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一化工生产安全任务一化工生产的特点及危险性因素分析知识目标:能陈述化工生产的特点;说出化工生产的发展与地位。能力目标:能判断安全生产风险;会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态度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一起复杂的事故,其背后潜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了解化工生产本身的特点,掌握化工生产的危险因素,抓住技术、人、信息和组织管理的安全生产四要素才能避免重大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化工生产的特点分析1.化工生产涉及的危险品多2.化工生产要求的工艺条件苛刻3.生产规模大型化4.生产方式日趋先进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美国保险协会(AIA)对化学工业的317起火灾、爆炸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了主要和次要原因,把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归纳为以下9个类型如表1-1。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1工厂选址①易遭受地震、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②水源不充足。③缺少公共消防设施的支援。④有高湿度、温度变化显著等气候问题。⑤受邻近危险性大的工业装置影响。⑥邻近公路、铁路、机场等运输设施。⑦在紧急状态下难以把人和车辆疏散至安全地。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2工厂布局①工艺设备和储存设备过于密集。②有显著危险性和无危险性的工艺装置间的安全距离不够。③昂贵设备过于集中。④对不能替换的装置没有有效的防护。⑤锅炉、加热器等火源与可燃物工艺装置之间距离太小。⑥有地形障碍。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3结构①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②电气设备无防护措施。③防爆通风换气能力不足。④控制和管理的指示装置无防护措施。⑤装置基础薄弱。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①在装置中原料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自然分解。②对处理的气体、粉尘等在其工艺条件下的爆炸范围不明确。③没有充分掌握因误操作、控制不良而使工艺过程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的物料和产品的详细情况。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5化工工艺①没有足够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数据。②对有危险的副反应认识不足。③没有根据热力学研究确定爆炸能量。④对工艺异常情况检测不够。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6物料输送①各种单元操作时对物料流动不能进行良好控制。②产品的标示不完全。③送风装置内的粉尘爆炸。④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⑤装置内的装卸设施。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7误操作①忽略关于运转和维修的操作教育。②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③开车、停车计划不适当。④缺乏紧急停车的操作训练。⑤没有建立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之间的协作体制。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8设备缺陷①因选材不当而引起装置腐蚀、损坏。②设备不完善,如缺少可靠的控制仪表等。③材料的疲劳。④对金属材料没有进行充分的无损探伤检查或没有经过专家验收。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⑤结构上有缺陷,如不能停车而无法定期检查或进行预防维修。⑥设备在超过设计极限的工艺条件下运行。⑦对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防灾措施没有及时改进。⑧没有连续记录温度、压力、开停车情况及中间罐和受压罐内的压力波动。提问?三、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因素分析9防灾计划不充分①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②责任分工不明确。③装置运行异常或故障仅由安全部门负责,只是单线起作用。④没有预防事故的计划,或即使有也很差。⑤遇有紧急情况未采取得力措施。⑥没有实行由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进行的定期安全检查。⑦没有对生产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继续教育和必要的防灾培训提问?小结据统计,上述9类危险因素比例如下表:危险因素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工厂选址3.57.0工厂布局2.012.0结构3.014.0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20.22.0小结据统计,上述9类危险因素比例如下表:危险因素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工艺10.63.0物料输送4.44.0误操作17.210.0设备缺陷31.146.1防灾计划不充分8.02.0任务二化工生产安全分析与评价知识目标:能说出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陈述危险源的范围及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特性。能力目标:初步具备分析预测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性与安全性。态度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一、案例1993年8月5日,广东省深圳市安贸公司清水河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41人受伤住院治疗,其中重伤34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专家认定,清水河的干杂仓库被违章改做化学危险品仓库,仓库内化学危险品存放严重违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教训极为深刻。项目工程基本内容系统安全工程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评价、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控制工程绘制安全系统框图、建立安全控制系统模型、对模型进行计算和决策、综合分析与验证。安全人机工程人机环境系统整体安全性能分析、设计和评价,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分析数学模型和物理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整体安全中的应用二、安全工程基本概念项目工程基本内容消防工程灾科学(与消防化学、消防动力学)、防火工程(与主动、被动)、烟气控制、逃生、火场灭火、火灾调查、火灾风险评价及估量(包括火灾保险)、消费项目及能源的消防安全、消防安全设计(与建筑物管理、工业过程管理、及运输活动管理、城市和社区管理)安全卫生工程职业性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劳动卫生标准、职业性危害防治技术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价值工程实现最佳安全投资策略、追求安全功能与安全投入的最佳匹配二、安全工程基本概念三、危险性预先分析与安全预测1.