的出现,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问题是,一个医院,地处繁华商圈,环境优雅,服务专业,医生体贴,如果它的收费竟然比公立医院还要低,你觉得合理么?共享医院不是做慈善,它是要盈利的!如果说教育是拓展了生命的深度,那么医疗便是接续了生命的长度,一旦这两件商品走向市场,它们的价格从来不会低廉。所以,我最大的担忧其实是,最后这些优质的医疗服务,会不会以高昂的价格使普通人望而却步。讲者总结:最后的最后,不管现实如何,不管未来如何困难,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砥砺前行。因为我们现在如何做,将直接确定未来如何。所以,我号召大家尽心尽力的关心我们身边的现实经济问题。毕竟,在中国,再小的经济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共享经济1版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3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