危险性预先分析(1)危险性分析的步骤①确定系统,明确所分析系统的功能及分析范围。②调查、收集资料。③系统功能分解。(1)危险性分析的步骤④分析、识别危险性,确定危险类型、危险来源、初始伤害及其造成的危险性,对潜在的危险点要仔细判定。⑤确定危险等级,在确认每项危险之后,都要按其效果进行分类。⑥制定措施。根据危险等级,从软件(系统分析、人机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等)、硬件(设备、工具、操作方法等)两方面制定相应的消除危险性的措施和防止伤害的办法。(2)危险性预先分析应注意的问题①应采取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干部三结合的形式进行。②根据系统工程的观点,在查找危险性时,应将系统进行分解,可以防止漏项。(2)危险性预先分析应注意的问题③采取迭代法或抽象法,先保证在主要危险因素上取得结果。④在可能条件下,最好事先准备一个检查表,指出查找危险性的范围。2.安全预测安全预测或称危险性预测是对系统未来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预测有哪些危险及其危险程度,以便做到对事故进行预报和预防。安全预测就其预测对象来讲,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2.安全预测前者是研究一个企业或部门未来一个时期伤亡事故的变化趋势,如预测明年、后年某企业千人死亡率的变化;后者是具体研究某厂或某矿的某种危险源能否导致事故,事故发生概率及其危险度。2.安全预测①白色理论预测。用于预测的问题与所受影响因素已十分清楚的情况。②灰色理论预测。也称灰色系统预测,灰色系统指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非确知的信息或称黑色的信息)的系统。安全生产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灰色系统。③黑色理论预测。也称黑箱系统或黑色系统预测。这种系统中所含的信息多为未知的。2.安全预测预测的几项原则①惯性原则。即过去的行为不仅影响现在而且也影响未来。②类推原则。即把先发展事物的表现形式类推到后发展的事物上去。2.安全预测预测的几项原则③相关原则。预测之前,首先应确定两事物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如机械工业的产品需要量与我国工业总产值就有相关关系。④概率推断原则。当推断的结果能以较大概率出现时,就可以认为这个预测结果是成立的、可用的。一般情况下,要对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都分别给出概率。相关知识一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1.危险源(1)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第一类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相关知识一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2.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对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了临界量的单元。2.重大危险源其中,单元指的是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2.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的区别:重大事故隐患指的是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它强调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重大危险源则强调设备、设施或场所本质的、固有的物质能量的大小。3.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及其临界量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如下: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下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等九类。3.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及其临界量(1)储罐区(储罐)储罐区(储罐)重大危险源是指相关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储罐区或单个储罐。(2)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相关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3.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及其临界量(3)生产场所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相关类别的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4)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①长输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大于等于300mm的管道。(4)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②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00mm。(4)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③工业管道。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的管道;(4)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l00mm,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的管道;(4)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6)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①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②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p≥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项目任务汇报与互评根据下列流程图,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四、危险性评价方法1.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危险性评价方法1.危险性评价①对系统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是危险性评价的核心。②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安全性的程度。评价指标可以是指数、概率值或等级。③危险性评价的目的是寻求企业的事故率最低,损失最小,安全投资效益最优。四、危险性评价方法2.危险性评价方法危险性评价包括确认危险性和评价危险程度两个方面的问题。前者在于辨识危险源,定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后者在于控制危险源,评价采取控制措施后仍存在的危险源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四、危险性评价方法2.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危险性评价对应于系统寿命的响应阶段,把危险性评价区分为危险性预评价和现有系统危险性评价两大类。(1)危险性预评价危险性预评价是在系统开发、设计阶段,即在系统建造前进行的危险性评价。四、危险性评价方法2.危险性评价方法(2)现有系统危险性评价这是在系统建成以后的
本文标题:化工安全: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3794 .html